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神圣与世俗》,欢迎阅读!
神圣与世俗 (AL-15)
一、 序
作为世界大宗教之一的佛教时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它在亚洲各国总是同当地的固有文化结合起来并具有不同的民族形式。
佛教在南亚和东南亚社会中的持久生命力来源于它的适应性和社会服务功能。
南传佛教的理论核心是法和业。
佛教国家步入现代社会是西方资本主义的暴力强制所推动的,因而民族主义一开始必然会从传统中寻求现在的思想武器。
宗教有信条、象征、实践几个基本成分。
二、 导言
虽然宗教关心的问题是超越现世的,但宗教信徒不能超越现世,离不开社会关系的制约。正是宗教理想语现实的分离导致了内部诸派别的分裂与争吵,每一派都想证明自己更有纯粹性,更符合正统。说到底,分裂的原因并不在理论,而在社会中间,因而它是世俗性的。所有宗教派别对于自身的社会现实地位和经济地位都有强烈的关注,从而与社会现实紧密地联系起来。
三、 社会中的佛教 四、 佛教与国家政治观念
佛教的宗教真实与世俗的帝王权威是同一实在的两面。
君主的独裁统治是以神性原则为背景的,这是整个南亚和东南亚佛教国军政治观念中的共同性。
依据佛教的政权观念,王不仅是统治者,他首先应该是社会秩序的维护和调整者。如果他不能持守正义,就会给臣民带来灾难;背离善法,便意味着背弃最高道德原则,意味着国家的毁灭。这种情况出现时,他便自然丧失权力的合法性,人民便有权推翻他,甚至杀死他。
任何宗教都必须提出一套超越世俗层次的价值观念和理想目标。这也就是宗教的彼岸性、超越性。然而,真正的超凡脱俗的宗教其实也面临着丧失生命力的危险,宗教信奉者总是生活在现实社会当中的,宗教不可能摆脱这种依世而想出世的矛盾。
历史地看,所有宗教都有一个理性化或合理化的过程,其意义仅是将人类现象或人的历史现象全部嵌到了宇宙参照框架中去。一切合理化都服务于说明现实的维持和正当。其最终目的则是把现实的人的活动语普通的、神圣的、终极的实在联系起来。
1
民族主义是一种政治现象,其力量来源于它可以通过某种文化象征而消解一个民族国家内部的所有文化和政治差异造成的情绪对立,形成一种从外部看上去的牢固同一性。民族主义的象征可以来自宗教、语言或任何文化特性,总之来自一切看上去虽然是本地的、自然而有的东西。但民族主义的象征又必须经过不断的补充,其文化表达不能一成不变。民族主义好像是强调旧的东西,但它从骨子里又要接纳新的东西。
五、 佛教与民族主义
民族主义无论如何总是与传统主义有缘源关系的。为了自尊就必须强调传统文化,强调传统的伦理价值观。民族的形式发展本来便与民族文化的积淀完全同步,即离开了传统也就丧失了民族文化。
六、 佛教与社会主义思潮
佛教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其发展变化不可能脱离当时社会的经济政治状况。作为活生生的历史现象,佛教不可能以经典理论为生命核心,它只能依靠社会的人,僧俗两众的存在,只能对现实的社会矛盾提出它的解释说明,它不能不对时代精神加以妥协和吸收。
七、 佛教与现代化
任何有生命力的宗教都是以社会发展作必要的改变的宗教。
一种制度一经凝固下来,也就失去了活力。
从逻辑上说,凡是神圣的东西就有稳定不变的特征。只有超出我们生活的现有世间的东西才是神圣的。
所谓宗教,是一套文化制度,是一个由象征、信条和礼仪构成的复合体。
现代化建设的必要前提是政治上的稳定。
现代化的重要前提之一,是教育体系是否能够培养出技术发展所需的人才以及适应社会变化的价值观。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3cda772aeb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9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