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渔家傲》鉴赏(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2022-07-29 06:17:11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李清照《渔家傲》鉴赏(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欢迎阅读!
李清照,连晓,云涛,渔家,星河
梦魂归帝所,仙游为哪般

———李清照《渔家傲》

李清照南渡不久,丈夫赵明诚突然染病离世。她与丈夫花毕生心血收藏的金石文物也全都散失。心爱之国、心爱之人、心爱之物,全都灰飞烟灭,烟消雾散。人生的种种落拓,在她身上是那么的毫不留情。她的生活和精神因此受到了极大打击,此后,她只身飘泊江南,孤独地度过充满艰难痛楚的晚年。李清照是非常欣赏的女词人,她是中国婉约词派的代表。她的词既有展现女子细腻、内心柔软的一面,也有抒发抱负、不输男子的洒落和家国情怀。她的词作风格以南渡为界,前期清新明丽,旋律感强、节奏紧凑,充满了女子思辨、活泼利落、热爱生活的一面,后期的词作由于家破人亡,风格转为冷清、决绝,字寥之间满是孤寂、愁惨之情。

《渔家傲》这首词是这样的。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 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 蓬舟吹取三山去。

在查找个别注释后,我重组了这篇词中所描绘的意象。夜色刚刚散去,薄雾萦绕,到处都是水汽朦胧之象,高空云雾缱绻,与大地雾气连成一片。坐在船中仰望天空,随着船的起伏好像天上的银河也跟着转动起来千帆如梭逐浪飘舞。灵魂仿佛飘出身体,进入梦幻之境,那处是天庭所在,天帝慈悲满怀地问“我”:“你可有归宿之处?”“我”回报天帝说道:”道其远兮,日忽忽其将暮。



《渔家傲》这一词牌源于北宋初年的词人晏殊,晏殊在《珠玉词》中写道:“神仙一曲渔家傲”一句,因而得名。又名水鼓子、吴门柳、忍辱仙人、荆溪咏、渔父咏、添字渔家傲、游仙咏、醉薰风、渔父词、渔歌、渔家乐等,全调六十二字,前后阙相同。

在词的意境上,李清照借用梦境营造出一种似幻似真的境界,借此表达内心被现实压抑的情感。梦本虚无缥缈,来无影去无踪。现实是残酷的,而梦是洒脱的。梦是黑夜中自由的精灵,因而它常常是文学家借以表达摆脱现实桎梏最好的方式,他们可以在梦境里尽情宣泄那些来自于现实的各种压力,可以在梦境中去寄托自己美好的理想。

同时,采用用典的修辞手法,化用屈原,杜甫的诗句,借此抒发内心的压抑之感。整首词对仗工整,用字形象逼真,显示出李清照在宋代词坛中的深厚造诣。



李清照她出生名门,父亲李格非以文才得到苏轼赏识,母亲是状元王拱臣的孙女,在这样的环境中,她一直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在南渡前,因为一直住在山东,加上封建社会对妇女的伦理束缚,她从没有看过海,只能深


居闺阁,欣赏字画,学习诗词。而这一次,她漂流于大海之上,生平第一次面对波涛骇浪,陷于极端苦闷、黑暗的现实之中。海上特有的波涛汹涌之景怎不会使多愁善感的她产生联想?善于铺叙、长于用典的她又怎么不会借自己的笔触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正是这些因素使得她在极度的悲痛、苦闷、艰辛的困境里,在希望与绝望相交织的心态下,迸发出幻想与追求,写下了独特的《渔家傲》一词。



词的上阕“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描写了天际曙光与云涛海雾相连,长空银河与怒海千帆共舞的海上景色。“接””连”两字的运用,把广阔的天幕,翻滚的波涛,以及弥漫的云雾巧妙地贯穿在一起,从而展现出了一种浑茫无际的境界。而下半句的“转””舞”二字,生动形象的描绘出作者于风浪之中的颠簸感。仅几个动词,就将海天跌宕的壮丽景象尽收眼底,可谓词坛的一枝独秀。既富有生活的真实感,又似梦境的虚幻,虚实结合,为后文的奇情壮采奠定了基调。

后一句“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继而在海天茫茫的梦幻中直上云端,奔向天帝的住所,作者仿佛听到了天帝亲切的问候,询问她要奔赴的方向。这里所写的“帝所”,实际上就是她一直在苦苦追寻的宋高宗,她依稀地听到他的“天语”,亲切地问她“归何处?寻什么?” 作者用浪漫主义的手法在幻想的境界里塑造出了一个慈祥温和的天帝形象,对话简洁却饱含着浓厚的感情,从而引出后文中自己的心愿与困苦。

词的下阕继上阕天帝的问语,作者采用了用典的手法,化用屈原《离骚》诗句:“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以及杜甫诗中的“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作者向天帝诉说了自己一路风波的无尽艰辛苦楚,体现了作者孜孜不倦的追求。“谩有”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慨叹自己有才而不能为世所用,有怀才不遇之感;二是感叹社会动乱,文章无用。

李清照作为一个弱女子、一个文名一时的才女,流落异地他乡,当然特别希望得到皇帝的青睐。特别是在被诬告通敌的情况下,更是渴望能在皇帝面前有个辩解申诉的机会。但是梦终归是梦,它总是要醒的,高宗没有给她机会,梦醒后的她只能追忆梦境,升腾起新的梦想,于是她写出了“九万里风鹏正举”,希望“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她渴望像大鹏那样乘九万里风高飞远游,离开黑暗污浊的社会飞升到三山仙境。她希望风不要停止下,使她能摆脱现实的拘禁,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鹏”是自况,“正举”表明自己根本没有犹豫或止步不前的意思。在这里李清照又化用了《庄子》中的典故,“鹏之徙于南溟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及神话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

由此可见,全词真实反映了作者神思恍惚、似真似幻的情状,因而显得神秘而又瑰丽奇妙。但它写的仍然是现实中的其梦、其境、其情。联系李清照当时身处海上孤舟,面对茫茫无际的大海,想到自己的人生处境和追帝无望的情形,我们就不难理解作者的内心情感了。可以说它是李清照独有的艺术才力与南渡避难之初漂浮海上的特殊遭遇相结合的产物。



她描写上阕景色场面相当壮阔宏伟,下阕瑰丽富赡,她没有像苏轼那种


在雄奇壮丽的自然美中融注深沉的历史感和人生感慨,没有辛弃疾雄激越的情怀,雄伟壮阔的境界,却以女性柔弱以及婉约幽怨的内心体验再现了当时她的一段颠簸流离的生活经历和幻想有一个安定祥和的生活环境,使我们认识了“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凄绝苦情的李清照之外的一个豪放飘逸的词人,因此这首词在李清照词集中是极为罕见的,清代黄蓼园评此词“似不甚经意之作,却浑成大雅,无一毫钗粉气,自是北宋风格 。”梁启超先生也评“此绝似苏辛派,不类《漱玉集》中语 。”正是这一点的体现。

总体来看,李清照在后半生中遭遇国破、家亡、丧父,使她的词作处处流露出徐缓顿挫,回荡不尽的伤感韵昧。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3db9050c89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1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