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戴叔伦《过三闾庙》原文翻译及赏析

2023-01-08 09:14:14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诗歌鉴赏】戴叔伦《过三闾庙》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阅读!
赏析,鉴赏,原文,诗歌,翻译
【诗歌鉴赏】戴叔伦《过三闾庙》原文翻译及赏析

戴叔伦《过三闾庙》原文 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 日暮秋烟起至,萧萧枫树林。 戴叔伦《过三闾庙》注释

、三闾(lǘ)庙:即为屈原庙,因屈原曾任三闾大夫而闻名,在今湖南汨罗县境。 2、沅(yuán)湘:指沅江和湘江,沅江、湘江是湖南的两条主要河流。

3、屈子恨何深:此处用比喻,屈原的愤恨犹如沅江湘江深邃的河水一样。何深:多么地深。

4、萧萧:风吹树木发出的响声。 戴叔伦《过三闾庙》译者

沅江湘江长流不尽,屈原悲愤似水深沉。暮色茫茫,秋风骤起江面,吹进枫林,听的满耳萧萧。

戴叔伦《过三闾庙》赏析

《过三闾庙》是唐代诗人戴叔伦的诗词作品,这是一首五言绝句。此诗为凭吊屈原而作,表达了对屈原的悲悯和同情。全诗抚今追昔,紧紧围绕“怨”字下笔,语言明朗,诗意含蓄,隽永深远,深得历代诗评家的赞誉。此诗的妙处不在于它写出一种较为普遍的思想感情,而在于它写出了这种思想感情独特的发生过程,从而传达出一种特殊的生活况味,耐人含咏。

此诗以沅湘开篇,既就是即景曲枝,同时也就是比喻:沅水湘江,江流何似?犹如屈子千年不尽的愤恨。骚人哀怨,何以形容?犹如沅湘深邃的流水。前一句之“不尽”,写怨之绵长,后一句之“何深”,表怨之悲惨。两句都从“恨”字下笔,形象明朗而王士性深广,错综成文而回环婉曲。此诗首二句悬空下笔,直将屈子一生忠愤写得至今犹在,发端之精,已表示绝调。”就是说道得颇无可避免地的。

然而,屈子为什么怨?怨什么?诗人自己的感情和态度又怎样?诗中并没有和盘托出,而只是描绘了一幅特定的形象的图景,引导读者去思索。江上秋风,枫林摇落,时历千载而三闾庙旁的景色依然如昔,可是,屈子沉江之后,而今却到哪里去呼唤他的冤魂归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这是屈原的《九歌》和《招魂》中的名句,诗人抚今追昔,触景生情,借来化用为诗的结句:“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季节是“秋风起”的深秋,时间是“日


暮”,景色是“枫树林”,再加上“萧萧”这一象声叠词的运用,更觉幽怨不尽,情伤无限。这种写法,称为“以景结情”或“以景截情”,画面明朗而引人思索,诗意隽永而不晦涩难解,深远的情思含蕴在规定的景色描绘里,使人觉得景物如在眼前而余味曲包。试想,前面已经点明了“怨”,此处如果仍以直白出之,而不是将明朗和含蓄结合起来,做到空际传神,让人于言外得之,那将会何等索然寡味!此诗结句,历来得到诗评家的赞誉。 诗歌,就是形象的艺术,也就是最富有暗示性和救赎力的艺术。明朗而不含蓄,明朗就变成了一眼见底的浅水沙滩;含蓄而不明朗,含蓄就变成了令人不知所云的存有字天书。戴叔伦的《三闾庙》比拟二者之短,明朗处情景直奔人,含蓄处又唤醒读者的想象鼓翼而飞。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43e899566d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4f.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