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的巧妙结合

2023-02-16 16:26:14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的巧妙结合》,欢迎阅读!
分析,微观,巧妙,宏观,结合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的巧妙结合

作者:孙彦君

来源:《语文建设》2010年第03

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最初是孙绍振先生篇文章的题目,这篇文章发表之初引起长达三年的围攻,六七年后,文章的手稿为中国现代文学馆收藏。二十多年后,先成为陈思和的《当文学史教程》中的一节,后来又成了童庆炳教授主编的《二十世纪经典文论》中的一篇,现在,它成了面前这本同名书中的一篇。

许多学术文章,刊登之时,就是死亡之目。而这篇文章,在三十年后,却更加显出它历史性的辉煌。原因之一,正如孙绍振在该书的《自序》中所说:其精神价值,不仅限于诗论,同时也不失为冲击思想牢笼的一枝响箭,这种超越了纯诗范畴的价值,也许是历史最大的褒奖。除此之外,书中的《访谈录:我与朦胧诗的论争》,提供了当年朦胧诗横空出世之时的震撼:读者和当局被空前地分为拥护和反对两派:首次披露了系列鲜为人知的政坛和文坛上内部运作的故事,可能使八0后乃至七0后的读者大开眼界,想见当年思想领域上几度风云际会,几度山雨欲来,几度黑云压城,几度云开日出的壮阔图景,其中某些历史细节,无疑会给读者带来身临其境的感觉,如,文章本来已经被退稿,为了批判,又诱骗作者寄回,加上具有批判性的按语发表:又如,《人民日报》转载了批判文章,课堂却对作者报以热烈的掌声。 对某些读者而言,更为重要的可能是作者诗学的研究成果。这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诗歌理论和新诗历史。在《诗学研究:诗歌审美的规范性与开放性》这一辑中,孙绍振对诗歌有别于散文和小说的特殊规律,提出具有原创特点的系统观念。最值得一提的是诗的想象,作者在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变形律基础上,结合中国古典诗论,提出变质逻辑变论。需要说明的是,孙绍振的理论不采取西方文论那种从定义开始的演绎,他善于从感性分析提出问题,上升到理论,又回到感性的文本中,因而他的诗论,以文本解读的有效性著称。即使是理论性极强的文章,他的微观分析,也往往是亮点。在《论新诗第一个十年》中,阐释从胡适诗论和创作的失败,到郭沫若的异军突起,从郭沫若式的想象境界的呐喊到徐志摩式的潇洒,从浪漫派的强烈的感情的自然流泻的审美抒情,到象征派的《死水》式的,又到现代派的逃避抒情,从感性直达智性,其间的规律性的变化,都不是从概念到概念的演绎,而是以精致的艺术分析为基础。这种宏观流派更迭的分析,表面上是很学术的,但是,因为和微观的具体分析相结合,正适合第一线的语文老师的需求。当前中学语文教参和教案中空话、胡话、套话,都和脱离历史发展过程,孤立地阅读单个文本,对意象派、浪漫派、象征派、现代派的区别一无所知有关。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3e3e6d6a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a1.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