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初中语文_《卖炭翁》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欢迎阅读!
课题 单位 备课项
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第24课《卖炭翁》
复备教
主备教师
师
设计区域
目
1、能利用工具书识字词;规范书写。
2、能熟练使用朗读、默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法。
3、培养学生达成阅读理解的五个层次:了解课文涉及的文学常识;理清思
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和修辞(说明)
课标
方法的表达效果,体味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结合课
分析
文的内容和主旨,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4、诵读文言诗文,能借助工具书疏通文义;通过语气、节奏等朗读方法的训练,达到熟读成诵;在积累、感悟、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1.教材分析:
《卖炭翁》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以“同情弱者”为题的古诗。
教学重点、难点
这是一个有头有尾、情节完整的故事。通过对事件的描述以及对人物外形与内心的刻画,塑造出一个勤劳、善良的卖炭老人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统治阶级与不合理制度的愤恨与抗议。 2.教学重点
诵读诗歌,赏析卖炭翁形象。
1
3.教学难点
通过各种赏析,提高学生诗歌的鉴赏能力。
学生已经学过不少诗文。对于生疏字词也能借助工具书解决,能够自己朗读并初步感知诗文。
学情 分析
1、教师可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以读感情。
2、教师适当的加入背景介绍以及相应的知识拓展,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诗意。
教学 目标
课时安排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1、在自主合作、探究中通过各种形式的诵读,把握卖炭翁形象。 2、了解写作手法,感受作者同情百姓疾苦的思想感情,感悟诗人形象。
1课时
一、构建动场 ( 展示图片)
观察这幅图片,从中,你看到了什么? ……
他从千年前走来,这节课我们一起了解他的生 活,思考他的命运。 他是——卖炭翁。 二、自主学习 【活动一】读
课前布置你们预习了课文,很多同学提出了自己各种形式的读, 活动一为的疑问。我筛选了共性的5个问题,希望通过这节课
2
达成教学
的学习可以答疑解惑。 1、读准字音和停顿。
(1)一生朗读,明确字音和停顿。
目标1“在自主合作、探究中通过各种形式的诵读,把握卖炭翁形象。” 主要运用的活动策略有:活动教学必须与教学目标相一致;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活动相统一;学生主体性策略。活动评价: 字正腔圆;音色很美。在朗
(2)学生齐读诗文,要求:①男生读第一小节,女生熟悉文本 读第二小节。②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2、读出韵律和味道
(1)教师引导:怎么能读出味道呢?任何文本,想出 味儿,都要读懂、读透。这个在咱们接下来的环节慢 慢品析。在此基础上还要有一定的方法。比如“伐薪 烧炭南山中”(快速而平淡)。“伐薪~烧炭~南山~中” 哪个有味道?
(2)总结方法:语速放慢、适当拖音、有重音……
(3)挑选你最有感触的诗句,尝试读出自己的味道。 (4) 师生合作朗读全诗。
3
三、自主学习,交流探究 【活动二】品
独立思考,
小组合作,
读中感受到了情感的涌动。
活动二为达成教学目标“1、在自主合作、探究中通过各种形式的诵读,把握卖炭翁形象。”
主要运用的活动策略有:活动教学必须
1、 这是一首叙事诗,谁能简要叙述它讲述了一 个什么故事?
明确:一个卖炭翁辛苦烧的一车炭,最终被宫使用交流探究 半匹红纱一丈绫掠夺一空。
我们用一个字简要概括故事情节:老人伐薪( ) 炭, 晓驾炭车( )炭,却被宫使( )炭。
2、围绕着一车炭,出现了两个人物——卖炭翁、 宫使。这是怎样的形象呢?
