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诗练习的赏析

2022-04-08 15:13:27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送别诗练习的赏析》,欢迎阅读!
送别,赏析,练习
送别诗练习的赏析

送杜十四之江南 唐孟浩然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揆之元杨载《诗法家数》: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写一时之景以兴怀,寓相勉之词以致意,如果说这是送别诗常见的写法,那么,相形之下,孟浩然这首诗就显得颇为出格了。

诗题一作送杜晃进士之东吴。唐时所谓进士,实后世所谓举子(举进士)。得第者则前进士。看来,杜晃此去东吴,是落魄的。

诗开篇就是荆吴相接水为乡指荆襄一带,指东吴)既未点题意,也不言别情,全是送者对行人一种宽解安慰的语气。荆吴相接恰似说天涯若比邻谁道沧江吴楚分说两地,实际已暗关送别之事。但先作宽慰,超乎送别诗常法,却别具生活情味:落魄远游的人不是最需要精神上的支持与鼓励么?这里就有劝杜晃放开眼量的意思。长江中下游地区,素称水乡。不说水乡而说水为乡,意味隽永:以水为乡的荆吴人对飘泊生活习以为常,不以暂离为憾事。这样说来虽含扁舟暂来去意,却又不著一字,造语洗炼、含蓄。此句初读似信口而出的常语,细咀其味无穷。若作荆吴相接为水乡,则诗味顿时死于句下 君去春江正渺茫。此承水为乡说到正题上来,话仍平淡。君去是眼前事,春江渺茫是眼前景,写来几乎不用费心思。但这寻常之事与寻常之景联系在一起,又产生一种味外之味。春江渺茫,正好行船。这是喜君去得航行之便呢?是恨君去太疾呢?景中有情在,让读者自去体味。这就是素处以默,妙机其微(司空图《诗品·冲淡》)了。

到第三句,撇景入情。朋友刚才出发,便想到日暮征帆何处泊,联系上句,这一问来得十分自然。春江渺茫与征帆一片,形成一个强烈对比。阔大者愈见阔大,渺小者愈见渺小。念去去千里烟波,真有点担心那征帆晚来找不到停泊的处所。句中表现出对朋友一片殷切的关心。同时,揣度行踪,可见送者的心追逐友人东去,又表现出一片依依惜别之情。这一问实在是情至之文。

前三句饱含感情,但又无迹可寻,直是含蓄。末句则卒章显意:朋友别了,孤帆远影碧空尽送行者放眼天涯,极视无见,不禁心潮汹涌,第四句将惜别之情上升到顶点,所谓胜歧路之泣(蒋仲舒评)。断人肠点明别情,却并不伤于尽露。原因在于前三句已将此情孕育充分,结句点破,恰如水库开闸,感情的洪流一涌而出,源源不断。若无前三句的蓄势,就达不到这样持久动人的效果。

此诗前三句全出以送者口吻,其淡如水,其味弥长已经具有诗人风神散朗的自我形象。而末句天涯一望四字,更钩画出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王维《齐州送祖三诗》)的送者情态,十分生动。读者在这里看到的,与其说是孟浩然的诗,倒不如说是诗的孟浩然,更为准确(闻一多《唐诗杂论》)。全篇用散行句式,如行云流水,近歌行体,写得颇富神韵,不独在谋篇造语上出格而已。

送人东游 [温庭筠] [注释]

1)东游:题一作东归。(2)荒戍:荒废的营垒。(3)浩然:意志坚决的意思。《孟·公孙丑下》予然后浩然有归志。故关:旧时的关塞。4高风:秋风。张协《七命》高风送秋。汉阳渡:在今湖北省武汉市。(5)初日:初升的太阳。郢门山:即荆门山,

1 3


是今湖北省宜都县。(6)江上:指示范面上风波险阻,这是泛说。几人在:是说还有几个故人在,意即没有故代指船。(8)何当:何时。重相见:再次想见了。(9)樽酒:犹杯酒。樽,盛酒的器具。离颜:指离别后的愁颜。 [简要评析]

这是一首秋天送别友人的诗。这位友人即将东游故地的时候,诗人以无限关切的心情,倾诉了对友人的深挚情谊。既是惜别,也是感慨,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唐末的衰微。

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并州祁(今山西祁县)人,唐代温彦博之裔孙,我国古代著名词人,两《唐书》有传。温庭筠虽为并州人,但他同白居易、柳宗元等名诗人一样,一生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外地度过的。据考,温庭筠幼时已随家客游江淮,后定居于雩县(今陕西户县)郊野,靠近杜陵,所以他尝自称为杜陵游客。



许浑《谢亭送别》赏析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劳歌,本指在劳劳(旧址在今南京市南面,也是一个著名的送别之地)送客时唱的歌,后成为送别歌的代称. [] 此诗为唐朝诗人许浑在宣城送别友人后所作. 首句即切题."劳歌一曲解行舟",在涂染着离别色彩的谢亭,诗人为即将乘舟离去的游人吟唱送别.简单的叙事中已透露出无奈的离别意.

