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辛亥革命时期E.A.罗斯的中国印象》,欢迎阅读!
辛亥革命时期E.A.罗斯的中国印象
作者:陈振杰
来源:《名作欣赏·评论版》 2019年第1期
摘 要:辛亥革命时期大量西人来华,以他者的眼光看到了一个别样丰富和复杂的中国。美国社会学家E.A. 罗斯作为来华人士的一员,对中国有着独特的观察。如在他看来,当时的中国人口密集,人们生活状况总体堪忧;教育方面,虽然废除了科举制,改行新式教育,但其普及程度不高,且存在一些问题;民族性格方面,中国人谨慎保守,家庭观念重,乡土情结浓。罗斯的中国印象,丰富了当时社会的历史细节,避免了脸谱化和概念化的误判,但在一定程度上有失偏颇。
关键词:辛亥革命时期 E.A. 罗斯 中国印象
辛亥革 命时期大量的来华人士在中国游历或居住,与当时中国人有着直接的接触,留下了丰富的著述,其中不乏对中国的真知灼见。百年沧桑巨变,但是不可置否的是现代人仍留有历史的印记,有习焉不察的缺陷和不足,也有优秀的性格品质和民族特点。E.A. 罗斯是众多来华人士中的一员,作为美国博闻强识的社会学家,一个中国社会的局外人,他所留下的随笔是反映20 世纪初中国社会真实场景和亿万民众生存状态的佳作,让后人可以从一个特别的视角窥察当时底层民众的真实生活状态。
一、辛亥革命时期E.A. 罗斯来华
19 世纪中叶以后,中国被席卷世界的近代化浪潮抛在后面,世界的潮流是双向流动,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外来人在此过程中还表现的更为“主动”。正如钱锺书先生所言:“咱们开门走出去,正由于外面有人推门,敲门,撞门,甚至破门跳窗进来。”当中国人漂洋过海,以惊奇的双眼来观察世界的时候,西方人也同样远渡重洋,源源不断地来到中国,以好奇的眼光打量着中国。在这个风云万变的时期,随着坚船利炮进入中国的大批人士,有政客、外交家、传教士、旅行家等,他们背景不同,动机各异,用异域人的眼光打量着中国的国土和生活在这里的芸芸众生,通过自己的多方观察和体验,写下许多关于中国社会的著述,留下了他们对中国各个侧面的观察、审视和评论。
E.A. 罗斯(1866—1951),美国的社会学家,威斯康辛大学教授,是从社会学角度研究社会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善于用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观察和思考问题。1910 年,他踏上了中国的土地,在没有要求中国政府官员陪同的情况下,采用实证调查的方法,从华南地区到华北地区再到西南地区,花了六个月左右的时间对中国大部分地区做了访问考察,他一边感受一边思考,以社会学者的专业眼光,用比较研究的方法进行相对客观的描述和分析,写下了对中国和中国人的直观感触和理性思考,他的这部游行笔记被称为“中国人认识自我的一面镜子”。
二、E.A. 罗斯的中国印象
E.A. 罗斯20 世纪的手稿再现了那个时代的背景,解读他对中国的印象,可以使我们较为清晰地回眸那一时期的历史形貌。
(一) 生活状况 辛亥革命时期,中国给西方人的基本印象大抵是街道拥挤不堪,城市人口众多,人口高度密集,罗斯对中国的第一印象亦是如此。在随笔中,他这样描述道:城市里修建着高大的城墙和坚固的城门,城镇内的街道曲折不平、坑坑洼洼、肮脏不堪。由于没有有效的交通规则,城市的街道很大程度上被商贩侵占,通行不畅,显得十分拥挤和混乱。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印象是比较真实的,因为当时也有类似的记载。如传教士马根济曾在他来华的日记里写道:“街道非常狭窄以至于货车或马车都无法通过。在某些中等的街道上我伸开两臂几
乎能摸到两边的东西。这些窄巷里整天人群拥挤;重货用手推车或由苦力用肩挑着从街上走过。”他的话也形象地再现了那一时期街道拥挤的情境。罗斯还注意到,中国居民的住宅情况普遍较差。在内地城市的居民住宅中,多数为茅草房和瓦房,房屋没有烟囱,墙被烟熏得黑乎乎的,屋内的采光也不尽如人意,窗户是纸糊成的,床是泥抹的土炕,上面只铺着草席。这或为当时中国的实情,美国外交官何天爵也有这般的描述,他与罗斯的观感大致相同。中国的住宅环境较差,是那一时期来华人士的同感。罗斯认为,同一时期的日本,居住环境与中国大相径庭,他们路面平整干净,道路两边看不到成堆的垃圾,墙壁被精心清洗过,草屋也被打理得十分整齐。
在罗斯眼里,大多数的中国人过着清贫、简朴的生活。农民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辛苦劳动,为生活苦苦挣扎,却经常陷于食不果腹的境地。在农忙时,农田里的庄稼虽然已被收割完毕,但仍有农妇和小孩子在田地里收集维持生存所需的一把麦穗。何天爵在其游记中也有大致的记载:“与饥饿进行无休止的抗争,是占人口绝大多数的贫困阶层的生活。”为什么中国人拼命劳动却还是极端贫困呢?罗斯把它归咎于中国庞大的人口。他指出,中国人的家庭观念重,把有无后代作为个人评价的重要标准。虽然婴儿的成活率不高,但并不妨碍人口无节制地繁衍增长,这使得土地所承受的人口渐趋饱和,中国的国力也在沉重的人口压力下日益衰弱。罗斯有一定的先见之明,曾预料中国将来必须要面对现实的人口问题,在后来的社会发展中也确实如此。
