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描写潮水的声音词语》,欢迎阅读!
描写潮水的声音词语
《观潮》中描写潮水声音的四字词语只有:闷雷滚动、山崩地裂、风号浪吼、越来越大。
1、山崩地裂:hān bēng dì liè,山岳倒塌,大地裂开。形容响声巨大或变化剧烈。 造句:炸药被引爆了,一声山崩地裂的巨响,敌人被炸得血肉横飞。2、闷雷滚动:mèn léi gǔn dòng,雷声不断在大地和云层中间来回反射。
形成“轰轰隆隆”的滚动的感觉。造句:听到闷雷滚动的声音,路上的人愈加行色匆匆了。
3、风号浪吼:fēng hào làng hǒu,形容风浪很大。比喻险恶的遭遇或严峻的考验。 在原文中以拟人的手法表现风浪很大,像在疯狂的喊叫一样的巨大声音。造句:风号浪吼不能淹没他的声音。
4、越来越大:yuè lái yuè dà,是用来比较人或事物的数量或程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发展或变化,是同一事物不同时期或不同条件的比较。造句:海浪声越来越大了。 小学四年级上册观潮描写潮水声音的四字词语有:闷雷滚动.山崩地裂.震耳欲聋.闷雷滚动的读音:mèn léi gǔn dòng 。
释义:雷声不断在大地和云层中间来回反射。形成“轰轰隆隆”的滚动的感觉。 山崩地裂[shān bēng dì liè]山崩地裂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shān bēng dì liè,意思是形容响声巨大或变化剧烈。震耳欲聋[zhèn ěr yù lóng]释义: 欲: 快要,就要。 形容声音很大。出处:沙汀《呼嚎》:“每座茶馆里都人声鼎沸,而超越这个,则是茶堂倌震耳欲聋的吆喝声。”
扩展资料:《观潮》是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作者是赵宗成、朱明元。写的是八月十八钱塘江观潮的事。
《观潮》在文中,作者不但运用比喻、形容、衬托等方法直接描绘了潮水汹涌澎湃、雷霆万钧的情状和声威,还从观潮的人数之多、热情之高间接地表现了大潮的奇特。这样直接描写和间接烘托将钱塘秋潮这一天下奇观,生动形象的展现在读者面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观潮。 描写潮水声音的词语有:
一、山崩地裂 [ shān bēng dì liè ]
1. 【解释】:山岳倒塌,大地裂开。形容响声巨大或变化剧烈。 2. 【出自】:《汉书·元帝纪》:“山崩地裂,水泉涌出。”
3. 【示例】:这正是~有人见,捉生替死却难逢!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二回
二、震耳欲聋 [ zhèn ěr yù lóng ]
1. 【解释】: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
2. 【出自】:沙汀《呼嚎》:“每座茶馆里都人声鼎沸,而超越这个,则是茶堂倌震耳欲聋的吆喝。”
3. 【语法】:兼语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声音很大 三、天震地骇 [ tiān zhèn dì hài ]
1. 【解释】:震:震动。震动了天地。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有时形容事件、场面令人惊骇。
2. 【出自】:《三国志·魏志·文帝纪》裴松之注:“惟黄初七年五月七日,大行皇帝崩,呜呼哀哉!于时天震地骇。” 四、震天动地 [ zhèn tiān dòng dì ]
1. 【解释】:震:震动;动:摇动。震动了天地。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
2. 【出自】:《三国志·魏志·文帝纪》裴松之注:“惟黄初七年五月七日,大行皇帝崩,呜呼哀哉!于时天震地骇。”《水经注·河水》:“涛涌波襄,雷奔电泄,震天动地。”
3. 【示例】:二县百姓号哭之声,~。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 五、响彻云霄 [ xiǎng chè yún xiāo ]
1. 【解释】:彻:贯通;云霄:高空。形容声音响亮,好像可以穿过云层,直达高空。
2. 【示例】:教室里学生们的情绪高涨,歌声响彻云霄。 3.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声音响亮
1)惊涛骇浪【jīng tāo hài làng】汹涌吓人的浪涛。比喻险恶的环境或尖锐激烈的斗争。
例句:不管是狂风暴雨,不管是惊涛骇浪,你们一定要把战斗的旗帜指向共产主义啊!
2)浩浩荡荡【hào hào dàng dàng】原形容水势广大的样子。 后形容事物的广阔壮大,或前进的人流声势浩大。
例句: 在辽沈战役中,我军漫山遍野,~地扑向廖耀湘兵团。 3)波涛汹涌【 bō tāo xiōng yǒng】形容波浪又大又急。
4)惊天动地【 jīng tiān dòng dì】使天地惊动。形容某个事件的声势或意义极大。 5)排山倒海[【pái shān dǎo hǎi 】 例句:洪水~地向前涌了过来。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3c7d7dd4a1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6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