首句便在离别的谢亭烘托出浓郁的离别气氛。二句以江上美景反衬了欢聚的可恋和别离的难承,而那急流水又更添追逐友人的离愁。三四句不仅写出身留谢亭而友人早已远去,且写出暮色苍茫风雨凄迷的孤寂落寞的离愁情,其不言而神伤之韵极具感染力。 青山红叶的明丽景色反衬别绪,而风雨凄迷景色正衬离情。诗中情与景的点染交融既富有变化又高度统一。

此诗从思想内容到艺术特色都值得关注。

注:练习上有一错别字。 劳歌一解行舟

人自伤心水自流——刘长卿《重送裴郎中贬吉州》赏析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刘长卿(709786)字文房,河间(今属河北)人,玄宗天宝进士,是由盛唐向中唐过渡时期的一位杰出诗人。他生平坎坷,经历了玄宗、肃宗、代宗和德宗四朝,官终随州刺史。他以写作山水诗著名,咏物诗、边塞诗、咏史诗也有一些佳作,描写安史之乱和乱后景象的诗颇有时代特色,写怀才不遇之感以及送别之情的作品情景交融,有语淡情深之感。刘长卿尤擅五言,自诩五言长城他的七律被称为中唐之首,清人沈德潜在《唐诗别裁》(卷14)中称:七律至随州,工绝亦秀绝矣。有《刘随州集》。

诗题重送,是因为这以前诗人已写过一首同题的五言律诗:乱军交白刃,一骑出黄尘。汉节同归阙,江帆共逐臣。猿愁歧路晚,梅作异方春。知己酂侯在,应怜脱粟人吉州,是现在的江西吉安;裴郎中,具体身份不详,大约在代宗

2 3


8年至12年间,刘、裴曾一起被召回长安又同遭贬谪;重送的地点是在鄂州(今湖北武昌),看着自己的友人渐行渐远,同病相怜的诗人不禁悲从中来,又写下了这首情深意切的送别诗——

黄昏时分,苍茫的暮色笼罩江头;送行的人都已散去了,冷冷清清的码头,只剩下我独自伫立;听着远处悲凉凄恻的猿啼。凄楚忧伤涌上心头,可无情的江水全然不顾我满心的留恋,一刻不停地向东边流去。我们都是被贬谪的人,没想到你竟比我贬得更远!你的孤舟随着流水渐渐消失在天际,我再没法陪伴相送;以后漫长的羁旅之途,只有那绵延万里的青山和你的一叶孤舟作伴了……” 诗人在首句描写氛围:猿啼写声音;客散写情状;字点明时间;江头交代地点。七个字,把送别的环境渲染得悲切寂寥。猿啼向来与悲凄之情相关。何况如今听到猿声的,又是处于逆境中的迁客,自然要怆然动怀了。诗人用极易使他乡羁旅行投之人倍感悲凉凄恻的猿啼客散冷清、暮色苍茫的江头营造出一幅令人黯然销魂的离别图将送别时的环境氛围渲染得淋漓尽致。落西山,暮霭沉沉,旅人扬帆,送行的人渐渐散去,此时尚留在江头,即将分手的诗人与裴郎中又岂能不动情呢?

次句情景交融:此时日暮客散,友人远去,自己还留在江头,更感到一种难耐的孤独,只好独自伤心了,而无情的流水却载着离人不停地流去。两个字,将各不相干的伤心水流联系到了一起,以无情水流反衬人之伤心,以自流之水渲染无可奈何的伤心之情。看到江水东流,友人的孤舟待发,更觉伤心。然而,江水无情,人生有恨,滔滔自流的江水,却流不尽诗人心中的离恨别愁。人伤心的主管感受与江自流的客观景象妙合无垠的统一,不忍离别又不得不离别的无可奈何之情便油然而生了。

第三句叙事:客散诗人为什么独留?见流水为何伤心?原来他们同作逐臣共同不幸的遭遇,使他们有了共同的语言、共同的情感,宦海的风波,官场的甘苦,他们都有共同的体味。更远,又将情感推进一层,诗人贬谪,友人贬得更远;自己不幸,友人更不幸;诗人怜自己,更怜友人。因而更加深了同病相怜、依依惜别的情感。这种情感,是那些散客所没有而为诗人所独有的。

结句融情于景:万里照应,一孤舟水自流照应,青山万里一孤舟形成鲜明的对比,青山越远,友人越觉孤寂,诗人越是无法释怀。诗人联想出一幅友人乘一叶孤舟在万里青山之中,在烟波浩渺的长江上顺流而下的图景,将无限的怅惘与牵挂不舍之情巧妙地融合其中,既写尽了裴郎中旅途的孤寂,伴送他远去的只有万里青山,又表达了诗人恋恋不舍的深情。情景交融、意境深远,颇具李太白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之妙!

全诗基本上采用了直陈其事的赋体,紧紧扣住江边送别的特定情景来写,使写景与抒情自然而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情挚意深,别有韵味。无怪乎前人论刘长卿诗体虽不新奇,甚能炼饰(高仲武《中兴间气集》)。 余试以诗解之曰:

日暮送君空江头,猿啼心伤水自流。 离情恰似青山远,万里随君到吉州。



3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3dcca0aa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1f.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