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诗词中蕴含的声学知识》,欢迎阅读!
古诗词中蕴含的声学知识
摘要:古诗词是我国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精髓,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颗灿烂的明珠,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传诵不衰。许多诗词不仅以它优美的意境,和谐的音韵,高尚的文学艺术价值而脍炙人口,千古流传,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蕴含着丰富的自然科学现象和多彩的物理知识。所以我们在传承古代文化的同时从中获益的还应有隐藏其中的物理知识。在物理教学中引入诗词佳句,使文学知识和物理知识互相渗透,可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关键词:古诗词;蕴含;声学知识
中图分类号:G63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035(2013)10-0000-01
古诗词是我国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精髓,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颗灿烂的明珠,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传诵不衰。江泽民同志曾指出,中国古典诗词博大精深,有很多传世佳作,它们内容深刻、意存高远,也包含许多哲理,学一点古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许多诗词不仅以它优美的意境,和谐的音韵,高尚的文学艺术价值而脍炙人口,千古流传,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蕴含着丰富的自然科学现象和多彩的物理知识。所以我们在传承古代文化的同时从中获益的还应有隐藏其中的物理知识。在物理教学中引入诗词佳句,使文学知识和物理知识互相渗透,可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多古诗词中都蕴含着声音的知识:唐朝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中的诗句“孤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其中涉及到声音的产生、传播、音色等知识。声音都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寒山寺的僧人撞击大钟,大钟受到振动而发出声音。发声的同时激起周围的空气振动,层层传开形成疏密相间的声波向前传播,当传到枫桥边的客船上,这样诗人就听到了钟声。当停止撞击时,发声随之停止,但声波仍然在空气中传播,听起来余音不绝。不同的发声体制作的材料不同,结构也不同,发出的声音也就不同。诗人能辨别出传来的是钟声,而不是其它乐器发出的声音,就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唐诗《小儿垂钓》中的诗句“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意思是过路的人向小孩打听道路,小孩远远地向他招手,恐怕把水中的鱼惊动跑了,同样与声音的传播有关。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能在液体水中传播。音就通过空气传播到如果路人问路发出声音,声水里,水中的鱼就突然听到声音而受到惊吓而跑开不上钩了,所以小孩就“遥招手”。苏轼《鹧鸪天》中有“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听到小鸟在花的深处啼叫,并知道是杜鹃鸟,那是因为杜鹃鸟的音色和其它鸟的不同。卢纶《塞下曲四首之四》中有“醉和金甲舞,雷鼓动山川。”鼓皮振动,使鼓发声。鼓声很大,让人感觉连山川都振动了。 1.郦道元的《三峡》中有“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的描写。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要发生反射现象,当反射回的声音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就可以听到回声 。
2.李益的《喜见外弟又言别》中有“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从“问姓”中想起初见的“旧容”,可见声音中有一种特征让诗人唤起了十年前的记忆,这种特征是音色。
3.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二首?其一》中有“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声音的音色。
4.李白的《夜宿山寺》中有“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这里的“高”指的是声音的音调高。不过天宫里人不会听到你说话的声音,因为真空不能传声。
5.李白的《赠汪伦》中有“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空气能传声。
6.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中有“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7.孟浩然的《春晓》中有“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声音的传播。 8.李白的《春夜洛阳城闻笛》中有“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9.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中有“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0.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中有“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雨浓。”——液体传声。
11.刘方平《月夜》中有“更深月色半人家,虫声新透绿窗纱。”——固体传声。 12.李欣《望秦川》中有“客有归钦叹,凄其霜露浓。”——气体传声。自然界是丰富多彩的,古代的诗人在体验生活,观察、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时,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句。而物理现象是普遍地存在于大自然中的,古诗中不免出现一些物理现象。诗人对生活的细致入微的刻画,使这些科学现象隐藏在诗句的字里行间。以上所举例子,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在物理教学中,我们可以挖掘出古诗词中所蕴含的其它物理知识,不仅能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培养积极健康的人文品质,让学生全面发展。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3fef946db3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a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