小组合作,找出最能拨动你心弦的句子,试做品 读赏析。要求:用“我对 句最有感触,这句 话运用了 (描写方法、关键词)生动形象的 写出了 从中,我读出了一
4
个 。”这样的句式说一说。
举个例子:我对“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这一句最有感触,“夜来城外一尺雪”运用
与教学目标相一致;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活动相统一;学生主体性策略。
活动评价: 语句流畅;理解到位。
环境描写,生动形象的写出了积雪的深,足有一尺厚, 可见天气严寒,道路难行。天刚蒙蒙亮,老人就驾着
牛车出发了。车轮碾压在积雪上,发出刺耳的“咯吱” 声。从中,我读出一个运炭不易,生活艰辛的卖炭翁。
小组内交流,避免重复。 我们先来看描写卖炭翁的语句。
(1)我对“满面尘灰烟火色, 两鬓苍苍十指黑.”这句最有感触。这句话运用外貌描写,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卖炭翁黑红的肤色,尘土满脸,因为高强度的工作,两鬓灰白。长期的劳作,十个手指和炭一般乌黑。从
中,我读出了一个工作强度大、生活艰辛的卖炭翁。
这句外貌描写中,哪个字眼最能刺痛你?你从中 读出了什么? ①黑。 ②苍苍。
假如我们是卖炭翁的儿女,目睹父亲如此形貌, 你会怎么读这句话呢?
(2)我对“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这句最
5
有感触。这句话运用外貌描写和心理描写,生动形象
的写出了他只穿着一层衣裳,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可他 忍受着刻骨的寒冷,祈盼的却是更无情的寒流,更肆虐的风雪。 他担心天气如果暖和的话,炭就卖不上好价钱了。从中,我读出了一个贫寒、矛盾的卖炭翁。 有同学问了,如何理解老人的这种矛盾呢?
(板书:愿)
其实,诗人在《观刈麦》中也有类似的句子——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炎炎烈日,上蒸下煮,麦
田里忙碌的人们却不觉得累,只盼白天能更长久一些。 为什么?
(板书:苦)
(3)我对“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最有感触。这里运用侧面描写,现在日头已高。老人饥肠辘辘,牛也乏累无比。衬托出运炭路程的遥远,运炭的艰辛。“泥中歇”是细节描写,写出他实在走不动了,站在泥水中喘口气。
从中,我读出了一个饥寒交迫,筋疲力竭的卖炭翁。 (4)我对“宫使驱将惜不得”最有感触。这句话运用 心理描写,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老人不舍且无奈。
解答同学提出的疑问——老人为何惜不得?
6
思考问题,
假如我们是和卖炭翁一样的贫苦百姓,目睹了这一悲剧,,酝酿你的情绪,我们齐读这一句——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板书:惜)
3 我们品出了卖炭翁的生活艰辛、饥寒交迫、筋疲力竭、任人宰割。那么宫使又是怎样的形象呢?找同学赏读一下。
(1)我对“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小组交流,
最有感触。这里运用动作、语言描写,生动形象的 写出了宫使太监手里拿着文书,嘴里却说是皇帝的
命令,吆喝着牛朝皇宫拉去。从中,我读出了一个班级展示。 巧取豪夺的霸道专横的宫使。
(2)我对“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最有感触。这句话运用设问,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宫使的身份。“翩翩”二字,指轻快敏捷,写出了他们的行动迅速。从中,我读出了一个洋洋自得、狗仗人势的宫使。
(3)我对“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最有感触。驱将,驱赶,死拉活拽,,连推带搡,连车带人一块儿推搡着向北走。从中,我读出了一个巧取豪夺的宫使。
7
【活动三】析
1短短几句诗,两个鲜活的人物跃然纸上。诗人除了从描写的角度加以刻画外,还擅长运用了一种写作手法——对比。
请具体找出哪些诗句构成了对比,并用这样的句式
回答: 与 对比,突出了 ,表达了 感情。小组合作,看看谁找的多。
预设:
(1)将千余斤的炭和半匹红纱进行比较,突出强调了宫使的贪得无厌。,表达了对宫使的厌恶。
这里既在重量上形成对比,也在数量和价值上形成反差。
(2)将卖炭翁十指与两鬓的黑白对比,强烈是突出了卖炭翁的辛苦。表达了对他的同情。
(3)将卖炭翁的满面尘灰、十指黢黑与两个宫使的衣着华贵整洁对比,突出强调了老人的悲苦,表达了对老人的同情。
(4)将老人卖炭的希望和被抢炭的绝望对比,突出强调了老人的悲惨遭遇,表达了对老人的同情,对宫使的厌恶。
再读相关句子,体会情感。
8
活动三为达成教学目标“2、了解写作手法,感受作者同情百姓疾苦的思想感情,感悟诗人形象”。
主要运用的活动策略有:活动教学必须与教学目标相一致;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活动相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半匹红纱一丈绫。
2大家的分析鞭辟入里。读的投入深沉。那么造成老翁悲剧的根源是什么?
