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式

2023-01-30 00:23:13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范式》,欢迎阅读!
范式
.“范式最初是由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库恩(库恩,1968)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提出的一个词汇,此著一问世,这词汇立刻被学界接受,并且围绕之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库恩长期以来研究科学史,他发现一种累积性的科学史观统治着这个领域,但这种认识他认为是不能真正反映科学史本貌的。库恩自述一旦他找到了范式这个词汇,一切的困惑当即冰释。不过这个范式却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字眼。如果非要简单的概括的话,它的内涵有两层意思:1科学共同体的共同承诺集合;(2科学共同体共有的范例。再进一步,(1)可以简化为一种约定,(2)就是范例。

范式概念是库恩范式理论的核心,而范式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理论体系。范式理论指常规科学所赖以运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范式是从事某一科学研究者群体所共同遵从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共同的基本理论、观念和方法;共同的信念;某种自然观(包括形而上学假定)。范式的基本原则可以在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三个层次表现出来,分别回答的是事物存在的真实性问题、知者与被知者之间的关系问题以及研究方法的理论体系问题。这些理论和原则对特定的科学家共同体起规范的作用,协调他们对世界的看法以及他们的行为方式。

库恩指出:按既定的用法,范式就是一种公认的模型或模式。”“我采用这个术语是想说明,科学实际活动中某些被公认的范例──包括定律、理论应用以及仪器设备统统在内的范──为某种科学研究传统的出现提供了模型。在库恩看来,范式是一种对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本承诺,是科学家集团所共同接受的一组假说、理论、准则和方法的总和,这些东西在心理上形成科学家的共同信念。范式的特点是:(1)范式在一定程度内具有公认性;(2)范式是一个由基本定律、理论应用以及相关的仪器设备等构成的一个整体,它的存在给科学家提供了一个研究纲领;3范式还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可模仿的成功的先例。可以看出,在库恩的范式论里,范式归根到底是一种理论体系,范式的突破导致科学革命,从而使科学获得一个全新的面貌。库恩对范式的强调对促进心理学中的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学术范式不是别的,就是看待研究对象的方式和视角,它决定了我们如何看待对象、把对象看成什么、在对象中看到什么、忽视什么。

模式,即pattern。其实就是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论。你把解决某类问题的方法总结归纳理论高度,那就是模式。 按既定的用法, 范式就是一种公认的模型或模式。

Alexander给出的经典定义是:每个模式都描述了一个在我们的环境中不断出现的问题,然后描述了该问题的解决方案的核心。通过这种方式,你可以无数次地使用那些已有的解决方案,无需在重复相同的工作



模式有不同的领域,建筑领域有建筑模式,软件设计领域也有设计模式。当一个领域逐渐成熟的时候,自然会出现很多模式

一个稳定的范式如果不能提供解决问题的适当方式,它就会变弱,从而出现范式转移(paradigm shift)。按照库恩的定义,范式转移就是新的概念传统,是解释中的激进改变,科学据此对某一知识和活动领域采取全新的和变化了的视角。 通常,范式转移是一个由某一特别事件引发的过程。所谓特别事件是指在现有范式中被证明是反常(anomalous)事件的增


加,为了纠正问题,决策者需要改变工具设定,并尝试新的政策工具。如果这些努力不能奏效,就会出现政策失败(policy failure),进而打击旧的范式,促使人们去寻找新的范式,进行修正政策的试验过程。

以下对所谓的研究范式的介绍仅仅是为了便于阅读相关的资料其实这些概念对具体的研究并无帮助。

实证主义

哲学上的实证主义(positivism)是一种由经验主义发展而来的认识论观念。实证主义拒斥形而上学,认为只有来自于经验的知识(即科学知识)才是真正的知识。实证主义是自然科学兴起的产物,代表了一种以科学方法论征服一切知识领域的信念。实证主义反对神秘玄想,主张以科学法建立经验性的知识。

在存有论上实证主义研究范式受到科学实在论的影响,认定存在唯一的客观实在,并认为它是可知的,同时也承认人类对其认识必然不可能是完美的。在认识论上,受到后实证主义哲学的影响,实证主义研究者承认理论是无法被证明(prove)的,但是可以在竞争中通过消除其他解释而获得强化。实证主义研究者亦承认研究者的观察会受到理论假定、研究者自身的知识背景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但是他们仍然坚持把客观性作为研究中所追求的规范在方法论上,实证主义研究承认自然科学研究的某些严格要求难以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得到满足,但是他们仍向此努力。 其实作为社会科学研究范式的实证主义(如果有的话)和哲学意义上的实证主义并不完全等同,它是经验主义、理性主义、实证主义、后实证主义、以及科学实在论等各种哲学观念的一个大杂烩。社会科学领域持有类似观念的以激进的量性研究者为主,由于他们并非科学哲学家,因此他们的哲学观念往往都是朴素的早已被淘汰的哲学观念。他们中不少人错误地坚认只有量性研究科学研究并且把统计分析当做科学性的必要保证。他们中的一部分自以为是逻辑实证主义者,实际上是由于对逻辑实证主义的误读。逻辑实证主义要求科学知识必须摒弃日常语言而以逻辑符号来表现,因此没有任何一个社会科学研究者事实上是逻辑实证主义者。

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来源于皮亚杰的心理学它认为儿童的学习过程是主动建构(construct)知识的过程,这一观念和以往的人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观相对立。

后来作为学习理学主张的建构主义被变成了一种知识论观念(关于实在的知识是人类所建构的)又后来被变成了一种全新的哲学观念。据说哲学意义上的建构主义者认为实在独立于人类的思想之外,激进的建构主义者认为实在也是人为建构出来的,再激进一些就声称不同的人建构了不同的实在,这就是所谓的多重实在的建构主义。不知何从时开始一些教科书声称多重实在是建构主义的存有论立场,依此和所谓的实证主义相对立。

实用主义

实用主义(pragmatism)研究者首先不讨论实在的问题,认为那是无休止的因而是无意义的。他们不承认社会科学研究能通过所谓的科学方法去获取所谓的真理,因而评价研究的标准是有效性,而不是真理性。对实用主义者来说,合适的研究方法就是能实现研究目的的方法,因此研究方法应当按照研究目的自由选取。混合型研究者往往被看成典型的实用主义者。事实上,绝大多数的社会科学研究者都是实用主义者,因为他们都不拘泥于任何哲学上的教条。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449be03887c24028915fc325.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