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析王小波《时代三部曲》中知识分子的共性》,欢迎阅读!
浅析王小波《时代三部曲》中知识分子的共性
作者:黎佩莲
来源:《名作欣赏·评论版》 2018年第8期
摘 要:王小波的人生可谓跌宕起伏,而这些丰富的经历又使其笔下人物蕴含独特的审美内涵。在《时代三部曲》中,王小波塑造了多个经典的知识分子形象,纵观这些形象塑造,虽然每个人物个性鲜明,但又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共性特征。通过进一步总结分析,作者发现这些知识分子大多名叫王二,生活经历和生活环境雷同,是一群有着悲剧性命运的小人物。而由这些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所折射出的时代反思,是王小波小说的真正主题。
关键词:王小波 《 时代三部曲》 知识分子 共性
谁是知识分子?什么人算是知识分子?台湾大学社会系的叶启政教授的看法是:“知识分子”是西方译语,他们是受过良好的教育,对社会现状持批判态度和反抗精神的人,如今在社会中已然形成一个独特的阶层。而赵德昌先生则认为:“知识分子是个历史的范畴, 不是从来就有, 也不会永恒存在。所以知识分子是一个发展变化的概念, 古今中外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知识分子的概念在不同的国家, 不同的时期, 不同的条件下, 它的内涵和外延是不相同的。”在我们国家,人们总是以受教育程度的高低来作为知识分子的分界。许多作家笔下都曾描写过知识分子这个群体,比如钱锺书《围城》中与外界格格不入,崇尚西学又兼有封建思想残余,善良又迂执,虚伪而不失真诚,盲目而又不失良知的方鸿渐。还有郁达夫善写软弱、忧郁、感伤的知识分子。鲁迅笔下则多是被封建教育所残害的知识分子形象,如《孔乙己》中的孔乙己,《白光》中的陈士成。或是有进步要求和变革愿望的新型知识分子,如《在酒楼上》里的吕纬甫和《孤独者》中的魏连殳。
在《时代三部曲》中,王小波塑造了众多知识分子形象,这与他个人生活是息息相关的。王小波父亲是一名大学教师,他本人也曾在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任教,后来辞职,成为自由撰稿人。王小波曾经说过:“我写的是小说,我是知识分子。”所以,无论是家庭氛围、学习环境,抑或是工作场所,王小波一直以来都生活在知识分子的文化圈内,知识分子的生活方式就是他自身的真实写照,而知识分子的生存境况也是他最为了解的,对知识分子命运的关注和对未来的探索既是他剖析自我的一种途径,也是一种对人的生存状态和自身生命形式的反思和观照行为。王小波在三部曲中塑造了各类知识分子形象,通过总结,我们可以发现这些形象无论是在外在的样貌特征,还是内在的思维观念上,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共性。
一、故事的叙述者:王二
王小波小说中的主人公大多具有一脉相承性,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王二”。在《革命时期的爱情》序言中有一段话:在作者的作品里,他有很多同名兄弟。作者本人年轻时也常被人叫作“王二”,所以他也是作者的《同名兄弟》。虽然“王二们”拥有不同的人生,但是几乎每个故事里的叙述者都是他,如《黄金时代》《红拂夜奔》《白银时代》《三十而立》《似水流年》《革命时期的爱情》《我的阴阳两界》《万寿寺》等。“王二”几乎贯穿王小波小说的整个脉络,作为小说中的主人公,他不仅是书中故事的参与感受者,更是承载了作者的个人意志,表达了王小波的情感体验。“王二们”大都具有身材高大、样貌丑陋的体貌特征,他们不修边幅、颓废萎靡,与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儒雅内敛、文质彬彬的形象截然不同, 总是透着一股流氓痞子气。《黄金时代》是这样描写王二的:“面色焦黄, 嘴唇干裂。上面沾了碎纸和烟丝, 头发乱如败棕, 身穿一件破军衣, 上面好多破洞都是橡皮膏粘上的, 跷着二郎腿, 坐在木板床上, 完全是一副流氓相。”这样的形象描写在王小波书中随手拈来,在《时代三部曲》中的知