《卖炭翁》原本有个小序——苦宫市也。 宫市制度是中唐以后,皇帝直接掠夺人民财物的一种最无赖的、最残酷的方式。德宗贞元末年,由太监直接向民间采购。他们看到所需的东西,口称"宫市",随意付给很少的代价,还要货主送到宫内,并向他们勒索"门户钱"和"脚价钱"。
因为宫市,才有了霸道专横的宫使,卖炭翁面对他们的掠夺,只能“惜不得”。这真是——制度或者是社会的一道丑陋的伤疤。
(板书:伤)
3、为我们揭开这道伤疤的是谁呢?诗文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感呢?
白居易。
揭露了老百姓承受剥削阶级剥削的现实,表达了诗人对统治阶级的愤慨,同时表现出了作者对下层劳
9
统一;学生主体性策略。
活动评价: 分析鞭辟入里。读投入深沉
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四、综合建模
1、让我们牢记这位诗人。他曾经这样为老百姓呼喊——【投影展示】
· 百姓多寒无可救,一身独暖亦何情。 · 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 · 争得大裘长万丈,与君都盖洛阳城?
他还曾经这样呼吁—— 【投影展示】 安得万里裘, · 盖裹周四垠。 · 稳暖皆如我, · 天下无寒人。 这就是白居易—— [投影展示]
他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继承《诗经》的优良传统和杜甫的创作精神,写下了许多感叹时事、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
10
2、诗中虽然没有他的影子,但能感受到他的心痛。
(板书:痛)
3、 百姓心中卑微的心愿在贫苦生活、制度硬伤的欺压下,依然无法实现。诗人将心痛凝成了文字,将万千贫苦百姓塑造成一个卖炭翁。南山烧炭熏蒸着泪,晓驾炭车辗压着泪,衣单肚饥裹挟着泪,宫使驱将践踏着泪。卖炭翁全篇无泪,但是读来字字血泪!让我们带着悲悯的情怀,再次吟诵《卖炭翁》。完成当堂检测。依据提示,背诵诗文。
当堂 检测
根据提示,背诵诗文。
卖炭翁
板书
愿 惜
设计
苦 伤 痛
作业布置:
A:背诵全诗,推荐阅读白居易的《观刈麦》。
作业
B:背诵全诗,推荐欣赏央视“经典咏流传”中的《苔》、《敕勒川》。
设计
11
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第24课《卖炭翁》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过不少诗文。对于生疏字词也能借助工具书解决,能够自己朗读并初步感知诗文。
1、教师可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以读感情。
2、教师适当的加入背景介绍以及相应的知识拓展,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诗意。
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第24课《卖炭翁》
效果分析:
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第24课《卖炭翁》
教材分析:
《卖炭翁》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以“同情弱者”为题的古诗。这是一个有头有尾、情节完整的故事。通过对事件的描述以及对人物外形与内心的刻画,塑造出一个勤劳、善良的卖炭老人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统治阶级与不合理制度的愤恨与抗议。
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第24课《卖炭翁》
12
当堂检测:
根据提示,背诵诗文。 课后作业:
A:背诵全诗,推荐阅读白居易的《观刈麦》。
B:背诵全诗,推荐欣赏央视“经典咏流传”中的《苔》、《敕勒川》。
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第24课《卖炭翁》
课后反思:
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第24课《卖炭翁》
课标分析:
1、能利用工具书识字词;规范书写。
2、能熟练使用朗读、默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法。
3、培养学生达成阅读理解的五个层次:了解课文涉及的文学常识;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和修辞(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体味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结合课文的内容和主旨,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4、诵读文言诗文,能借助工具书疏通文义;通过语气、节奏等朗读
13
方法的训练,达到熟读成诵;在积累、感悟、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14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42997b0aee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c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