(二)教育方式 旧时期的中国教育受科举制的影响颇深,学而优则仕是莘莘学子孜孜求学的动机所在。在废除科举制之后,清政府效仿西方改革教育制度,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新政策,教育有了改观,但问题依然存在。新式教育中,同时开设儒家经学和西方科学,女子学校开始创办,教会学校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虽然当时中国学校的发展速度和数量让人吃惊,但是据罗斯观察,“中国受教育的年轻人只有美国的四分之一”。教育在城镇的普及率要远远高于农村和偏远地区, 仍有大量符合学龄的儿童接受不到教育。
罗斯对教育的观察,还深入到学习和思维方式上。在他看来,中国学生和美国学生表现出很多不同。中国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明显不如美国学生积极活跃,且教育传统使学生们难以和老师自由沟通。在自然科目中,中国人死记硬背的能力较强,通过运用记忆技巧,能够很快掌握很多知识,但是能独立思考问题的学生不及四分之一,这一点难以企及美国。另外,中国的教育不重视体育运动,尤其是在政府创办的学校里,相较而言,教会学校更注重培养学生体育运动方面的兴趣。
(三)民族性格 中国人处事谨慎,中庸保守。这种民族性格可能是中华民族在前进过程中经由历史选择、发酵、沉淀的一种自然产物。在罗斯看来,中国人做事稳重可靠,善于在等待中把握时机,总会三思而后行,且拥有极强的自制力。罗斯认为,因为拘泥于某些宗教般的信条或观念,中国人的思想基本上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他的看法不无道理,中国人对古代的圣贤先哲有一种近乎盲目的崇拜,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思想因循守旧,僵硬固化,很少去发掘自身的创造潜力。当时的中国社会笼罩在压抑和沉闷的气氛里,创造力乏善可陈,难以看到中华民族发展初期的那种充满活力的状态。
中国人有着强烈的家庭观念和浓郁的乡土情结。罗斯在游记中指出,中国有这样不成文的规则:“父母享有诸多家长的权力,子女也有许多需要履行的义务。”其他的来华人士也有同感。麦高温曾写道“在中国,男孩永远都无法离开古老的祖宅,永远都无法摆脱父母的约束。即使他们老到两鬓斑白,还是要像小孩子一样严格地服从父母的命令。即使他们结婚成家……长辈的权威没有丝毫降低的可能。”罗斯认为,中国人一般是迫不得已才离开家乡,就算在他乡安家落户,百年之后客死异乡,也会选择落叶归根,与自己的先人们归葬在一起。这是对先人的重视,更是乡土情结的使然。
三、审视与反思:E.A. 罗斯中国印象的再认识
E.A. 罗斯对中国的观察有独到的一面,在生活状况上,中国确实不及同一时期的西方国家。在教育方面,罗斯认识到中国人的逻辑思维能力不强,独立思考能力不够,这个问题在教育改革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依然存在。在分析民族性格上,他结合自己的观察,追溯中国传统观念对人们的影响。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了解罗斯的中国印象,我们可以更好地反思自身。
毋庸讳言的是,罗斯对中国的认知也存在一定的偏见和错觉,因为存在文化隔膜和未能长期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他的随笔中不可避免地带有先入为主的痕迹,部分对中国问题的评说过于简单,有失允当。正如解本亮所说,当西方人凝视我们时,他们的眼睛里既有中国人的影像,同时也嵌着自身历史文化的瞳孔,因此对中国人的反映有真实的一面,也会有变形、歪曲的一面,有优先摄取或夸大反应的部分,也有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的盲点。但是我们依然可以从中更好地审视历史,最终达到自省的目的。鲁迅先生也曾警示道:“看了这些,而自省,分析,明白哪几点说的对,变革,挣扎,自做工夫,却不求别人的原谅和称赞,来证明究竟怎样的是中国人。”罗斯来华时,中华民族还处在政治衰败、经济落后、社会动荡的困境中,底层人民为了生存而苦苦挣扎是社会常态,但是处于新旧交替的时期,一切都在变化中,是这一时期最大的特点。
四、结语
辛亥革命时期是中国近代史上中西文化交流碰撞的时期,透过E.A. 罗斯的角度,可以试着窥视该时期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和精神面貌。E.A. 罗斯以迥异于国人的视角观察中国,对中国的认知有鞭辟入里的一面,但也有不足之处,我们需要客观地看待,以从中领略生活在中国本土之外的人们对我们的印象。了解中国在西方的形象,借此可以深化对现代社会的认知,进行更合理的自我定位。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4009319a25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2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