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基于对比语言视角浅谈中日对比词汇研究》,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基于对比语言视角浅谈中日对比词汇研究
作者:范晓梨
来源:《青年时代》2017年第01期
摘 要:对比语言学和语言学的其它研究方向不同,它属于广义的研究,可以对不同语种与语系的两种甚至是多种语言进行分析。而从词汇的角度分析,可以让研究和学习人员正确理解词义,并根据已有的词义准确应用。 关键词:对比语言;中日;词汇 一、引言
汉语和日语是两种语系,两者不管是从发音还是语音表达,都截然不同,但其字形的演变都是由汉字演变而成。目前,汉字已经成为日本必不可少的文字之一,汉字的发音也随时代的递进,流入日本,经过适当改变后一直沿用至今。文章主要从词汇的角度,进行讨论,展开分析。
二、词汇的发展
下面以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词汇进行分析,对中日词汇展开对比。以“走、行、跑”为例。 “走”是人们常用的单词,这个单词在日语中的翻译是“歩く”,并不是“走る”,而“行”意思与“走”相同,其在日语中的翻译是“行く”,“跑”的日语翻译则是“走る”。这三个词汇在汉语中分别有不同的用法。
首先,“走”经常用于“西走蜀汉中”这类语句,其意思与“跑”的意思相近,并拓展出了“去”、“往……去”的意思,所以,这个单词传到日本后,使用的只是其“跑”的主要意思,较为单一。而它在汉语中的发展,则是由“去”,变成“跑”,最后变成“走”。其次,随着“走”字意思的演变,可以作为“行”的意思理解,即为行路,应用的语句是“三日不朝,孔子行”等,在这些语句中,“行”的意思都是“走”,但现代,人们说出“行”后会直接想到举行,同时也会作为形容词“可以”使用,而“行”传入日本后,依然采用原有的意思,没有更新。最后,“跑”在我国的发展时间很短,多用于“跑,足跑地也”等,从该句式中可以看出,“跑”是由“刨”的发音引申而来,在古代“跑”已经传入日本,并用“走る”表示,并一直使用[1]。 三、同一词汇在中日的异同
虽然日语的词汇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中国的汉字演变而来,但在词汇的涵义上仍有一定的差异,有不同的理解。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比如,“大势”这个词汇,它在中文中的发音是“dashi”,在日语中写为“大勢”,读为“oozeyi”,并且是其主要发音。对于“大势”在日文中的含义,与汉语意思的不同,有如下分析:汉语古代的字典对“大势”的解释是,大局的发展趋势,有较高的权势等,没有涉及日语中的其他意思,但在日语意思的记录中,却有“人数多,众人”的意思。并且,日文中“大势”虽然仍是两个字的词语,但确是“借用字”,在假名中使用。 四、中日词性的共通性
汉语和日语中,有将近四分之三的数词词性是相通的,除了日语中一些特定的词汇,剩下的词性基本都是由汉语的词性引申出来。目前为止,汉语与日语共用的量词刚刚超过所有词汇的三分之一,代名词与指示代名词更少,已几乎没有。
所有名词中,超过一半的词汇几乎都是汉语和日语同时使用,这些词汇多以天气、地形为主,甚至有一些天气的词汇字形完全相同,比如雨、雷、天、水、火等,这些词汇从我国古代一直沿用到现代,而在古时候流传到日本后,日本一直没有改变,经过了长时间的演变后,确定使用,一直没有变更,具有共通性。除了这些共通词汇外,还有很多词汇像是食物、服装等以及一些日常生活用品等,缺少共通性。这是因为描写食物、生活用品等词汇传入日本后,因为两国饮食文化及日常生活方式的差异,很多汉语词汇与日本文化不符,所以,日本根据本国文化风俗,改变汉字的读音和书写方式,形成新的语言体系,使词汇符合其文化特点[2]。 除了上述词汇外,一些和社会、团体有关的词汇,有着很高的共通性,其原因是我国近代史非常坎坷,先后发生了数次侵华战争,期间又经历了几次变革,尤其是在戊戌变法后,清政府派留学生到欧洲留学,从当时的欧洲学到很多新内容,然后到了五四运动,年轻人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加快了学习的速度,也加快了汉语的更新与传播速度,出现了很多新的词汇。汉语词汇的增加主要包括两种方式,其一是意译,其二是音译,如电话、咖啡等。日本近代化的发展要早于我国,所以当时有很多学生到日本留学,为我国引入了很多新词汇,如改革、表决、科学等。 五、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汉语和日语的词汇越加丰富,词汇上的疑惑也被研究人员逐一解开。本文先说明了中日对比词汇的发展,接着讨论了中日文化发展的异同,以及词性具有的共通性,但这种共通性只是一部分词性的分析,并不全面。并且这些内容只是汉语与日语词汇对比的一小部分,还有很多内容没有涉及到,仍需要不断补充。 参考文献:
[1]祁洋.从对比语言浅谈中日对比词汇论[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04):162-164.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王紀芹,孟祥梅.浅谈中日词汇的文化意蕴之对比[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3):80-81.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40c5924d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f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