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龙应台 目送 教案》,欢迎阅读!
目 送 教案
蔡甸区新农中学 孙 慧
教学目标:
1、 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理解文章中作者几次目送的情景。 2、 品味作者朴实的语言中所包含的浓浓亲情及深刻哲理。 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文章的语言,体会作者情感。 教学难点:
品味作者朴实的语言中所包含的深情和哲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观看视频。
2、 下面请同学们大声齐读学习目标。 3、 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作者。 二、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1、听读课文。同学们概括作者写了自己生命历程中哪几次难以割舍的目送情景? (方法指津:边听读,边在文中用“—”标出何时何地谁目送谁干什么等重要信息的语句,进行概括。)
2、明确:我目送儿子: 1、开学第一天,我目送儿子背书包进校园;
2、儿子十六岁时,我在机场目送儿子进海关登机; 3、上大学时,我目送儿子乘公交车上学。
我目送父亲:1、父亲送我到大学任教时,我目送父亲开着小货车离开的背影;
2、父亲生病住院期间,我目送父亲坐在轮椅上被推入病房的背影。 3、父亲火葬之前,我目送父亲推进炉门的遗体。
三、品读文中重点语句,体会作者情感。
请同学们再读文章,用“﹏”标出我目送儿子和父亲过程中,人物情感的语句,并体会人物的情感。(方法指津:请同学们按照:我从第 段,“ ”这句话,读到儿子(或母亲或我) 的感情。 这样的句式分享收获。
四、研读重点语段,感悟文章内涵。
1、文章哪些段落写了作者目送儿子、父亲时,产生在感悟?
探讨作者目送儿子时的感悟: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必追。
(1)质疑:“追”是什么意思?对待儿子作者为什么认为“不必追”?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态? (2)、如果这也是你们的母亲,你们希望母亲用怎样的心态去看待你们成长中的这种渐行渐远呢?
2、朗读文章第16段。探讨作者目送父亲时的感悟: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必追。 质疑:(1)对待父亲作者为什么也认为“不必追”? 质疑(2)、“不必追”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态?
3、 既然亲情是一种渐行渐远的缘分,我们不用追,更不必追。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4、带着这一种顿悟,我们一起深情地再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五、课内延伸。
真情诉说:阅读这篇文章的同时,大家一定从文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你能结合本文,说说你此时的感受。 附板书:
理解 成长 儿 目 父 年老 珍惜
尊重 独立 子 亲 逝去 铭记 接受 送 龙 豁达 应
台
且行且珍惜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43577267c5da50e2524d7f7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