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课堂作业新设计及答案_第一单元 1 古诗二首》,欢迎阅读!
![二首,古诗,下册,单元,课堂](/static/wddqxz/img/rand/big_132.jpg)
1 古诗二首
【课堂作业新设计】
1.把下列加点字的读音补充完整。
莺.飞 yīnɡ 拂.堤 fú 儿童. tónɡ 杨柳. liǔ 化妆. zhuānɡ 垂.下 chuí 剪.刀 jiǎn 裁.衣 cái
4.课文综合阅读。
(1)“春烟”在诗中是什么意思?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_第一单元 1 古诗二首 课堂作业新设计及答案
1
春天水泽、草木间蒸发的雾气。
(2)《咏柳》中用一个“拂”字,一个“醉”字把静止的杨柳人格化了。 (3)《村居》描写出一幅怎样的画面?不超过30个字。
在江南二月的自然风光里,儿童们放学归来高高兴兴地放着风筝。
(4)《村居》通过“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的情景,表现了怎样的中心思想?
孩子们的天真烂漫,春天的勃勃生机。
【备课资料】
1.风筝
又名“木鸢”“纸鸢”“风鸢”。中国是风筝的故乡,早在两千年前中国人就发明了风筝。史书记载,春秋时代(公元前770-公元前476)的能工巧匠鲁国人公输班,因看到鹞鹰盘旋于蓝天而受到启迪,传说曾“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汉代(公元前206-公元220)发明纸以后,风筝用纸张糊制,称作“纸鸢”。到五代(907-960)李邺加以改进,装竹笛于纸鸢之头,临风嗡嗡作响,有如筝声,故而得名“风筝”。
2.柳树
可种可插,极易成活。“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从这句俗语中我们可以看出柳的生命力多么旺盛。柳树姿态优美、秀色可餐,深得文人墨客的喜爱。宋代大文豪苏轼任杭州知府时在西湖修了一道堤,堤上遍植柳树,如今已成为西湖十大景点之一。田园诗人陶渊明喜爱柳树,室旁有柳五棵,所以自名五柳先生。清代蒲松龄也喜欢柳,并自号柳泉居士。清代左宗棠戍守边疆时,为了保持水土、抵御风沙等,在河西走廊“新栽杨柳三千里”,后人为纪念他,称这些柳树为“左公柳”。在古代文学中,杨柳是一个特殊意象,优美动人,情意缠绵,为诗人传诵吟咏。
2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_第一单元 1 古诗二首 课堂作业新设计及答案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415aef45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0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