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新课标教学的几点困惑与反思

2023-03-01 08:08:18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中数学新课标教学的几点困惑与反思》,欢迎阅读!
反思,困惑,高中,数学,教学
高中数学新课标教学的几点困惑与反思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对高中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高中数学教育还存在与新课标要求不相符的问题。为此,必须从多层面、多角度进行积极的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高中数学;新课标;困惑;反思 前言

在新课标实施中,如何推动数学教育更好地适应新时期的需要,是当前教育界关注的问题之一。由于受应试教育和一些传统观念的限制,数学教学仅关注现有知识的传授,忽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教学方法探索较少,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针对这些问题数学教师要进行深入的探究,寻找有效解决的方法。

一、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困惑

(一)高中数学教学的“课堂模式”弊多于益

目前,高中数学教学仍以“课堂模式”为中心,在理念、方法、资源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教育主体之间存在不平等。客观而言,高中数学“课堂模式”的优势在于其组织方便、节约成本、高效讲授等优势,可以实现知识和技能的“一对多”传授。然而,“课堂模式”整体上“弊大于利”,与以学生为主体的新教育目标背道而驰。

容易形成“以教为纲,以师为本”的模式。一位教师不可能考虑到所有学生,所以教师设置的教学目标是针对班级的大部分同学,采用比较合理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泛化教学,导致“旱涝不均”。对于数学基础比较好的学生来说,教学标设定得比较低,所能获得的教育资源也就比较少,难以适应这部分学生提高学习能力的要求。而那些数学基础较差、理解能力差的学生,教学目标就稍微偏高,到学生不能独立思考,不能举一反三,做的作业大多也是抄别人的。


(二)高中数学知识衔接不足

从客观上讲,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很强,从义务教育阶段到高中,学生们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式逐渐成熟,如果忽视教学衔接,这就相当于否定了学生前期的努力。数学衔接意识的缺失,主要是由于认知上的“断层”,由于新课程标准的实施,7~9年级数学的困难程度有所降低,例如“计算能力”的作用被淡化,而更多的是与现实的关系,此外,因式分解、十字相乘法等教学内容都存在弱化或被直接删除的现象,而高中数学则将其作为“基本技能”来运用,造成衔接不协调,学生不适应高中教学[1]

二、高中数学新课标教学反思

(一)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新课标明确指出强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习能力。因此,高中数学教学该立足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观性,从而彻底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在具体的教学中,针对学生自己学习就可以解决的问题,老师要让学生自己学习,尽量不做多余的提示,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摸索,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

(二)教学方法的更新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等辅助工具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已成为必然趋势。多媒体技术和信息技术具有多样性、互易性、可控性、实时可用性等特点,特别适合研究空间几何、非线性代数等学科,借助信息技术不仅可以动态示出空间几何的动态变化和函数运动规律,而且能够及地获得高质量教学资源,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主性。比如,在函数学习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将函数的变化动态地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函数,并通过多种角度来分析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运用数形结合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教师可以上传教学课件,让学生课下观看弥补上课时忽略的问题。

(三)提高高中数学课程的衔接机制


在新课标下,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连贯性的提高也使得高中教学衔接问题更加紧迫。从教学方面来看、7-9年级数学语言、数学思维与高中数学有很大不同,而且教学速度也有很大不同[2]高中知识含有的数学公式、定理要比初中更多,有必要深入地理解新知识,如指数、对数等。而且高中数学有很多专业知识,抽象知识较多,内容的相关性也比较强。例如,高中统计部分内容含有的符号就二十多,相当于7-9年全部“函数部分”的数学符号。因此,在教学方法的设计应用中,应特别注意高中数学的跨学科“凝聚力”,强调多方面的衔接。

(四)教学评价

传统数学教学模式是以分数来衡量教学质量,以学生的成绩来评判教学方法的。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高中数学教学评价方法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新教学标准强调多种评价要素、多种评价方法和多种评价标准,强调在数学教学中,要把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不仅要发挥它的甄别和选择作用,还要强调它的激励和发展作用,因此,高中数学评价应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

结束语

数学教育进程中,还有不少问题需要反思。缺乏反思教学能力无法提升教师应充分认识新课标的特点,不断更新理念,寻求新途径,以便更好地更好地适应新课标,提升主页素养与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关丽娟.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J].教书育人,2018(25)55. [2]贾信虎.新课标下高一数学教学的几点反思[J].课程()2018(01)14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44762def2b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ae.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