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阿多诺星丛理论

2023-03-06 12:20:11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析阿多诺星丛理论》,欢迎阅读!
多诺,浅析,理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析阿多诺星丛理论

作者:肖岩

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3年第02

要:本文较为肤浅的涉及到阿多诺的星丛理论与模仿观,简要探讨阿多诺提倡模仿观反本质主义的方面。阿多诺反对终极界定美,主张开放性的艺术,以开放的视角审视美,他提倡自然的存在,反对工具理性对艺术的桎梏和对自然的遮蔽,为我们认识自然、认识艺术带来新的思考。

关键词:美学;自然;艺术;星丛;模仿

中图分类号:B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6-0075-01

阿多诺是一位惊才绝艳的人物,在法兰克福学派他可以算是旗手。他的代表性作品有《否定辩证法》和《美学理论》。本文围绕阿多诺部分理论论述,粗浅分析了阿多诺美学思想中的星丛理论和模仿观,探究他理论中某些独特的闪光点。我们从两个方面来梳理阿多诺的一些美学思想。

首先,阿多诺反对概念化和本质主义,反对给美套上一层终极定义,主张艺术的开放性,提倡以开放的视角审视美,主张艺术和美的自然。阿多诺始终贯彻着他的准则:抵制任何体系性的思想,不求整体化。如细读阿多诺的作品,我们很容易看到这个准则,可以看到反对同一性的倾向贯穿阿多诺的主要作品,也因此他被人推崇为解构主义的先驱之一。我想这种观点是有一定道理的,这在思想上可以被理解为是一种解构,而实质上的内容更偏向社会批判。阿多诺认为传统的美学追寻普世价值,这与现代艺术和审美经验都不相符,这种普遍性原则完全脱离实际。但这并不代表美学可以退场,美学依旧是不可缺少的,艺术还需要通过美学去重新理解。阿多诺给出的思路是思考研究美的同时不一味遵循美的概念,而要用新的眼光审视美。原因在于美的概念本就是对美的现象进行概括抽象,但审美现象总是不断变化的,理论家给美的定义都各有不同的范畴,从来不存在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本质,也不存在永恒不变的美的本质。这种思想在阿多诺的星从理论中就非常清晰,其中生动传递出阿多诺对美的全新理解:在浩瀚的宇宙星丛中,每一颗行星与地球的距离都不相同,因此我们看到星光的在空间和时间上也是不同的,在星丛中处于不同时空的行星,尽管它们的光芒强弱各不相同,但都会被人看到。这就像在历史长河中人们对美的不同理解,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理念引导人们理解各具特色的美,因此美的历史维度也是不同的。这些理解各不相同,因为这种不同激发出人们丰富多彩的审美体验,这种形成的审美经验就自然而然源于美的变化,美的星丛自此产生。从另一方面看,如果对美的认识固化僵化或概念化,肯定会遮蔽丰富多彩的审美现象与人的审美经验,这必将抑制美带给人的愉悦,导致人们审美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枯竭。而以上观点已经有了解构的影子,阿多诺看到了传统美的观念制约了当代的审美,因此提出星丛理论来拯救美:只有完全抛开本质的枷锁,美才可能不被遮蔽,才能够恢复其丰富性,才能迸发出那个时代的闪光点。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无独有偶,在阿多诺的否定哲学里依旧可以看到相似的思想,但仅仅星丛概念对自身内部的表达不能充分弥补概念思维的漏洞,于是这些因素就使阿多诺把视角投向了审美领域,他认为审美活动中主客体的关系不是功利的,主体应向客体靠拢而不是逻辑地分析客体,主客之间保持被动关系并对客体进行模仿,在这一列过程中主体才能获得对客体的新体验,这些体验是丰富的,也是从概念思维中无法获取的。我想这种丰富感性的体验彰显了艺术获得其本来面目的真意所在。我想正因为阿多诺不想遮蔽这种丰富性,因此在他的作品中没有对美的星丛进行直接界定。他在《美学理论》中多次使用美的星丛来代替美的概念,认为美没有一个固定的本质,它是历史性的,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例如阿多诺在论述美时的一段话是他对美的星丛的阐释:

