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感 与 比喻、移就、比拟浅论

2023-03-15 06:09:24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通感 与 比喻、移就、比拟浅论》,欢迎阅读!
通感,比拟,比喻
通感 比喻、移就、比拟浅论

广东省南海市石门中学 JGY

此文发表于《语文教学研究1998年第9



中学的修辞教学存在着“通感”是不是一种修辞格,它和比喻、移就、比拟这些修辞格又如何区分的难题。

很多传统的修辞书中都没有把通感列入修辞格加以阐述。中学语文课本里在讲修辞格的有关章节中没有列入“通感”,但在高中语文的课后练习中,却出现了识别通感的练习题;如今有较多的讲修辞的新书,如青年书屋出版的姚国亮、余斌编的《中学语文修辞举例》,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耿文辉著的《漫谈修辞作文》,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何让编著的《中学语文修辞格》等,又将通感列为一种修辞格。而这些新书中对通感的阐述可谓是众说纷纭,他们大概有以下几种说法:

一,通感不是比喻。

像姚国亮、余斌编的《中学语文修辞举例》说:“通感与比喻是不同的。因为比喻要求用来比喻的事物一定要跟所要说明的确有相似之处。„„通感是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感觉互为转移或挪移,而这些感觉之间丝毫没有相似之处,„„显然这些不是比喻。”

二,通感是一种“特殊的比喻”(另外也有并非比喻的“形容通感”)。 像何让编著的《中学语文修辞格》说:“通感分比喻通感和形容通感两类。比喻通感又叫‘比喻移觉’。就是借助比喻的形式使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相沟通,如„„‘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地绉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滑滑地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形容通感,又叫‘形容移觉’。就是借助形容使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相沟通,如‘我将深味这浓黑的悲凉’。用‘浓黑’来修饰‘悲凉’,视觉通触觉。” 还有北京华文出版社《高中各科知识表解<语文>》说:通感“也称‘移觉’、‘移就’。指把人对某事物的感受移到另一事物上去的特殊比喻。”这种说法干脆把“通感”说成是“特殊的比喻”。 三,通感是“移就”,又是一种特殊的比喻。

像北京华文出版社高中各科知识表解<语文>》说:通感“也称‘移觉’、‘移就’。指把人对某事物的感受移到另一事物上去的特殊比喻。”这里不仅称通感是特殊的比喻,还称通感是移就。


综上所述,这些不仅是众说纷纭,而且还互相矛盾。这就使中学的修辞教学莫衷一是了。这个难题在中学的教师和学生中一直普遍地存在着。而本人认为: 一,“通感”应该作为一种修辞格。

“通感”作为一种修辞方式(也叫修辞格)是由钱钟书先生最先提出来的。他说道:“在中国诗文里,偶尔碰见一种描写的手法,古代的批评家和讲修辞学的人似乎都没有拈出。„„奇怪的是,亚里斯多德虽然在心理学里提到通感,《修辞学》里却只字不谈。这不能不说是那位思想周密的思想家的一个小小的疏漏。”(钱钟书《通感》)

──这里,钱先生首先说这是一种“描写手法”,可看作是从大的范围上讲,因为修辞可说是属于描写手法的范畴;说“亚里斯多德„„在《修辞学》里却只字不谈。这不能不说是那位思想周密的思想家的一个小小的疏漏”,可见,通感应该作为一种修辞方法。

前面说到,高中语文的课后练习中,也出现了识别“通感”的练习题;今也有较多的讲修辞的新书,如青年书屋出版的姚国亮、余斌编的《中学语文辞举例》,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耿文辉著的《漫谈修辞与作文》,广东教育版社出版的何让编著的《中学语文修辞格》等,将通感列为一种修辞格。通感作为修辞格已为人们普遍接受,它也具备了修辞“是选择最适合表达需要的语言手段,来增强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提高表达效果的方法”的这个本质特点。 二,通感与比喻、移就、比拟应是并列(对立)的概念。

通感叫它移就,在“沉重的晚云”、“响亮的香味”这样的情形下似乎说得过去,尽管与上海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教师手册》中“移就”的定义──“两个事物相关连,把原属于甲事物(一般是人)的修饰语,移属于乙事物的修辞方式”和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中讲移就时说到的“我们常见的大概是把人类的性状移属于非人的或无知的事物”都不完全相符:“响亮的香味”中的“响亮”和“沉重的晚云”中的“沉重”这些个修饰语就不一定是人类才有的,但可以认为上面所说的是“一般”和“常见”的情形而把这算是移就的特例。但是确认通感就是移就那就不行了,因为,“红杏枝头春意闹”这个通感的典型的例子中的“闹”在这里又谈不上是修饰语,不能叫移就。这就是说,移就常常兼有通感,而有的通感就不一定有移就,因而通感又和移就不完全一样。

叫它“特殊的比喻”,举出“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铃上奏着的名曲”这样的例子似乎很能说明问题,认为这种所谓“神似”的比喻就是通感,不叫比喻,比喻是要讲形似的。那也不能成立。实际上,本体和喻体没有形似的比喻是很多的,比喻应该强调的是有某种相似,不一定非得形似不可。像陈望道在比喻修辞格中引鲁迅《故乡》中“我想:希望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并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为例,这里的“希望”是无形的,与“路”就谈不上形似,相似点大概应该叫“理似”;再有“故歌者,上如抗,下如队,止如槁木,倨如矩,句如钩,累累乎端如贯珠。”这里的一串喻体就和本体没有形似之处,可是被钱钟书先生称为“一串体贴入微的比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438dee20bcd126fff7050b01.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