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分析小学教师教学行为特征》,欢迎阅读!
分析小学教师教学行为特征
【摘要] 问卷调查显示,目前小学教师教学行为的主体性特征明显表现为:与学生间的互动行为增多;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行为,并能根据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小学教师教学行为上的特征,将为小学教师职业能力的发展提供依据。 关键词] 小学教师;教学行为;特征
一、问题的提出随着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培养模式的出现,关于小学教师专业化培养的问题就成了该模式中需要解决的重要内容,这其中包括培养体系的构建、课程设置与内容选择等问题,也包括有关教师职业能力培养的问题。尽管这一模式源于已有的初、高中教师的职前培养模式和小学教师中等培养模式,在构建中有许多方面可以借鉴过去的经验。但是,作为一种新的小学教师培养模式,它必须具有新的培养要求和培养内涵,特别是在教师专业化运动蓬勃展开的今天,拓展这种小学教师培养模式新的内涵,尤其是开创职业能力培养的新途径是极为重要的。为了使这种培养思路更具可行性,行为训练的内容更贴近小学教师的实际,我们从小学教师教学行为分析入手,以期获得有意义的启示。为此,我们在对小学教师教学行为特征进行归纳与分析的同时,着手编制小学教师教学行为特征调查问卷,以求从定量的角度对小学教师教学行为加以更为清晰的描述。
二、问卷调查的设计与实施调查是采用自编的《教师教学行为特征调查问卷》进行的。问卷涉及教师教学行为的四个部分,分别为教学言语行为、教学调整行为、教学管理行为和教学评价行为。每个部分配有若干个问题供被调查者回答。问卷采用选择式回答方式。
调查对象的选择。根据已有的条件,调查是以苏南地区部分城乡小学教师为对象随机选取的,采用发放和邮寄两种方式进行的。发放问卷45份,收回有效问卷44份,邮寄问卷份,收回有效问卷9份,共计53份有效问卷。为了有利于分析,还对邮寄问卷的调查对象进行了专题、开放式的书面访谈。同时,还在该地区部分初中发放、回收了45份问卷。
对收回的问卷进行频数及百分比统计,并利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10.0,对小学教师与初中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差异性检验,用以对照分析。
三、小学教师教学行为特征分析.言语行为特征:体态语言的运用极为广泛生动、形象是大多数人对小学教师教学表达行为特征的描述,因为,在小学的课堂里,往往是气氛热烈,师生投入。
我们的调查结果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点,教师对体态语言的积极运用,使得现在的课堂更加活跃。在53份问卷中有52、%的教师喜欢或比较喜欢采用“夸张的表情、动作或语气来强调所教授的内容或以此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有45.3% 的教师有时采取这样的行为方式。可见,在小学教师中,大多数教师喜欢运用直观、丰富的体态语言来表达教学信息,并以适当的夸张来提高教学的形象性和生动性。调查反映出,在体态语言的使用类型上,象征性、说明性的体态语言使用最频繁。在回答“你的教学语言特点总体上说是以生动幽默见长,还是以严谨简明见长”这一问题时,有26.4% 的教师认为自己是属于前者,9.5%的教师认为自己是后者,51.3%的教师认为自己是两者兼备。可见生动幽默的特点是小学教师共同具有的特点。但同时也表明,小学教师对严禁、简明的教学语言行为并不排斥,而是力求两者的完美结合。 教学调整行为特征:注重师生交往方式的变化在教学中,教师往往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以达到改善教学效果之目的。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小学教师更为喜欢通过“改变与学生的交往方
式”来改善自己的教学,经常采取这种行为方式的教师占总被调查人数的.1% 。以下依次为,占被调查教师总数67.9% 的教师以“改变媒体的使用”来改善自己的教学;54.7% 的教师以“重组教学内容”来改善自己的教学;34.0%的教师以“改变教学 进程”来改善自己的教学。与初中教师相比,小学教师喜欢用“改变师生交往方式”改善自己的教学,初中教师喜欢用“重组教学内容”改善自己的教学,两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从小学教师的交往方式看,对话式的、参与式的交往较多,面向小组或集体的较多。而在初中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交往则以讲解和个别问答居多。所以,小学教师的教学往往是更多地关注全体学生,追求的是课堂活动的一致性。另外,在对待“教学进程”的态度方面,小学教师与初中教师两者是一致的,都不愿意以“改变教学进程”的方式改善自己的教学。
这与我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不无关系。