在自然美中,就像在音乐中一样,自然与历史因素形成不断变化的星丛,就像万花筒中的各种花瓣图案一样变化无穷。正是这种流动变化,而非诸因素中那种僵滞呆板的关系,给自然界优美之物注入了生命活力。①这段话说明了美的丰富性和流动变化使得美没有一个固定的本质,由于这种千变万化组成了不同时空不同美的星丛集合,才在不同的时空有不同的审美经验:西方多悲剧,而我国古典戏剧中则少悲剧。在中西不同时代的不同作品中对人生的思考和解读又以各异的方式呈现。再如古今对女性美的大众欣赏标准:唐代以胖为美,现代以匀称修长为美。 如果一定要用概念去归纳美的本体,只能抛弃美的内容寻求僵化的概念。同样,阿多诺反对给艺术下定义,反对一个艺术定义囊括指导所有艺术实践。 艺术的定义不仅取决于艺术曾经是什么,还必须考虑艺术现在已经变成了什么和它将来可能会变成怎样。所以艺术的范围是变化的,最好不要明确限定它的内涵与外延③。正是不断动态变化的丰富性才推动了艺术的发展,才使艺术才有了生命力和创造力。

现代艺术部分丧失生命力和创造力的原因,阿多诺给的解药是放开怀抱去模仿自然、感受艺术。阿多诺对自然、艺术的关系有着不同于传统的看法。他认为大自然是极为神秘的,自然美是丰富多彩的,人该只用理性去掌控自然,应向自然敞开胸怀,否则无法感受和模仿。他在《美学理论》中多次提到用模仿行为来重拾人的敏感性,首先追溯了整个人类的童年阶段:那时面对大自然,人们往往会惊异于它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神奇,这种惊异感正是人感性的流露,也是创造性的源泉。由于当时没有所谓的理性,人往往以模仿来感知世界,就产生了最初艺术。由于语言尚未诞生,对自然更多的是感性认知,模仿行为使人与自然互相亲近,而不像现代是概念思维使人与世界隔离疏远。原始的人处在自然怀抱之中,也没有现代人常常精神与肉体相矛盾的痛苦。阿多诺清楚地看到了恢复人们创造力的紧迫性,主张以此打破工具理性的统治。

阿多诺认为想要破除工具理性的桎梏,就要保有上文谈到的惊异感,而惟一的途径就是通艺术来获得,因此阿多诺说艺术是模仿行为的庇护所④。现代社会只有打破工具理性,破机械的自然观,重拾人与自然的平衡关系,才能使艺术通过模仿自然来重归自然。这种模仿不是对自然界的简单复制,模仿的是自然的自在性。通过模仿,把自然的丰富多样和流动变化释放出来,把自然从人类机械式的统治中解放出来,使得艺术作品重获生命,作为自然自在而出现,也只有模仿才能使艺术获得自律并化为动态呈现使人再次获得惊异感。阿多诺说: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想把握住艺术,就应看到有别于概念认识的艺术是模仿性的,是离不开模仿行为的。⑤至此,艺术自身也成为了模仿的对象,审美在这一过程中就承担了拯救艺术的使命。 综上,阿多诺的美学思想就是要把美从概念化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让美与艺术重拾生命力,重归自然。他主张艺术模仿自然,使艺术重获自在性,批判西方主体性哲学对自然的遮蔽和局限。至此,能看到阿多诺对自然、审美和艺术的诸多思考,带给我们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他的作品也让我们重新认识自然和自身。 注释:

①阿多诺.美学理论[M].王柯平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105. ②阿多诺.美学理论[M].王柯平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3. ③阿多诺.美学理论[M].王柯平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3. ④阿多诺.美学理论[M].王柯平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79. ⑤阿多诺.美学理论[M].王柯平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183. 参考文献:

[1]阿多诺.美学理论.王柯平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2]伊格尔顿.美学意识形态.王杰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3]杨小滨.否定的美学.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4]马尔库塞.审美之维.李小兵译.北京:三联书店.

[5]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王才勇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 [6]姜哲军,刘峰.西方马克思主义艺术与美学理论批评.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3fa7815e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48.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