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原因及分析》,欢迎阅读!
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原因及分析
上海大学 王浩 11121045
摘要:从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的春秋战国时期到此后的秦朝统一六国建立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封建王朝—秦。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一个西部的秦国在秦始皇时期统一六国?以下探讨这个问题。 关键字:秦始皇;统一;原因;六国;秦孝公;《田律》
秦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起决定作用的当然是广大劳动人民。但有一点也不容忽视,秦国和东方六国相比,它在统一的准备和进行过程中,确是发挥了较大的主观能动作用。这一点在秦律中有着充分的体现。当时的地主阶级正处于上升时期,因此秦律的内容也还含有一种朝气蓬勃、富于进取的革新精神。 (1)秦国发展所形成的历史原因
秦最初的领地在今天陕西省,在当时属于中国的边缘部分。一直到战国初期秦一直是一个比较弱的国家,也许正因为它地处偏僻,因此它一直没有受到其他国家的重视。在春秋时代它是一个比较不显眼的国家。就科学技术,文化等等而言秦在战国初期也比较落后。在秦国第一代君主秦襄公公元前771年因率兵保护平王迁都洛邑秦襄公作为东周王室第一功臣,受封诸侯,原周王室直辖的歧山以西土地也全部赐于秦作为领地。随后秦襄公之子,前762年“东猎”至“千渭之会”,即千河与渭河交会处一带建邑,前753年初设史官记事,前750年收编周朝遗民,领地扩展到岐山。而后秦国因地处偏僻使得文化经济有所发展。
(1) 到了秦穆公(前659年 -- 前621年执政)时,国势逐渐强大起来。秦穆公名任好,赢姓,秦国历史上一位有作为的君主。位期间,内修国政,外他在图霸业,统一了今甘肃、宁夏等地,开始了秦国的崛起。他任用百里奚的人才开始了秦国的大力的发展和改革,为后来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直到公元前476年秦厉共公在位。在他在位的30年,他派兵拔魏城,沿黄河修筑防御濠沟,率师与绵竹之戎(今 甘肃天水东)战,筑南郑城,派兵攻义渠之戎,执义渠王。秦厉共公执政期间的这些举措,为秦国的富国强兵作了一定准备。
到了战国时期,秦穆公的时代。秦国历史上又一转折,在他在位时期任用商鞅进行变法,使秦国开始富强起来 。商鞅变法是先秦最彻底的一场变革,它取消世袭的特权,规定按军公给予爵位和田宅奴隶,使秦国国富民强,为后来的统一六国开辟道路。直到秦惠文王时期废除商鞅变法,从而建立了秦封建制度。秦昭王时 (2)由于采用了范睢的远交近攻的正确政策,把战争的目标集中到邻近的三晋,而于三晋之中又以韩为首攻的对象,所以没有几年,就先后攻占了魏的怀、邢丘和韩的少曲、高平、野王。这几次战役对削弱韩、魏,加强秦的势力,创造随时可以出击的态势,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特别是秦昭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著名的长平之战的胜利,歼灭了赵的有生力量,从此三晋再也无力和秦国对抗了。
(2)秦国所具有内部条件
秦国在其国内推行《田律》,而这种土地所有制是一种国有制。(3)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地租和赋税合一的方式进行剥削,就是以授田制为基础的定额剥削。而这种剥削制度也使得秦朝在经济上迅速强大起来。同时耕战政策,是秦的基本国策。从商鞅到秦始皇,秦国始终坚持了这一政策。广大劳动人民在这种政策下,努力从事耕战,从而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始皇的统一准备了雄厚的物质基础。秦简中保留了不少有关重农政策的法律条文。