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建立健全内控制度的必要性

2022-05-03 06:44:15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建立健全内控制度的必要性》,欢迎阅读!
内控,必要性,财务管理,健全,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建立健全内控制度的必要性

作者:吴亚飞

来源:《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8年第10



摘要:事业单位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承担着重要的公益服务或行政职能,其经济业务活动能否准确、及时被记录、资产是否能有效使用、预算能否控制事业单位经费支出等均是影响事业单位社会职能作用发挥的重要因素。因此,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中应引入、建立内控制度,以此达到提高会计核算准确性、工作效率及降低会计差错、保证资产安全、完整的目的,为事业单位经济运行提供有力保障。本文通过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建立内控制度的重要意义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提出强化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的若干措施。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制度;意义;措施

随着我国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推进及新《预算法》、《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规范》的陆续出台及执行,我国事业单位纷纷结合自身财务管理需要建立内控制度内控制度已经成为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事业单位社会公益服务职能的完成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一、我国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建立内控制度的重要意义

(一)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可以避免国有资产流失及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事业单位通过建立授权审批机制以控制部门对固定资产采购中出现的浪费、贪污舞弊行为。例如,某科室在申请资产采购前,需取得资产管理部门对拟采购资产价格、质量及可否通过内部调剂等情况进行调查,资产管理部门审批后还需取得事业单位党组讨论通过方可办理政府采购,降低了事业单位科室或工作人员在采购中谋取私利的可能性,并提高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使用效率。

(二)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可以降低财务工作差错及提高风险防范能力。首先,事业单位建立会计复核等内控制度,可以及时发现会计记账人员因时间、专业知识不足等出现的错误,避免了因一人记录所有凭证而出现会计差错的概率。其次,内部制度要求事业单位应建立财务风险防范机制,通过对资产周转率、资产负债率等指标的计算,可以提高事业单位财务风险防范能力。

(三)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可以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首先,事业单位内控制度中要求会计记账人员应与办理资金支付的人员相分离,以降低资金支付、记账由一人担任后出现个工作人员徇私舞弊后不易被发现的风险。其次,事业单位通过建立授权审批机制,可以降低个别工作人员在报销经费支出中编造虚假经济业务或使用虚假发票报销的机率,提高了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质量。(四)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可以为事业单位完成公益事业目标提供保障。事业单位与企业相比,具有承担社会公益性服务、为社会发展提供公益产品或完成部分行政职能等特点。因此,事业单位应以控制经费支出、合理使用财政资金为经营目标,这与企业以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具有较大的区别。非盈利性的管理目标需要事业单位围绕战略目标建立内控制度,通过发挥内控在规范核算、提高资产效率、降低财务风险的作用,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开展及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强化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若干措施


(一)建立全面的风险防范机制。目前,事业单位内控制度不仅应以规范会计核算、降低经费支出作为管理目标,而且还应在识别、防范财务风险方面发挥作用。因此,事业单位应不断提高财务风险防范意识,围绕事业单位整个经济业务流程,通过风险识别、风险提醒、风险评估等手段防范事业单位财务风险。一是事业单位应针对经济业务过程中常见的风险,制定资产负债率、资产周转率等指标,当事业单位指标达到限额时,应及时向事业单位领导进行反映。二是事业单位应指派专人定期对国家部委出台的文件、金融机构银行利率变化等影响因素进行调研,并通过内部审计机构在对内控执行情况的审计结果,及时弥补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漏洞。三是个别自收自支或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应为公车、专用设备购买商业保障,以转嫁资产或投资的风险。

(二)为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运行提供环境保障。一是强化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事业单位应在内部建立审计机构,专职对本单位内控执行、会计核算情况进行审计,并及时将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向领导进行反映,督促各科室按照审计结论进行认真整改。二是事业单位应制定财务管理、内控操作流程,以此明确各科室在内控工作中的具体职责,保证各科室及时给予财务部门开展内控工作必要的支持。三是事业单位应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将预算、决算、“三公”经费等情况在主管部门、当地财政或政府统一平台上向社会公开,以强化社会各界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进行监督。四是事业单位应充分发挥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组织在独立性、专业性方面的优势,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及内控执行提出建议。五是事业单位主管部门、财政、审计机关应开展对辖区内事业单位内控制度执行情况的专项审计,为事业单位规范财务管理、解决内控制度管理漏洞提供建议,并将审计中发现的违纪问题移交相关司法部门,督促事业单位不断提高内控制度执行力度。

(三)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及内控执行进行审计。一是事业单位应在成立专职内审机构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相关制度以明确审计机构的职责范围、权限与手段,并督促事业单位各部门工作人员积极给予内审工作必要的配合,以确保审计监督职能的发挥。二是内审机构应在年初制定审计计划计划应切合事业单位日常财务管理漏洞,旨在及时发现与纠正财经违规问题,提高财务管理效率。三是内部审计机构在审计结束后,应将发现的问题及时向领导进行反映,并由事业单位党组集体对审计结论进行讨论,指派内审机构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督促各科室进行认真整改,以确保各科室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及避免审计工作走过场。

(四)提高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水平。一是事业单位领导应提高预算管理重视程度,树立正确的全面预算管理观念。财务部门应按照《预算法》、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及当地财政部门有关部门预算编制要求编制下年度预算,并不断提升部门基本支出、项目支出精细化程度。二是事业单位为确保预算管理制作用的有效发挥,应将各部门预算执行结果将领导业绩考核、绩效奖金发放紧密结合起来,以调动各部门、工作人员执行预算管理指标的积极性。同时,对于预算执行结果与指标出入较大且无合理理由的科室给予通报批评等处罚,以督促各科室及工作员形成正确的预算管理观念。

(五)内控制度目标应与事业单位战略目标相结合。为了确保内控制度在执行中不偏离事业单位发展战略目标,事业单位应在制定内控目标时以本单位整体战略相吻合。内部控制制度应以保证国有资产安全、完整及规范经济业务核算、降低财务风险作为控制目标,以确保事业单位社会公益职能的发挥及不断提升经营管理效率,并将内控目标贯穿于事业单位一切经济动中,充分发挥内控监督、控制作用,促使事业单位内部形成良好的内控观念。

三、结语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应抓住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及新《预算法》实施的契机,结合自身经营战略目标及财务管理需要,在内部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并从人才配备、经费保障、领导重视等方面给予内控制度落实提供必要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李明辉.试论管理当局对内部控制的责任[J]. 财经论丛,20123205):109-114.

[2]马克臣.浅谈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J].吉林财税,20022510):130-134.

(作者单位:吕梁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41f0cf3ded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11.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