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乐学文言文

2022-08-05 11:18:21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如何让学生乐学文言文》,欢迎阅读!
乐学,文言文,如何,学生
如何让学生乐学文言文

文言文教学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起着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帮助学生认识古代社会以及更好地掌握现代汉语的作用。部分学生不爱学文言文,甚至讨厌文言文。那么,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如何让学生乐学文言文呢?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源于兴趣。因此,抓住学生思维的兴趣点,有效激发学生求知内驱力,促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愉快的学习状态,是学好文言文的前提。怎样才能让学生产生兴趣呢?

文言文、现代文一脉相承,许多语词、语用、语义是相通相连的,学生学习生活中就存在大量耳熟能详的成语、名句,学生积累的知识经验、已有的学习方法本身就是文言文学的重要基础。这些与学生生活、学习息息相关的经验因素一旦得到尊重并被充分调动,文言文与学生的距离感就会大大消除。因而,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课前尽可能使学生找到学习文言文的桥和路,增强学习文言文的信心和兴趣。另外,在教学践中,教师也要敢于大胆创新,在教学方面多下功夫,采取一些灵活多样的教法,生动形象地吸引学生,把学生的兴趣全部挖掘出来。

1.利用成语、典故、名言警句、历史故事来引入课文。以《出师表》为例,有关三国的故事、人物是家喻户晓的,让学生讲讲他们知道的三国故事,谈谈对人物形象的看法,促使这些经验自然介入教学过程。学生在把握历史背景及诸葛亮的人物故事后,对《出师表》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也会简单快捷得多,在学习背诵《出师表》时会感到亲切许多。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世外桃源——《桃花源记》、温故知新——(论语)十则》、刮目相看——《孙权劝学》、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亭记》、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伯乐和千里马的故事——《马说》,等等。因为学生对这些词语和故事有所耳闻,因此会对它们的出处和相关文章比较感兴趣。

2.调动学生已有的与课文内容有关的知识储备来引入课文。温故知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用地理知识中的长江三峡导入《三峡》,用风景名胜中的四大名楼导入《岳阳楼记》等。

3.下载与课文相关资料导入课文。现代化教学手段不断完善,我们可以从网上下载与课文相关的图片,利用多媒体技术为文章配上古典音乐朗读,或采用多媒体手段直观地展示与课文有关的音像、图画内容,创设情景,《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影视品的片段,就是极好的导课材料。

4.充分发挥学生积极参与的主动性。让学生在预习时利用网络资源和相关书籍,查找与课文有关的信息。比如,在上《陈涉世家》之前,安排学生在课外查找司马迁、《史记》、大泽乡起义等资料,让学生在课堂上讲说。学生探求意识浓厚,争相回答,教学效果也会很好。

二、教给学生具体有效的学习方法

1.借助文言文的题目、问题主干、注释来理解文意。首先对材料进行整体感知,把握其要点。若是以议论为主的文章,就得弄清楚谈论的话题、作者的观点、选用的材料、论证的方法等等。若是以记叙为主的文章,就得明确所写何人,人物之间的关系,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征;所写何事,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以及文中流露出来的作者的观点、态度等等。其次,浏览选项,题中取巧。通读材料以后,对内容虽有整体感知,但必然留下许多疑点和难点。这时,不要去钻牛角尖,最巧妙的办法,就是浏览考题,从选项中获取信息,解决疑


难。另外,让学生了解古文化知识,有助于理解文意。这些内容注释上基本都有。比如文言文涉及的有关古代人、事、名物、官职、称谓等一般古文化常识。

2.多读。读就是要学生放声朗读,读得正确、流畅,抑扬顿挫中将语言形象化,将情感美化、深化。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让学生沉浸文中,读出文章的意思,读出文章的内涵。

3.掌握具体的翻译方法。语文大师叶圣陶告诫我们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文言文教学也应授人以渔,教会方法,让学生终身受益。

文言文翻译是一种综合性练习,它既能考查文言文基础知识的运用,又能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和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文言文翻译要求字字落实,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要尽量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文言文翻译的步骤,首先要通读全文,把握文章大意,做到心中有数,切忌一上来就匆匆忙忙翻译。在翻译时,遇到疑难词句,可暂时放过,等译完上下文,再进行推敲。译完全文后,再通读一遍,检查校正,以防误译、漏译和曲译。

陶行知先生说得好: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生学的法子,文言文教学方法就是要根据学生学的法子而进行,从而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给我们的文言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喜欢文言文,乐学文言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 韩军与新语文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程翔 一个语文教师的心路历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42ab4e6f34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c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