例如《田律》规定:地方官在时雨之后,或连受旱、涝、虫、风等自然灾害时,必须及时向上级报告得益和受灾面积,以便上级掌握农业生产情况,采取相应措施。而秦国的各种律法使得秦国对国家的管理可以有序进行。同时秦律从某种程度来说也使秦国的中央集权强化,使秦国在发展过程中可稳步发展。避免了国家内部的局势动荡,社会稳定,为秦国的经济,军事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秦国从商鞅变法以后就开始实行军功爵制度,鼓励人民在战斗中立功杀敌。实行严格的赏罚制度,按功行赏。同时还规定战死的人可以将赏赐留给后人。而对于临阵脱逃的人则罚为隶臣。因而秦国之民遇有战事,“父遗其子,兄遗其弟,妻遗其夫,皆曰:不得无返。是以三军之众,从令如流,死而不旋踵”这钟措施使秦国造就了一支在战国七雄当中最强大的军队。秦国此时有了最强的军事实力,可以说这支军队为秦始皇灭掉六国立下汗马功劳。
秦国地处边陲的大西北,地理位置偏僻,避免了诸侯国与国的纷争。使秦国周边环境较为稳定。使秦国没有过多的卷入诸侯的争霸当中,而促进了秦国的发展。
(3)秦国所具有的外部条件
在秦国悄悄崛起的同时,历史上在今后可以与秦国相抗衡的大国载春秋末年被三家瓜分而产生了韩赵魏三个国家。而富饶的齐国也在春秋末年“田氏代齐”之后,也没有了原来的强大。
秦昭王时期的“长平之战”使得在战国末年唯一可以与秦国相抗衡的力量从此消失。原本强大的诸侯六国在相互吞并和常年的战争中力量渐渐耗尽,同时政治的腐败,君主的平庸无能,各国社会矛盾的加剧使六国的实力无法与秦国抗衡。 加之没有锐意的改革,到了战国末年促成秦一统天下的局面。
虽然楚国土面积最大,但是由于楚怀王的无能,听进谗言,也是楚国最终走向了灭亡。
齐国一向推崇“贿秦”政策,不愿和秦国作对,认为自己地处秦国东面,中间隔着多国,而不管他国的安危。最终不战而降。
燕,韩,魏,中山等国,因为实力本来就相对弱小,最终也无法扭转历史的前进方向,最终走向灭亡。
秦国周边的少数民族早在秦孝公时期已经臣服于秦国,秦国的周边也是相对稳定的。
虽然有后来的苏秦连横十三国伐秦,但最终却因为彼此都不愿意出力使强大的十三国军队打败而归。由于历史上的各国之间常年的相互征伐,是各国之间不能彼此互信,加上没有统一的领导。联合军最终就成了乌合之众,最终惨败。秦
国采用了范睢的远交近攻的正确政策。在战争中取得优势,同时又利用张夷破除连横,使秦国最终打破十三国联军进攻。也使秦国最终统一六国。
(4)秦始皇自身的原因
公元前247年,13岁的秦王嬴政即位。公元前238年,秦始皇22岁,开始
亲理朝政。(4)在秦始皇亲政以前,吕不韦官居相国,并取得作为国君长者的“仲父”称号成为秦国首屈一指的大富翁和政治暴发户。同时又存在嫪毐的后党集团的强大势力。秦始皇在嫪毐发动叛乱时,活捉嫪毐并处以车裂。公元前235年,他又果断的铲除了吕不韦,一并清除吕氏集团。此后秦始皇在秦国牢握国政。为了加快统一六国步伐,他在清除国内敌对势力的同时,发扬先王秦昭襄王遗风,礼贤下士,搜罗人才,重新组织文武骨干,并制定出新的战略方针。
秦始皇重用人才,有许多能征善战的武将,如:王翦,王贲,蒙武,蒙恬等都是善于用兵,能征善战的将才;顿弱,姚贾擅长辞令随机应变,精于组织和从事间谍活动;尉缭和李斯又是得力谋士。在战略上继续实行“远交近攻”方针,同时有采取新的战略,即发动针对六国的间谍活动。
在秦国举兵攻打六国之时,如同破竹之势,节节胜利。在攻打楚国之时,秦王不听王翦而用李信率领20万大军攻打,结果大败而归。又亲自向王翦道歉令其率领60万大军攻打,灭掉楚国。可以看出 秦始皇对人才的珍惜和重用,以及他治国的才能。在灭掉六国后也没有杀一个功臣,可见他的雄才大略。
公元221年秦始皇灭掉最后了齐国,统一中国。
(1) 《秦国发展》 林剑鸣 陕西人民出版社
(2) 《历时细说》 冰宏 大众文艺出版社2009年7月 (3) 《中国通史(3)》 白寿彝总主编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4) 《中国皇帝全传》 李雪慧等 北京秋毫印刷有限公司2008年7月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3e07268c581b6bd97e19ea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