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中学”教育理论在初中科学课教学中的运用

2022-07-07 03:32:16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做中学”教育理论在初中科学课教学中的运用》,欢迎阅读!
科学课,教育理论,运用,初中,中学


“做中学”教育理论初中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 科学课程的实施,带来新的教育理念,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和核心任务。结合《科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引入“做中学”教育理论初中科学学之中,以推动科学课程改革的深入,引导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切实减轻学生的过重课业负担。

关键词: 做中学 课程改革 科学探究 教学应用 能力培养

中小学科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全面提高国民科学文化素质的基础工程,具有促进学生成长,推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基本功能。科学课程79年级的总目标是全面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共包括四个方面:科学探究(过程、方法和能力)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科学课程标准》是把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和全面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作为核心,以培养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为主导,以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实践能力为重点,以适应学习社会所需要的基础科学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为基础,以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为背景,使学生在主动学习过程中养成科学的行为和习惯。

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科教育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间接经验的传授、轻亲身体验的获得。提高儿童和全体公民的科学素养水平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科学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做中学”教育理论着眼于未来全民科学素养的提高,关注科教育的平等机遇和基础性,以面向全体儿童基本科学素养的培养为首要原则。“做中学”给我们提供一种新的学习模式,是创新教育的一种有效手段,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与《科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相吻合的。

一、“做中学”教学产生和发展

大约在十五年前,美国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Leon Lederman提出了Hands On学习模式。他说:这样做的目的是为美国准备20年后合格的公民。1995年由法国的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Georges Charpak将其引入法国,称为 La Main à La Pate 直译为“动手和面吧”,意即“动手做” 夏帕克教授曾说过,“实施这项科学教育改革不仅改变了孩子学习的方法,也改变着他们生活的方式”。这些教学改革已经取得了公认的成功,被有关国家列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

200011月,20多个国家的科学家、教育家、政府官员和教师在国际科学联盟ICSU主持下,汇聚北京对小学科学与数学教育进行研讨,Leon Lederman亲自起草了《北京宣言》2001年开始,中国教育部和中国科协共同在中国发起“做中学”科学教育改革(Hands on inquiry based learning on science以下简称“做中学”)试验,确定了“做中学”科学教育革的九项原则,培训了一部分教师,从2003年开始在中国正式启动“做中学”。目前我国“做中学”主要在幼儿教育阶段针对学前儿童进行试验,现已推广到16个城市,200余所学校,建立了汉博网站,参与了国际研究和合作。

二、“做中学”的含义

1 / 4




“做中学”的理念就在于“我听了,我忘了;我看了,我记住了;我做了,我明白了”“做中学”就是通过解决具体的问题进行学习。在这种学习方式中,提供的学习材料是一系列的问题,学习者的任务是利用已有的知识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学会解决其他类似的问题。在做中学教学模式中,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动手做实验、学科学、增见识。也就是说,让学生放开束缚,充分发挥其想象力,使之自主、积极地参与到科学实验活动中,让学生有机会亲历探索自然界奥秘的过程,使他们在观察、提问、设想、动手实验、表达、交流的探究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建构基础性的科学知识,获得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成长为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的未来公民打下必要的基础。

三、“做中学”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首先,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要充分,教师熟悉教材,了解学生,尽可能为学生服务。特别是实验材料、仪器、器材的准备,尽最大可能避免出现“学生要,教师无”的情况。如《植物的主要类群》这课,首先将学生按照家庭和个人综合情况分若干小组,每组56人,每位同学在小组中承担一定任务,如小组负责人,观察记录员,交流汇报员等。在上课前几天通知学生自带家中常吃的几种蔬菜或水果 ,教师准备特殊要求的材料(如带根的大蒜或葱、整棵青菜、带叶的芹菜等)。《月球与月相》一课要求学生在一个月前每晚观察月球,并要求把发现的进行记录。

其次,教学过程

(一)设置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的导入。

设置有趣的情节,调动他们的好奇心,把他们“吸引”过来,才能使他们集中注意力,思维活跃,与他们交谈时,他们会表达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如《植物的主要类群》这一课,我们是这样设计的:出示:自带的家中常吃几种蔬菜或水果;(学生对各种蔬菜或水果感兴趣)。学生观察:蔬菜或水果的叶、茎、根的特点;教师介绍:被子植物根据种子里子叶的数目分为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下面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展开活动,观察研究这两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及区别。

