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幸福的诠释》,欢迎阅读!
幸福的诠释
幸福一直是人们的追求。关于幸福的话题,常常会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对于幸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说,幸福是一种客观状态,拥有财富和地位才能获得幸福;也有人说,幸福是一种主观感受,心中充满阳光自然就会幸福。那么,究竟应当如何看待幸福?
唯物主义者认为,幸福是主客观的统一。从客观方面说,它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结果和反映,离不开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社会环境;从主观方面说,它是人们对外在世界的一种感受和体验,取决于自己的价值取向和精神状态。考察幸福,既要有客观标准,又要看主观感受。应该说,我们的社会为每个人追求和实现幸福提供了基本条件,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的整体幸福度将大大提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许多地方已经把幸福指数作为一项重要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部署中,更加重视推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更加关注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水平。这是时代进步的体现。 然而,现实生活中也有这样的现象:经济社会在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一些人却认为幸福指数并未随之提高,甚至感到不如过去幸福了。显然,这个“反差”的出现,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就客观因素说,改革带来利益格局的调整,在我国社会深刻变动的过程中,社会结构和利益关系更加复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这必然会给不同的人们带来不同的影响。对此,应当通过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来解决,努力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从主观因素讲,幸福总是相对的,树立正确的幸福观,正确认识幸福,学会感受幸福,才能真正获得幸福。事实表明,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一个人幸福与否往往并不由其财富和地位决定,而是与其主观感受密切相关的。正如法国艺术家罗丹所说:不是生活中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有了正确的价值取向,才能感受幸福。俗话说,知足者常乐。老子也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人皆有欲,这种欲望只要是正当的,就应该得到尊重和承认。但是,如果私欲膨胀、欲壑难填,就会为欲所惑、为欲所累,遑论幸福。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由于改革尚未到位、体制仍不完善等原因,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消极现象。如果缺乏正确的价值取向,看到一
些消极现象就失去内心平衡,面对名利和美色的诱惑就变得难以自持,结果必然误入歧途。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就是因为过分贪婪而堕入违法犯罪的深渊,最终也远离了幸福。
学会感受幸福,应当富而思源。懂得感恩才能知福。一流清泉,必有源头活水;一棵大树,必有根下沃土。一个人来到世上,每一分成长进步,无不倾注着来自家人、师长、同事和社会的关爱与帮助。常常想到“受之于人者太多,出之于己者太少”,心中自然就会多一些幸福、少一些抱怨。同样,我们今天所拥有的一切,都是党领导人民艰苦奋斗得来的,应该倍加珍惜。如果富而忘本、迷失方向,就会导致“身在福中不知福”。
奋斗者常常是充实的,奉献者常常是幸福的。学会感受幸福,需要保持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很难想象,一个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精神空虚的人能够真正感受到生活中的幸福。记得上世纪80年代有一首歌这样唱道:幸福在哪里,朋友啊告诉你:她不在柳荫下,也不在温室里,她在辛勤的工作中,她在艰苦的劳动里……努力追求崇高的人生境界,把个人的价值融入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中,融入对事业的不懈追求中,为了实现理想而奋斗,为了人民利益而奉献,不但自己能够感到幸福,而且能为他人带来幸福。这样,我们的社会也会添一分和谐、多一丝暖意、增一股活力。
我认为幸福是一种感觉,与相貌的美丑、财富的多寡没有正的相关关系。问题是有越来越多的人虽不认为自己属于不幸的一群,但又确实找不到幸福的感觉。尤其是在房价飞涨、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空间拥挤的大城市,虽然在抱怨声中没有人愿意轻易离开这个城市,可重压之下的现代人又不禁发问:我的幸福感哪里去了?
幸福就是一种 “感觉”幸福不是甜言蜜语,不是精美的礼物,它来之于双方的理解、信任,内在的和谐,稳固的默契,是精神上的收获,而不是钻石戒指和美丽的谎言。,一旦没有感觉即便你给他(她)黄金万两、香车美女(帅哥),他(她)可能也会无动于衷,这在青年恋爱中倒颇为常见。幸福是一种感觉,依据上述科学家的结论,相貌财富已经不能作为幸福可以量化的指标,但是幸福感真的那么无法衡量吗?有的人把有一份安逸的工作,固定的收入理解成是幸福;有的人把老婆孩子热炕头看成是幸福;有的人把事业有成当作幸福;有的人认为健康是福,
可见不同的人对幸福是有不同的理解、要求和标准。如果你具备以上的条件,你就可以知道自己幸福的感觉是什么了。
《弟子规》教会我们孝、悌、谨、信……教会我们做一个合格的父亲、母亲、领导、下属、孩子……教会我们怎样做一个有德行的中国人,怎样做一个满足、快乐、幸福的人,怎样尽享天伦而又营造和谐氛围的人……教会我们怎样去经营自己的幸福人生。
在物质丰富、科技发展的今天,很多人在精神上已没有依托,往往在纷繁的生活中迷失了自己,失去了指导原则。幸福是人人追求的,每个人都希望幸福,但如何才能让自己的人生幸福呢?蔡理旭老师《细讲弟子规》中所提到的做人的总纲“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教诲,以此成为我做人的原则,那么我今后在工作和学习时,就能加深自己的修养,在物质社会的时代不迷失,不动摇,时时保持清醒,和谐和同事之间、领导之间、亲人之间、朋友之间以及陌生人之间的关系,进而和谐整个家庭和社会成员的关系,这样的人生就是幸福的人生了。
和谐是每一个生命个体的需要,只有内心和谐才会有真正的幸福。幸福的人生就在于你对父母的一个微笑,一声问候。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它告诉我们做人首先要尊敬、孝敬父母,是父母生育了我们,养大了我们,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不管父母、亲人爱不爱你,你都要尽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试想,如果一个连父母长辈都不尊重、孝敬的人,一个丧失了做人最基本的伦理道德的人,如何能对别人以礼相待?这样的人能否让人信服与尊重?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为我们操心。互相尊敬、和睦,父母亲就会少一份担忧,他们就会从心里面为我们感到高兴,会因此更快乐的,就等于是孝敬父母了。
《弟子规》教诲我们,真正幸福的源泉在于时时以一种恭敬的心,以一颗付出的心,对待他人。放下自私自利,多付出些关爱,对人多些理解和包容,对视多些忍耐和成全,对社会多些责任和承担。《弟子规》说“凡是人,皆须爱。”有感恩的心,才会有爱人的心,知恩才会报恩,学会感恩学会爱,时时生活在感恩和爱的世界里,就能时时品尝幸福的感觉。有感恩的地方就有家,把爱和感恩带到哪里,哪里就有家。学会感恩,学会爱,幸福就在我们身边。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3eaef26025c52cc58bd6bed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