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敦煌舞的艺术创作特点

2022-04-27 18:17:13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敦煌舞的艺术创作特点》,欢迎阅读!
敦煌,创作,特点,艺术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敦煌舞的艺术创作特点

作者:莫艳萍

来源:《西江文艺·上半月》2015年第03

【摘 要】所谓的敦煌舞姿,就是指壁画中的各种舞蹈姿态。其具有独特的文化品性,造型和谐,风格浓郁,雕塑感极强,是千年文化艺术的集合体与精髓。就目前呈现给大家的敦煌舞姿而言,具有很突出的特点,这与其提炼与发展、与佛教的渊源等有很深的关系。了解这些特点有助于进一步发展和扩大敦煌舞的创作和欣赏。 【关键词】敦煌舞姿;艺术;特点 一、敦煌舞姿的提炼与发展

舞蹈艺术是以肢体语言为语汇,通过形态表现来演绎主题、展示情节,表现情感。作为古典舞流派之一,敦煌舞即保持着中国古典舞的审美,也在很多方面充分彰显出她的与众不同。敦煌舞是以敦煌莫高窟壁画上的舞姿形象为原型,经过当代舞蹈艺术家、编导者和研究人员的再创作,重新复活于舞台之上的一个新舞种。正因如此,古代的艺术形式和敦煌壁画所展现的形象对敦煌舞的形成起着引导与决定的作用。敦煌石窟壁画中,凡是有舞蹈图像必有乐器图像,呈现出一种有乐必有舞,有舞必有乐的局面。而壁画中这种固定艺术形式——乐舞共存,也形成了敦煌舞中持乐器舞蹈的独特艺术表现手法。莫高窟112窟南壁表现的是反弹琵琶舞姿。这是敦煌壁画中最著名的一幅反弹琵琶舞蹈画面,绘于中唐时期。舞筵两侧各有三个伴奏乐伎,细眉秀目,樱桃小口,神态各异。舞伎上身向右前倾,左腿屈立,右腿屈膝,高提大腿,脚步上钩,拇指用力翘起;肩披长巾,反背琵琶于脑后,左手按弦,右手屈于音响后拨弦。舞者高髻云鬓,面部丰腴圆润,表情温婉柔和,是典型的唐代宫娃特征。画匠将舞者矫健的动势、优雅的姿态、妩媚的神情汇聚凝固在侧身反弹的那一瞬间,给后世观赏者留下了无穷的联想发挥和再创造的空间。

敦煌舞蹈的母体”——敦煌壁画,是它给予了老一辈艺术家灵感,让壁画中丰富多彩的形象、历史活生生的展现在人们面前。而这些壁画形象之丰富,种类之繁多,内容之广泛是我们不可想象的。近几年很多舞蹈人通过学习研究,在敦煌壁画中寻找创作灵感,提炼舞蹈素材,创作出了《千手观音》、《胡旋》、《胡腾》、《金刚》、《莫高伎乐情》等一批优秀的敦煌舞蹈。这不仅丰富了舞蹈创作,更是对敦煌舞创作的不断尝试和创新,为敦煌舞的发展奠定了一个良好地基础。 二、敦煌舞姿与佛教艺术

敦煌舞是古代绘画艺术的另一种表现手段,壁画是敦煌舞的母体。壁画中大多以佛教内容为主,神话色彩浓郁。一般在壁画中呈现舞蹈形象的多为天宫乐舞图,舞者称为伎乐天,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是一种乐舞神。由于此形象具有浓郁的神话色彩,画工在绘画过程中完全根据想象来描绘出奇妙神采的景象,所以不受现实生活具体实物的限制,其外部体态往往也打破人体常规。人物形象肢体曲线鲜明,弯曲幅度较大,很多是人体无法达到的。尤其在隋代壁画中更为突出。 也正是这种佛国天宫的神话形象才能造就出敦煌舞独特的舞姿特征。以飞天为例,它最早源于古印度神话传说。其形象在莫高窟早期的275272窟壁画中就已出现,在莫高窟492个洞窟中,其中270多个洞窟中就有飞天,总计达4500多身。最大的长达两米多,而最小的飞天不足五厘米。可见,飞天艺术在中国佛教艺术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佛经记载:乾闼婆,梵文的音译,意译为天歌神,又称香音神。他的形象为身上多毛,半人半兽。其任务是在极乐世界中为佛献花。散发香气,供养、作礼赞,栖身于花丛,飞翔于天宫。紧那罗,梵文的音译,意译为天乐神。他的形象有两种:一种为男身,似人而头上有角;一种是女身,面貌端正。其任务是在净土极乐世界中,为佛陀、菩萨、众神天人等奏乐歌舞,居住于天宫,但不能飞翔于云霄。