教学管理行为特征:注重教学秩序的维护,但在行为方式上,引导方式已取代压制方式我国中小学校的课堂历来讲求秩序,学生必须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活动。因此,教师对自己的课堂管理极为重视,管理的目的也较为清晰—— 维护教学秩序。在这次的调查中,同样反映出了这一行为特点。98%以上的小学教师都会以各种行为方式对教学秩序加以维护。所不同的是,采取的管理行为方式与以往有明显不同。调查显示,小学教师常用的管理行为方式依次为:体态语暗示,占总人数的80.8% ;提问,占总人数的61.6% ;运用集体舆论,占总人数的28.8% ;口头批评,占总人数的25.0% 。从中可以发现,小学教师的课堂管理行为不是以压制性的批评为主,而是以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引导其积极参与为行为取向。另外,小学教师对课堂教学秩序的维护及为重视效果,力求管理行为既有明显的维持作用,又不产生较大的干扰性影响。这一点可以从小学教师广泛采用体态语暗示、提问的行为方式来维护教学秩序的行为取向中得到证明。与初中教师相比,在教学管理中,体态语的使用有着极其显著的差异。
教学评价行为特征:积极性评价为主的行为取向教学评价行为是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积极的评价会使学生心情愉悦,增强自信心,而消极的评价则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那么,小学教师在课堂上主要采用哪些行为方式来评价学生呢调查的结果表明,有94.1%的小学教师经常采用“口头表扬式”的评价行为,这与初中教师相比有显著性差异。而利用课堂练习成绩、口头批评、小测验成绩来评价学生的,分别占教师总数的33.3%、23.5% 、14.0% 。可见,在小学教学中,教师的评价行为是以积极的评价行为为主要特征的。口头式的评价具有即时性,且容易被学生理解,这应是小学教师喜欢使用这种行为方式的重要原因。
四、几点启示通过调查,我们不仅从量化的角度对小学教师的教学行为特征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描述,而且,从中我们还获得了一些有意义的启示。
第一,教师的教学行为更具主体性,行为更加具有个性化特征。具体的行为表现主要有,对能体现个人风格、特点的体态语言的主动运用;主动变换与学生的交往方式,并且表现出交往方式的多样、程度密切等特点。调查结果显示,小学教师对体态语言的特有偏好,不仅仅是由于体态语言形象、直观,便于小学生接受。同时,它还是小学教师自主意识增强的表现。就体态语言的特点而言,体态语的使用与人的个性特点密切相关,在表达过程中使用的多少,往往能出个体的主体性及其特征。小学教师较多地使用体态语言,较频繁地变换与学生的交往方式等,则应是教师在教学中,行为主体性特征的表露,是教师对教学活动独特理解的一种真实的表达。而这种表达,是以个体的主体性得到解放为前提、以其个性的张扬为标志的。不仅如此,我们在地教师行为形成原因的调查中发现,小学教师认为“教育观念”对他们的教学行为的形成影响最大。并且,有18.8%的小学教师认为是“自我教育观念”在影响着自己的教学行为。而初中教师在回答这一问题时,则把“工作要求”放在了首位,其次才是“教育观念”。并且只有9.4% 的
初中教师认为“自我教育观念”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起着重要的影响。尽管从严格的意义上说,这样的结果并不能完全说明小学教师与初中教师行为上的差异,但它至少可以表明,影响小学教师教学行为的外在因素的作用已经在减弱,而内在影响因素的作用在增强。调查中显示出的小学教师在教学行为上的特殊性,不能不说是与这种内在影响因素作用的增强相关联。我们认为,在小学教师教学行为上表现出的这种变化,是与当前小学教学考试制度约束的减弱和新的教育理念畅行密切相关的,是教师主体笥得到解放的结果。 第二,小学教师更为关注学生的学习,特别是注意让学生主动学习。从调查的结果看,小学教师与初中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行为方式上,有明显差异的方面不是很多。但是,小学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关注是细致与周到的,他们更为关注学生的学习反应,往往能根据小学生心理特点,不断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调整学生的注意力,并通过师生互动、媒体的交替变换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小学教师的这一行为特点,将对小学教师职前培养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第三,调查结果对小学教师职业能力的职前培养在内容的选择上提供了方向性的依据。首先,教育观念是影响教师教学行为的重要因素,在教师职前教育中,新的教育观念的灌输是必要的,这在我们原有的师范教育课程体系中是有不足的。其次,小学教师在教学行为方面的特征是鲜明的,因而对其中特点突出,且教学意义明确的教学行为,可以进行特征描述、行为选取,进而使之转化为教师职前能力培养的内容。例如,对学生进行体态语言的运用训练;对学生进行课堂组织、管理、评价等行为的模拟演练,特别是围绕着诸如探索式、合作式学习的组织与指导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课程资源开发能力等能力培养的行为习得,将更为有实际意义。
本论文网专业从事教育论文业务!如需转载请保留一个链接:物理论文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3edf0ef8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