识分子,如《白银时代》中写师生恋的王二,《三十而立》里不守规矩的大学教师王二。他们无一不是一副流氓相,一反人们对传统知识分子的印象,形成了对正常价值观的颠覆作用。除却这些外在的特征,“王二们”大都拥有共同的精神追求,他们看似与现实世界格格不入,却用特立独行的方式与这个世界做斗争,坦然面对,从而获得思想上的全面胜利。就像在《黄金时代》中,王二为了证明陈清扬不是“破鞋”,于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与陈清扬“发展伟大友谊”,从而使自己置身于轰轰烈烈批斗改造运动中。这无疑与当时的社会潮流相背离,是一种明晃晃的挑战。我们在“王二们”身上, 总能发现一种对于独特、优美、卓异、神奇的渴望, 总有一种挥之不去的对于独立的创造性的生活的梦想。
二、相似生活经历和生活环境
在《时代三部曲》中,《黄金时代》是真实的现在,《白银时代》是想象的未来,《青铜时代》是虚拟的过去。它讲述了知识分子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戏剧性命运,而且无论是哪一个时代的故事,里面都隐藏着不可磨灭的时代烙印。由此可见,特定时代对王小波的影响是非同寻常的,甚至可说是王小波思考和写作的源泉。“在王小波看来,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中国文化和中国现代历史中,是一个最基本、影响力最为巨大的负面坐标,而他对理性、宽容、独立的思维、健全的人格、健全文化心态和生活方式等的努力提倡,也只是由于这个巨大阴影曾经的统治和很大程度上的依然存在,才具有了非常现实和迫切的意义”所以我们在《时代三部曲》字里行间里,时常窥探到那个时代的影子。《万寿寺》中的薛嵩拥有建功立业的美好理想,他从长安到湘西当节度使,带领一批雇佣兵,建立了凤凰寨,抢了红线当妻子,以为可以逍遥度日,但是这一切的一切到最后都无可避免地走向庸俗。这多么像知青少年,他们怀揣热血和憧憬,走上了上山下乡的道路,以为“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结局显而易见,他们无一不是梦想破灭,前路彷徨。《白银时代》中的王二写了十几遍的师生恋,却还在写,因为是上面的要求。在白银时代里,人们所有的一切都已经安置好,而人们也惯于被安置。这不就是专制、死板生活的重现吗?而且在《时代三部曲》中的知识分子大多拥有插队下乡的经历,《红拂夜奔》中的王二年轻时插过队,还干过司务长;《黄金时代》中的王二和陈清扬就是在云南插的队。这些相似的生活经历使得《时代三部曲》中的人物形象具有共性,那就是我行我素,特立独行。这些知识分子都有冲破一切禁锢的孤勇, 他们不愿意按社会规范的行为模式去生活, 而是常常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来抵抗这个无理的世界, 希望走进广阔的天地中寻求自我和想象力的自由。其次,除了相似的生活经历,《时代三部曲》中的主人公还生活在相同的社会环境中,这个环境是被控制的和无自由的。如《白银时代》里,上级禁止作家作品带有想象,必须写真实的生活;在《未来世界》里,上面要求小说必须纯属虚构,不得有任何对历史事实的影射;《2015》中画家协会禁止画家画人们看不懂的画。《时代三部曲》中的知识分子无论从事什么职业,有着怎样的社会身份,他们生活的环境都是压抑的,是被安置好的。他们的生存环境与特殊时期如出一辙,这是王小波对那段荒诞又悲惨的历史的隐晦批判,对于压抑人性和忽略人之所以为人的尊严的生活,王小波在小说中给予了毫不留情地讽刺。特殊时期对知识分子造成的伤害是难以想象的,在那个时代,荒诞无序成了时代的主流。正如《红拂夜奔》中一句话:“假如本书有怪诞的地方,则非作者有意为之,而是历史的本来面貌。”
三、去崇高化的人物形象
传统的现实主义叙事总是在一个崇高性的审美范畴中展开,总是有一个崇高的主人公,怀揣着一个崇高的理想,在崇高的道德作用下,最终促成了一番崇高性的事业。但是在《时代三部曲》中的人物形象却截然相反,可见王小波本人对崇高是持怀疑态度的。不同于其他小说中的英雄勇士形象,《时代三部曲》中塑造的知识分子都是小人物,甚至可以说是丑角。他们无论是长相还是行为,都与英雄人物没有一丝一毫的关系。王小波曾说道:“知识分子有两大特点,一是懒,二是贱。”所以他笔下的知识分子总是与众不同的,是不合时宜的代表。如《黄金时代》中的王二,他是一个叛逆的知识分子形象,是桀骜不驯、狂放不羁,特立独行的。他向往自由的快乐,渴望个体精神解放。如《似水流年》中被鸭子馋死的刘先生,《我的阴阳两