三、敦煌舞姿中的辩证关系

谈到敦煌舞的舞姿辩证关系,首先在于的辩证。虽然舞蹈艺术动态艺术,但却不只是动不停的艺术,舞蹈的动态美是在动静相结合中显现的。而舞蹈艺术也正是在动静相宜辩证统一中发挥其艺术表现力,显示其美感的。壁画早期从印度传来时,壁画形象多以男子为主,肢体刚健有力,面部多为男性特征,菩萨也多以画有胡须的男性为主,而到后期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壁画中的人物形象逐渐演变成女性形象居多,肢体柔美、圆润,面部男性的特征也慢慢退化,特有的胡须也不见踪影。所以,这也是使敦煌舞蹈柔多于刚,静多余动的原因;但以上所述也只能代表敦煌舞的一部分,而壁画中力士、药叉、男性飞天、金刚等形象也有很多。近年来很多舞蹈工作者也注重创作以男子为主的健舞 四、敦煌舞姿中的

舞蹈即是造型艺术,更是动态艺术。敦煌舞姿的特征突出体现在内外兼备,无论是外部特征还是内在韵律走势,都离不开。换言之,始终贯穿于舞姿的运动轨迹上。我国老一辈舞蹈艺术家通过长期的挖掘研究,巧妙的将中国千年艺术精华,多种艺术元素。结合中原、西域、民间文化艺术风格,创作了具有民族特色的舞蹈表演艺术,舞蹈风格独特,语汇丰富。但万变不离其宗,众多的舞姿无一不包含的体态特征。戏曲古典舞以欲提先沉,欲紧先松,欲开先合,欲收先放为其运动规律。而敦煌舞作为古典舞流派之一,也遵循中国传统审美的宗旨,则以的和谐运用为其独特的运动规律。如:由莫高窟壁画112窟的反弹琵琶造型发展而来的舞蹈《妙音反弹》,其中的舞蹈动作就是典型的”“动律。其动作在运动过程中,就是以为引导,四肢延展,躯干直立的基础上进行运动,变化完成不同的舞蹈动作,在之间展现出敦煌舞独特的韵味。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贯穿于敦煌舞姿的每一个环节。首先肢体的外部形态要以为主,并以不同的线幅度呈现显出不同形象的舞姿,表达不同的气质。如:在表现菩萨形象时,从整体上看以柔和的曲线为主,身体微曲,胯部微出,自然、放松,手臂也曲于胸前,呈现出柔和、流畅的曲线,准确的表达了菩萨恬静、端庄、慈祥的特殊气质。再如:在表现金刚力士形象时,身体躯干呈有力的直角大曲线,胯部横向推出45度,手臂弯曲90度,塑造出金刚威武、刚健的不同气质。

五、敦煌舞姿的点线配合

舞蹈是人体动作表现的立体的、动的视觉艺术敦煌舞被称为造型艺术。其造型就指线则是舞蹈中的动态运动过程。敦煌舞常以运动轨迹来连接贯穿各种造型。其中,呼吸是基础。敦煌舞的呼吸分为短促的呼吸和延展的呼吸。两种呼吸和谐统一的结合就形成线的转合。就在呼与吸,点与线的过程中,由内至外的引导肢体表达出完美独特的韵律。在的瞬间,展现出优美的造型感;“线的延续中,流露出流畅独特的律动感。两者的结合,最终形成敦煌舞独特的审美效果。 【参考文献】

[1]高德祥.敦煌古代乐舞[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 [2]高金荣.敦煌舞教程[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3]张敏.记敦煌舞创立三十年:谁解敦煌千年梦[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1.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42d2f80c49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7d.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