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摄影艺术中的光与影

2023-02-06 15:23:22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谈摄影艺术中的光与影》,欢迎阅读!
摄影艺术
谈摄影艺术中的光与影

作者:张晓雪

来源:《剧作家》 2017年第5



影调也称为色调,是指在影像画面上能够区别于较亮或较暗部分的任何均匀密度区。影像画面有黑白或深浅的影调,黑白的为黑色、白色和大量介于黑白两色之间的,深浅则为深色、浅色和大量介于深浅之间的。影调的效果主要和照射的光的强度与角度有关,不同的效果可以通过改变光照来实现。

一、影调在摄影艺术中的作用

在当今的摄影中主要采用高调、中间调和低调的运用手法。“高调”影像,它给人以明快、宛洁、清秀的视觉感受。高调照片在用光方面以正面是散射光为主要方式,主体和背景都采用浅色。中间调最能够表现被摄物体的立体感、质感和丰富的空间层次感,给人以和谐、大方、细腻、浑厚的感觉。在拍摄中间调时尽量采用直射光和散射光照片,选择景物以适中的颜色为主。而低调则给人以深沉、凝重、肃穆的视觉感受。拍摄低调作品,应选择深色景物,并以逆光或侧逆光照明,低调照片以深色为主,但也不排斥少量的亮色调。不同的光比可以形成不同的影调反差,按反差大小又可分为软调、硬调、剪影等。

二、影调的控制与处理

1.根据创作意图处理和控制影调。在进行摄影创作时,要先对被摄物体进行观察并思考,包括对画面影调结构的构思,以使拍摄的作品能够表现被摄物体的本质特点,体现摄影者的思想感情和创作意图。摄影者可以根据拍摄意图来控制和改变影调。在景物受光线照射之后,会形成不同的明暗影调,使被摄物体表现出立体感。通过改变拍摄角度来改变影调的对比关系。照明光线的强弱、光质的软硬以及照射角度,都会影响被摄景物在画面中的影调。在逆光、侧逆光、侧光等大光比的情况下,或在光线强、光质硬的情况下,拍摄的照片多为硬调或低调效果。在顺光照明光比小的情况下,或在光线弱、光质软的情况下,影调多为软调或高调效果。

2.根据被摄景物的特征和环境特点处理影调。不同景物的表面特征各不相同,摄影者对画面影调的处理应与被摄景物的特征相吻合。在表现带有环境特点的景物时,例如,海滨、沙漠、冰雪等环境可以拍摄成高调照片;在拍摄风光等层次丰富的景物时,一般可拍摄成中间调的照片。

3.根据季节和气候条件处理影调。一年四季的变化给被摄景物的明暗对比和色彩都会带来明显的影响,摄影者可以根据这些变化,表现不同的影调结构。不同的天气,影调结构也不同。阴雨天、雾天是散光照明,画面的影纹层次丰富,明暗反差小,常常形成软调效果;晴天,被摄景物受光的一面亮度很高,背光面则亮度很低,明暗反差大,可以拍摄硬调效果的照片;在逆光下可拍摄低调或剪影照片;在雪天或雾天可拍摄高调效果的照片。

三、影调的运用

在日常生活中,各种物体都以一定的亮度和颜色呈现在人们的眼前。所以,在人们的视觉中便形成了一种习惯,如,天是蓝的,草是绿的,秋天的落叶是金黄的。而当人们遇到与其有关的事物时,就会在脑海里形成自然认识的颜色惯性,而非其他颜色。比如看到草地,自然就会认为那是绿色的,而不是其他颜色。可以说,颜色与亮度,是事物的表象,反映出事物的特征。那么在拍摄照片的时候,就要注意被摄物的基调是什么样子的,然后根据照片的内容再进行影调的选择。


在确定了画面的影调后,因影调作为被摄物或者景物的关键点,所以要考虑主体周围的影调,采用与主体相反的影调来作为烘托,让主体或景物表现得更加鲜明和突出。

摄影中有一种常用的对比手法,通过调节影调的深浅突出表现事物的某个局部。可以采用黑白对比,如深色与浅色的对比;也可以采用灰白对比,如中色与浅色的对比。黑白对比会更加强烈一些,灰白对比则更为柔和。不仅如此,影调在景物上占有的面积、照度以及主体本身

的颜色都是实现摄影效果应考虑的因素,影调在画面上的使用比例,对照片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总之,在摄影艺术中,为了表现不同的质感,色调强弱变化的运用对摄影作品起决定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沛轩:《装饰颜色在摄影中的运用》 [J],《艺术科技, 2015(3):185185

[2]许学宁:《论风光摄影中色彩的运用与表达》 [J],《文学教育》(中), 2017(1):150151

[3]何勇:《风光摄影中色彩的运用》[J]. 《照相机》, 2002(4):2727

责任编辑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3ce3af5cb2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4a.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