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教知识】带你解开胎教的神秘面纱

2022-12-21 13:13:21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胎教知识】带你解开胎教的神秘面纱》,欢迎阅读!
胎教,面纱,解开,神秘,知识
【胎教知识】带你解开胎教的神秘面纱

关于胎教,有一部分人总是会质疑它的作用,认为胎教真的有用吗?还有一部分又会夸大胎教的作用,认为胎教做得好,宝宝就有可能成为神童。那么胎教到底有没有用?如何避开胎教的误区?胎教要把握哪些原则?我们一起揭开胎教的神秘面纱吧。

一、胎教有用吗? 胎教到底有没有用?这一点毋庸置疑。现代科学认为:胎儿的素质是可以随胎教而改变的。实验充分证明孕妇血液中化学物质的变化对胎儿的大脑发育有着显著的作用。经过胎教的婴儿比一般婴儿学话、走路均早,并且反应灵敏,记忆力强。 1.音乐敏感 胎教的宝宝,对音乐敏感、音感准确,不爱哭闹,听到声音或爸爸妈妈的脚步声、说话声很容易安静下来,若在睡前播放以前听过的音乐,也能很快入睡。 2.能较早地理解语言 能较早的理解语言,4个半月时能认出第一件东西,6-7月时能辨认手、嘴、奶瓶等,这样的宝宝能较早理解“不”的意思,早起学会服从不的宝宝更懂事、更听话。

3.容易形成优良的生活习惯 由于受过胎教的婴儿感音能力较好,每当听到母亲的脚步声、说话声就会停止啼哭。孩子比较容易养成正常的生活规律。如在睡前播放胎教音乐或母亲哼唱催眠曲婴儿就能很快入睡,满月后就能养成白天醒、晚上睡的习惯。 4.能较早与人交往 婴儿出生23天就会用小嘴张合与大人“对话”,20天左右就会逗笑,2个多月就能认识父母,3个多月就能听懂自己的名字。

5.较早学会说话 经过胎教和早教的孩子910个月时,就会有目的地叫爸爸妈妈,如果出生后不继续

给以发音和认物训练,胎教的影响在67个月时就会消失。受过胎教和早教的孩子20个月左右便能背诵整首儿歌,并且也能背数。受过胎教的孩子入学后成绩都比较优秀。因此,胎教对宝宝的生长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6.运动能力较强 运动与感觉系统发育较早,吸允手指的能力、手的握力及四肢的运动能力强,动作协调性好。

二、胎教要把握什么原则 胎教原则是人们进行胎教时必须遵循的原则,它反映了胎教的客观规律,同时也是千百年来胎教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贯穿于胎教的整个过程之中,对具体的胎教活动起着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自觉遵循胎教的基本原则,是胎教成功的前提和保证。 1.自觉性胎教

自觉性胎教原则是要求孕妇在正确认识胎教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主动学习和运用胎教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胎教。


2.及时性原则

胎教过程具有不可逆转性,因此胎教必须尽早地及时地进行。否则错过了胎教的最佳时机,再采取措施就难以弥补。一般来说,胎教的最关键时期是怀孕的57个月。 3.科学性原则

以可科学教育学、心理学和生理学、优生学等理论为指导,根据胎教过程的基本规律,恰当地选择胎教方法,引导胎儿在母体内更顺利,更健康地成长。 4.个别性原则

根据孕妇本人及其家庭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方式方法。由于孕妇本人的智力能力、气质性格等许多方面都存在着个体差异,所以,胎教的途径和手段也应该随之而异。此外,家庭经济状况、文化背景和生活情趣等也会给胎教活动带来一系列影响。

三、避开胎教的那些误区 1.胎教做好了,宝宝长大一定是神童 每位爸爸妈妈的最大心愿,就是希望宝宝能成为健康向上的好孩子。但是,准爸爸准妈妈一定要知道:提倡胎教,并不是因为胎教可以培养神童,而是因为胎教可以发掘个体的素质潜能,让每个胎宝宝的先天遗传素质获得最优秀的发展。如果胎教能与出生后的早期教育很好地结合起来,宝宝将会更加优秀。

2.胎教就是给胎儿听音乐 许多准爸爸准妈妈认为胎教就是让孕妇和胎儿一起听音乐,有的听古典音乐,有的为使孩子个性开朗而选择听摇滚乐,有的甚至听流行歌曲、京剧。其实孕期适当听音乐是正确的,但要讲究内容和方法,如选择适当的音乐和听音乐时间,注意音频的高低及音量的大小。

此外,胎教还包含其他很多方面的内容,如:运动胎教、精神胎教、手工美术胎教、语言胎教、灯光胎教、数量胎教、环境胎教等。

3.胎教就是教胎儿唱歌、说话、算算术 胎教的根本目的,并不是教胎宝宝唱歌、识字、做算术,而是通过各种适当的、合理的信息刺激,促进胎宝宝各种感觉功能的发育成熟,为出生后的早期教育即感觉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其实,凡是对胎宝宝有益的事情都可以归入胎教的范畴。大到怀孕前的准备、环境的改善、情绪的调节,小到听音乐、散步、和胎宝宝说悄悄话,这些都是胎教的内容。 4.胎儿没有意识,胎教也不会有作用 有人不了解胎儿的发育情况,不了解胎儿的能力,认为胎儿没有意识,根本不可能接受教育,其实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研究证明,胎儿4个月时就已经具备了全方位的感知觉能力,即具备了受教育的“能力”。但这里所说的“教育”,不同于 幼儿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3d8e4e3d52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4e.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