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700字

2022-07-21 10:11:20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观后感】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700字》,欢迎阅读!
观后感,中国,诗词,大会,700
文档来源为: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关键字】观后感

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700

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700字一: 首先这个节目,我是正面看法的。平时不看电视的我,也闲下来追了好几集,相较于湖南卫视那些东西,央视的这个简直是久旱甘霖。我给5分,倒不是因为这个节目全无缺点。相反,我以下吐槽的都是实实在在的硬伤。

1.名为中国诗词大会,题库我大概估摸了一下,唐诗占了6成,宋词占了2成。先秦至魏晋占了1成还不到,毛主席诗词占了1成。一开始我跟着电视节奏走,作为一个工科直男,我发现我居然能猜对7成的答题,百人团的水平我排前十毫无压力,转念一想不对呀,不是我水平高,是题库出得太水了。准确的说是故意在讨好我这种轻文艺的门外汉。我承认唐诗很重要,但自孔子订诗经以来,泱泱2500年,唐诗不过三百年,何以能占如此之高的比例?我承认,题库的设计者是作了充分的调查的,目前大众的诗词修养仅限于唐诗三百首的水平,为了吊起观众的参与感,提高唐诗比例是可以理解的。但先秦至魏晋南北朝近千年,诗经、楚辞、汉赋、乐府的比例何以如此低,竟比毛泽东诗词频率还低?什么鬼。我个人认为正常的比例是,先秦至魏晋:唐宋诗:宋词:宋至晚清诗词=3:3:3:1或者3:3:2:2,大概这个比例。至于现代诗词(貌似节目组特指毛泽东诗词)不是不好,也有妙处。,但放在2500年格局里,就类似于楚霸王做力拔山兮气盖世,上不得正席。

2.诗词大会比赛的立意当然是好的。但规则、题库总总,把选手往旧时八股的套路上引。新晋网红武亦姝,颇受众多有文化的中老年观众朋友们喜欢。我胆敢猜度一番,这个冬天太冷,广场舞跳不起来。武亦姝小妹妹出身又好,卖相又好,又会保守诗词,瞬息红遍头条,完全嵌合了广大中老年朋友们对保守文化接班人的美好想像:现在这个社会太浮躁了,如果每一个年轻人能像武亦姝这个姑娘一样,多学点保守文化多好!对于这个姑娘,我上面这样讲可能会显得刻薄了一些,鼓励应该大于批判,毕竟她还小。可是,大家看她,举手投足,像不像是久经考场,被应试教育玩坏了的小女孩?可有丁点娴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的遗风?学诗词的本意,是让诗词内化为心灵深处的审美气质,就像彭敏的从容,像陈更的自信。我看武亦姝妹妹则举手投足都是比赛本身的得失与宠辱,几时有半点诗心。然这完全不能怪这个小妹妹,是比赛本身使然。这个比赛就是这么简单粗暴,它只考记忆的,客观的,可供量化的,可统计的,不去考创造的,主观的,莫可名状的,不可言说的。实际上正是对科举八股的一种不由自主的模拟,营造出一种中国式文艺复兴的虚假繁荣。论记忆力,以人、月、山作飞花令这种低级肤浅的游戏,古代的秀才随便抓一个也能把全场104个选手都秒成渣。古代读书人的平均水平,大概是未若柳絮因风起。现代人大概就是撒盐空中差可拟的水平,能够压到韵就算了不起了。时代不同,能力蜕化可以理解。但创造性,想象力的贫乏才是关键,何以如此,我想这不在这个节目讨论范畴之内了。

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700字二: 中国诗词大会,我是从第二季开始看的。开始最直观的一个感觉就是两个字,简单。

我曾是中华好诗词的忠实观众。对里面那些嘉宾深深拜服,觉得他们的诗词量已经达到

1文档来源为: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来源为: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了一个平常人难以企及的一个高度。

