【#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人的下雪天》,欢迎阅读!
古人的下雪天
古人称雪为“五谷之精”。俗话说:“尺雪抵寸雨,瑞雪兆丰年。”“冬有三尺雪,人道十年丰。”在农业为主的古代,下雪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古人习惯下雪时,把这种愉悦的心情放在各种玩耍中,所以产生出各种玩雪游戏。
“踏雪寻梅”赏雪去
冬天的雅致在于“踏雪寻梅”。冬天正是梅花盛开的时候,古人踏雪寻梅,是一件非常雅致的事情。
从宋代开始,赏雪作为市井生活的一部分,逐渐见于文献记载。宋人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就说:“豪贵之家,遇雪即开筵。”南宋临安人除在家中开筵邀朋友赏玩之外,又喜在西湖“玩雪船”。宋吴自牧《梦粱录》也说当时的临安人好乘骑出游赏雪。西湖赏雪,兴味别致,人们非常珍惜这个机会。
古代戏曲中,也常有赏雪的情节,比如元人张国宾的《相国寺公孙合汗衫》杂剧,就是以赏雪开端。南京富户张员外与妻、儿、儿媳同在看街楼赏玩雪景,楼内设果桌,陈茶点,置羔羊美酒,楼外是好一场瑞雪。
赏雪的游戏性在一个“赏”字上,历史上记载的多是文人雅士借赏玩雪景,抒发自己的情感,或踏雪构思诗章。
塑雪狮、堆雪山以会亲朋
《东京梦华录》中说:北宋汴梁人遇有下雪天,常常“塑雪狮、装雪灯,以会亲友”。这个习俗在南方的临安也很盛行,在 《梦粱录》《武林旧事》等书中都有记载。
塑雪狮、堆雪山等游戏,又与赏雪、踏雪、煎茶、饮酒等等结合一处。而这种赏雪游艺形式在统治阶级上层更加盛行,宋室南渡后,以皇帝为首的整个官僚集团生活更加腐化,奢靡之风一发而不可收。每值冬季,赏雪、玩雪之风更较民间为盛。所塑雪狮子,用金铃、彩缕作为装饰,极其豪华讲究,其规模可谓巨大,形式可谓多样化。
清代以后,这种游艺形式在宫中继续盛行。在清代人的诗词笔记
中,时见记咏。雪狮、雪象、雪马塑成之后,皇帝与宫中翰林学士以此为题吟诗作赋,雅兴不浅。如光绪间颜缉祜撰《汴京宫词》一百首中,就有咏开封行宫中赏雪游艺的诗句:瑞雪缤纷盛上天,堆狮持象戏阶前。而这正是对宫中赏雪游艺活动的真实写照。
“冰雪”运动项目古已有之
嬉冰,古人称之为“冰嬉”。玩耍的项目有跑冰鞋、打滑挞、拖冰床等等。跑冰鞋相当于现代的滑冰。滑冰,要穿上冰鞋,所谓冰鞋,就是在一块木板底部固定铁条或铁片,再将木板扎紧在鞋上。
还有一种“打滑挞”,清代同光年间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十二对此俗描述说:“……打滑挞,先汲水浇成冰山,高三四丈,莹滑无比。使勇健者着带毛猪皮履,其滑更甚,从顶上一直挺立而下,以到地不扑者为胜。”
此种活动,真够惊险刺激的。东北人叫作“打跳溜坡儿”或“打跳溜滑儿”。在那些自然形成的坡地或较低缓的小山丘上,积满了冰雪,孩童们从顶端向下滑,顺顺溜溜,玩得畅快无比。
拖冰床,就是人坐在冰床上,由力侠用绳索拉着在冰上飞跑。游玩者坐在冰床上观赏景物,或聚饮小酌,领略滑行如飞的那种快意。
对此俗,清人杨静亭《都门杂咏》中的一首竹枝词记述道:十月冰床遍九城,游人曳去一毛轻。风和日暖时端坐,疑在琉璃世界行。
自古至今,赏雪由于与人们的生活实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而作为一类时令游艺形式,在不断得到普及和丰富的过程中,一直长盛不衰。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455964db5d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a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