(二)鼓励学生进行猜想和假设。

作为学生学习科学的支持者和引导者,我们考虑到学生由于年龄、经验和认识水平的特点,常常用独特的、不同于成人的眼光和思维方式去思考,不可能说出绝对正确的答案,因此我们允许学生出错,耐心倾听学生的每一句话,即使学生说得不着边际,也要尊重学生间的差异,接纳每一个学生的观点,面向每一个学生,力求真正了解到学生的真实想法。除此之外,我们还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画下来,形成个人猜想记录,有的也可以改变由我们教师自己把学生的想法画下来,形成集体猜想记。《月球与月相》一课中根据同学们观测到无论月相是什么形状,月球表面的图案都差不多。这时学生畅所欲言;有的猜想月球根本就不运动,有的猜想月球是不是自转总是一面向着地球。教师让学生把这些猜想和假设记录下来,不要急于把答案告诉学生,而是让他们自己去实验验证。这样,学生就会带着自己的目的去探究。

(三)鼓励学生按自己的想法进行验证,并真实地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如果只让学生猜想,学生的认识最终只能是一无所知,或者一知半解。这时最好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带着疑问,按自己的想法去选择材料做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和假设是否正确,我们没有急于在学生动手做之前就把答案告诉他们,也没有在学生的操作过程中左右学生的思想,暗示实验的结果,而是放手让学生大胆地动手做,鼓励学生把看到的都记(画)下来。我们教师只是随机地指导,通过提问、参与、建议等形式引导学生一步步迈向科学概念的原理,并有目的有意识地观察记录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使用的材料、方法,语言表述以及观点和发现,便于进行有针对性的概括和小结。如《月球与月相》一

2 / 4




课,学生对问题进行猜想和假设后,尝试自己动手解决问题,设计实验过程,鼓励学生按自己的想法进行验证。并真实地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四)让学生依据实验中观察到的情况得出的结论与同伴进行交流、汇报,并与实验前猜想进行比较。

当学生在实验操作中有了发现之后,无论他们探究的结果与设想是否一致,我们都尽可能地为学生间的交流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集体面前汇报自己的实验过程,鼓励有不同看法的学生可大胆提出质疑,把自己的观点提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讨论,我们教师再结合学生们的观点,把一些学生们能够理解和接受的科学概念进行简单的概括和小结,并将学生们提出的有疑问的问题记录下来。又如《月球与月相》一课,学生对实验的过程和结果要进行充分的讨论,找出对方试验中的优点和缺点,并说说对方的设计给自己的提示。

最后,课后总结

课后,教师要注意总结,包括教学感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有多少收获,如何指导学生进一步探究等。

四、做中学在初中科学教学中运用的意义

1.探究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

教学案例应来源于生活,从周围取材。通过“做中学”科学教育,学生并不是得到随意的,支离破碎的知识,而是要根据国家制定的科学教育标准,灵活多样地开发与设计出本土化并体现地方特色的案例。我们要关注和重视孩子们在生活中感兴趣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并把它们作为科学教育内容的重要来源;我们应从孩子们身边选择易于获得的和有教育价值的物品,作为他们的操作材料。如:“空气是物质吗”“水怎样变成冰”“声音的来源与变化”等。

2.加强了对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正如美国科学教育家大卫·杰纳·马丁所著的《走进中小学科学课;建构主义教学法》给出如下建议:科学有一些基础的、基本、指导性的理论(需要科学老师了解和熟悉,但不需要掌握大批的有关科学的事实、概念、理论、原理和法则。马丁认为对于基础科学教师来说,并不需要过多的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应该知道如何让孩子们学会做科学。在做中学的过程中,强调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让他们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科学发现的整个过程,从而发展学生的探究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促进学生学会学习

做中学的过程教师是学生科学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教师不再简单地向学生灌输知识,给学生一个现成的答案,而要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周围的世界,自己去寻找各种答案。在做中学的过程中引发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进行猜想和假设。然后引导学生设计相应的实验,并亲自动手操作,验证自己的假设。即使学生的假设是错误的,教师也不会简单地给予纠正,而是引导学生自己通过实验推翻错误的假设。正如斯宾塞《教育论》中提出“在教育中应该尽量鼓励个人发展的过程,应该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

4.有利于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依据国家制定的科学教育大纲,设计科学活动的主题,为学生操作活动准备必要的器具和材料。在“做中学”科学活动中,教师是引导者和支持者,他们在引导孩子亲身经历科学发现的过程,引导孩子学会探索、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遵守规则。“做中学”的实施对教师知识、教学能力、工作态度及教学责任心有更高的要求:既要求教师具有渊博的理论知识,又要求教师具备丰富教学与实践经验,并将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既要求教师不断地更新教学内容,补充教

3 / 4




案,又要求教师更加重视社会实际,对现实中问题保持高度敏感。



参考文献: 1教育名言集》 孙培青等编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4

2.做中学:开辟用手思考的道路 《中国教育报》2002-6-9 3做中学与素质教育 赖小林 丁振源 汉博网站 2004-6-21

4.如何在农村创造一种和谐的做中学课程环境 崔瑞锋 汉博网站 2006-2-15

4 / 4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42dcaeafd3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3e.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