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民俗文化体现

2022-04-04 17:20:14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民俗文化体现》,欢迎阅读!
现当代,民俗文化,文学作品,体现
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民俗文化体现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的地貌特征和气候环境造就了不同的民俗文化,这些极具特色的民俗文化为作家提供了创作的源泉,从而能够记录下这些民俗文化并传播到国内各个地方。这些文学作品与历史书籍不同,历史学家更多地关注重要事件,从而忽视了生活的细微之处,文学家能够发现这些细微之处并将它们记录下来,作为自己的创作素材。

一、文学作品中的建筑民俗

我国的建筑具有品类繁多的特点,其中包括宫殿、宫观、寺庙、园林、桥梁等。建筑本身具有一定的文化韵味,当它与民俗文化相结合时就会呈现出更多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寺庙建筑为例,寺庙与佛教有关,其中的因果报应对汪曾祺的影响很大,尤其是小说创作。短篇小说《受戒》里面有一座荸荠庵,汪曾祺曾自述家乡的庙宇是他小时候的重要游戏场所,那里承载着他童年的记忆。后来,汪曾祺写了《桥边小说三篇》,他在其中的《幽冥钟》中提到了承天寺以及相关的故事,与之类似的还有《庙与僧》《陈四》等小说。沈从文是从湘西走出来的作家,而吊脚楼就是最具有湘西特点的民俗建筑在小说《边城》中,翠翠和傩送故事的重要场景就在吊脚楼下。除了吊脚楼,沈从文还着重对水磨坊的描写,水磨坊对沈从文的童年具有特殊意义,因此他用富有诗意的语言不断诉说着自己的故事。另外,桥梁建筑也经常出现在文学作品之中。桥梁具有实用性与美观性,能够与河这一自然景观相结合,构成极为和谐的诗意画面。在民俗文化中,桥象征着爱情(鹊桥)、生死(奈何桥),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桥在江南水乡是最常见的建筑之一,汪曾祺在《王四海的黄昏》介绍了承志桥,这是一座位于交通要道的桥梁,桥上简陋的顶棚能够为路人挡雨,而王四海的故事便围绕着承志桥展开。在这一类作品中,如果将


桥从文中去掉,反而无法真正体现人物的个性特点,因此不仅仅是人成就了桥,桥也成就了人。 二、文学作品中的节日民俗

在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值得重视的节日就是春节,其中贴春联是春节中最具文化气息的活动。在现当代文学作家中,废名与汪曾祺经常在自己的作品中加入对春联的描述,在《受戒》中荸荠庵的对联一花一世界,三邈三菩提。通常情况下,作品中的这些对联大多都暗示人物精神世界的变化。鲁迅在小说《祝福》中多次写到过小年的节日民俗,通过过小年写出了祥林嫂在不同阶段的命运变化。小年是春节的序章,鲁镇家家户户都要准备福礼迎接福神降临,祥林嫂没有钱导致无法准备福礼,意味着她无法得到福神庇佑,只能无望地冻死在充满祝福声的街头。鲁迅正是借过小年活动揭露封建社会穷人命运悲惨、礼教文化吃人的本质。鲁迅在小说《社戏》中提到了社日节,社日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分为春社节和秋社节,表现的是人们对土地的崇拜。鲁迅通过对社戏的描写,还原了社日节当天的盛况,让读者十分神往。少数民族的节日民俗与汉族不同,他们有各自的特点,但整体上都反映了民族的传统。 三、文学作品中的服饰民俗

服饰看似简单,却蕴含着不同民族的风格特点。沈从文十分注重对湘西苗族妇女的服饰的描写,使从未去过湘西的人也能感受到那里的民俗文化。例如在《长河》中,沈从文对夭夭的打扮描写得十分细致,夭夭一身蓝,葱绿布围裙上扣了朵三角形小黄花。从苗族少女独特的服饰搭配,就能感受到民俗文化之間的差异。看起来简单的民族服饰,其实体现了一个民族最本质的特点,也展现了自己民族的精神文化再加上作者细致的描写,使人感受到作者对民俗文化的真挚情感。汪曾祺在《塞下人物记》中对陈银娃的服饰描写也十分细致,一个西北汉子穿了件大红牡丹花的腰子布衫(腰子是一种薄背心)是西北气候环境的特点,早穿棉袄午披纱,而颜色鲜艳的腰子布衫体现了西北人热情开朗的性格特点。另外,服饰上的刺绣也极具地方


特色。刺绣是女子的日常生活中最重要事情之一,南方女子好绣荷花、鲤鱼,能够衬托出南方女子的水灵、清秀,北方女子好绣红花,能够展现出北方女子热情开朗的性格。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民俗文化是乡土文学作家作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当代文学与民俗文化是紧密相关的,文学作家们对民俗文化描述不仅仅是对家乡人、事、物的回忆,还有对家乡文化的传承。另外,研究民俗文化并不是文明的倒退,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自身对传文化的态度,其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值得我们学习它不仅能够充实我们的精神生活,还能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454af0dcb6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0c.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