界》里患上了阳痿的王二,《寻找无双》中被当成色鬼的王仙客。王小波的叙事把小说中的知识分子置于一个丑角的位置,他们总是被强大的社会力量所抛弃,抛到阴暗的“地下室”,抛向荒郊,抛向黑暗。总的来说,王小波笔下的知识分子是被修理、被教育的对象,是彻头彻尾的失败者。这与其他知青小说惯有的英雄主义和崇高性叙事似乎相违背。王小波在杂文中
说:“中国的人文知识分子, 有种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 总觉得自己该搞出些给老百姓看的东西。这种想法的古怪之处在于, 他们不仅想当牧师、想当神学家, 还想当上帝( 中国话不叫上帝, 叫圣人)。” 从这可以看出王小波厌恶教条的死板,失智的疯狂,无趣的愚昧。他厌恶把自己当作圣人,从崇高的本身去指责别人的道德。在《万寿寺》中,王小波用隐喻的笔法,写出了一些知识分子对上谄媚,对下施虐的丑陋面貌,实质上,王小波并不是反对真正的崇高,他反对的是那些虚伪的道德说教者。就如《红拂夜奔》中的虬髯客,王小波对其施加了辛辣的讽刺,他不再是纵横四海的正义的化身,而是被描述成一个固守着传统价值并四处“行侠仗义”的可笑无聊的可怜人,他得不到红拂的爱,还在杨府的时候,便在半夜将许多偷情男女大卸八块,看似“仗义行侠”,实则是由于自己性欲难熬,妒火中烧。他正是拿自己所受教育和被灌输的那套价值标准去强别人,若有不符便“拔刀相向”。在《时代三部曲》中,因为丑化和病态,里面的知识分子才有机会从强权压力下解脱出来。正是因为去崇高化,使得王小波书中的知识分子具有超然的反抗意识,他们突破了精神上的禁锢,用荒诞的方式去反抗荒诞的世界,荒诞的人或事,从而使自己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自由。
四、悲剧性的命运
王小波笔下知识分子的命运是一出在不幸中不断抗争的悲剧。《我的阴阳两界》中的李先生痴迷于西夏文,把一生的心血都用来研究它,后来的他在西夏文的研究方面颇有见地,却因不在组织而研究成果不被认可,无奈之下李先生把保留多年的资料都烧掉了,四处去找工作,最后在一所中学当个普通的老师,五十多岁的时候得了老年痴呆症。还有《似水流年》里的贺先生,他因不堪其辱跳楼自杀,死状惨烈:“脑袋撞在水泥地上,脑浆子洒了一世界”,“叫自己思想的器官混入别人鞋底的微尘”。而本是回国参加革命的海归李先生,因为贴大字报的事被踢到龟头血肿,之后被发配到安阳小煤窑当会计。更有被鸭子馋死的刘先生,虽然这种死法实在是身为知识分子的耻辱,卑微屈辱至极,但也从侧面反映出那个时代是何等荒诞无度。《红拂夜奔》中的李靖,起先是个流氓知识分子,他每天费力去证明数学定理,等到证明出费尔马定理却没处发表,上面要求把定理改成春宫图才予以通过,后来他当上了李卫公,每天装神弄鬼,最后在跟红拂做爱时死于马上风。不同的人生,一样悲剧的结尾。王小波通过知识分子的不幸,使大家隐约窥探到那个年代人们的生存境况。
王小波说:“在我的小说里……真正的主题, 还是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反思。”在《时代三部曲》中,他着重地描写了知识分子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生存状况,这些知识分子大多名叫王二,有着相似的生活经历和环境,是一群带有悲剧性命运的小人物,并不崇高,更不伟大。他们遭受了太多的苦难和挫折,但是在困境中,却从没有放弃过斗争的权利,他们所争取的不是控制别人的权利,而是不被控制的自由,是自我掌控的起码条件,是宁可死去也不能为之妥协的。王小波强调知识分子要勇于走出禁锢,拥抱自由,找回个人价值,从而实现知识分子的人格重塑。
(指导老师:唐晓敏)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3d3575f8ea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