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

2022-07-24 10:04:26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风筝》,欢迎阅读!
风筝
风筝

作者:暂无

来源:《收藏/拍卖》 2014年第4



烟花三月,草长莺飞,春风抚柳,正是放风筝的好时节。风筝又叫纸鹞、鹞子、纸鸢、风鸢,古代南方称之为“鹞”,北方谓之“鸢”。据《询刍录》中记载,五代时李邺于宫中作纸鸢,引线采风为对,后于鸢首以竹为笛,风入笛管发出悦耳之声,好似“筝”鸣,才有了风筝这一俗称。风筝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最初是作为军事上传递消息的工具,在唐代,逐渐演变为一种贵族间的娱乐玩具,而真正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娱乐是在宋代,尤其是在清明节前后,放风筝成了一种风俗。除了娱乐外,放风筝还有特别的意义,有些人会在风筝上写上自己的或家人的名字,然后把风筝放飞上天后,剪断牵线,让风筝随风飞走,达到“消灾祛难”的目的,所以民间又称放风筝为“放晦气”。

鉴于风筝这一娱乐的广受欢迎,历代文人墨客在杂文、笔记、小说、诗歌等中对风筝着墨不少,曹雪芹除了在《红楼梦》中屡次写到风筝外,还曾专门写过《南鹞北鸢考工志》,对后世民间风筝制作艺术影响深远。

历代流传下来的与风筝相关的诗句也不乏佳句,比如陆游所作“竹马踉跄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风筝在这里有了灵魂,跋扈飞扬,不再是被风挟持。最脍炙人口的诗句要数清代高鼎的《村居》:“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一个“忙”字形象地勾画出儿童急着去放风筝的情态,后世画家们常常借这句来表现婴戏题材。

说到绘画,风筝一般是出现在风俗画和婴戏画中,比如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有东京汴梁儿童引线放风筝的场景,宋代苏汉臣的《百子图》中也有画儿童放风筝的景象。明代的诗人和大画家徐渭更是对风筝情有独钟,写过不少风筝诗,其《风鸢图十首》有言:“我亦曾经放鹞嬉,今来不道老如斯。那能更驻游春马,闲看儿童断线时。”其《墨花十二段卷》有一个局部是描绘儿童放风筝的,寥寥几笔,生动十足。齐白石也画过放风筝的天真闲趣,代表作品是《五童纸鸢图》和《石门二十四景图》。

当然,放风筝并不是孩子的专利,老少咸宜,中国美术馆藏杨柳青版画《十美图》中的美人们也正在放风筝。

除了以上风俗画和文人小品画外,风筝本身也是一种民间艺术品,其图案除了作为装饰外,往往代表吉祥寓意,比如“五福捧寿”、“四世同堂”、“耄耋富贵”、“八仙贺寿”、“福寿双全”、“喜上眉梢”,“双喜登眉”,“喜庆有余”,“福禄寿喜”,“双喜福祥”“龙凤呈祥”、“百蝶闹春”、“鲤鱼跳龙门”、“麻姑献寿”、“百鸟朝凤”、“连年有鱼”、“四季平安”等,寄托人们对幸福、长寿、喜庆的愿望。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451e9c0af4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88.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