若我是中华好诗词的选手。则答对一两道题都已是不易。可若我在中国诗词大会则九道题答对七八,也不是什么难事。

因此比较二者,那么中国诗词大会的难易度是无法和中华好诗词相提并论的。这一点我想大多数人也不会质疑。

但我不赞同一个观点,是很多人认为中华好诗词的选手站在中国诗词大会的舞台上可以秒杀一片。

在中华好诗词的舞台上。武亦舒绝对不会是梁道萍的对手,但在中国诗词大会的舞台上武亦舒确实可以击败梁道萍。

因为什么?也是两个字,简单。这是中国诗词大会的最大优势和最大劣势。

优势在于它的普及性更强。适合全民参与,学历不高,读书不多的人也可以答出很多道题。也可以起到一个教育性的效果。

可这也是他最大的劣势所在。因为他太过简单,所以就缺少了一些公平性。很多诗词积累的高手往往就被拉下马。如那个博士生陈更,她在这个节目里就不止一次败于不如她的人。 诚然,中国诗词大会的专业性和竞技性差了一些,但他的影响力,和普及力度是中华好诗词所无法达到的。

因此,从文化影响的角度来说,中国诗词大会所起到的正面作用是巨大的。 简单如同一座桥,它可以让更多,那些不会游泳的人从桥上走到彼岸。 彼岸有诗彼岸有歌,彼岸有美好的桃花和明月。

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700字三: 《中国诗词大会》的火爆恐怕不只是智力游戏,这些诗词还搭建起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稍一吟咏便激荡起了文化默契的共鸣。 由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引发的当前习诵诗词的热潮,在本质上是保守文化热,因为诗词是中国优秀保守文化的重要载体。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国诗歌的渊源极其深远,诗歌在往昔,其教化意义也十分重大。诗言志,不论是写景叙事还是抒情述怀,不论是现实主义的诗歌还是浪漫主义诗歌,归根结底,诗歌都是为了表达人的志向、意愿、情怀和抱负。因此,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学习诗歌,《论语》就记载孔子要弟子努力学习《诗经》:“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孔子曾问他的儿子伯鱼学诗没有,教导他不学诗,无以言,并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将诗提到了激发人的基本情感的高度,把诵读诗看作是培养君子人格的开始。

所谓诗书传家久,礼义济世长,诗歌的教化作用之所以自古以来就受到很大的重视,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优秀的保守诗歌以最凝练、最典型、最形象的方式表达了民族文化的心理结构和普遍情感,诵读这些诗歌,有助于净化心灵。例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此诗被谱乐后称为关三叠,自古及今,传唱不衰,其中对生命和事功、天理与人情的敏感和深情,至今令人动容。在诗中,有对亲情、友情、爱情的眷恋,也有对保家卫国这种天理的体认。这首诗的永恒魅力就在于我们在不断吟诵中,把保家卫国的应然天理逐渐转化为乐于接受的人情。

2文档来源为: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来源为: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又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千古传唱的名篇,前人说:此词一出,其余中秋词尽废。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该词展现了民族文化心理的流淌过程。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起句,代表了自屈原《天问》以来的中国人对人生价值、意义的追寻,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是心理过渡,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则是追寻之后得到的现实答案。这种民族文化心理的历程决不仅仅是一种无谓、简单的重复,而是在价值追寻观照下的现实执着:有了价值追寻,现实就有了方向;有了现实的执着,价值追寻就不会空洞。所以,该词的下阕虽是写一般的现实生活,却显得那样的新鲜诱人,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就不再是一般性的祝愿,而是有着更高价值追求的祈盼,对这种永无止境的祈盼的追求,正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特点和永不衰竭的动力。 《中国诗词大会》的火爆恐怕不只是智力游戏这些诗词还搭建起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稍一吟咏便激荡起了文化默契的共鸣。尤其是那些优秀的保守诗词,它们是我们民族在漫长历史进程中共同创作和选择的结果。好的诗词,一定是诗情和哲理的合一。《毛诗序》说: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诗词有如此重大的意义,借着节目的热播,若整社会都能承接诗词的雨露滋养,从诗词中梳理历史路径、文化脉络,则善莫大焉。

此文档是由网络收集并进行重新排版整理.word可编辑版本!



3文档来源为: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4545241e15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29.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