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九龄《感遇十二首(其六)》“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古诗词阅读理解

2022-10-27 08:12:16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张九龄《感遇十二首(其六)》“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古诗词阅读理解》,欢迎阅读!
张九龄,二首,感遇,古诗词,阅读理解
张九龄《感遇十二首(其六)“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古诗词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感遇十二首(其四)

张九龄

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 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

[]本诗大约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时李林甫接替张九龄做宰相,与牛仙客一起把持朝政,诗人被贬为荆州刺史。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诗十句可分为两层。前四句一层,借孤鸿所见,写双翠鸟盛气凌人、得意忘形;后六句为第二层,主要写孤鸿的经历。

B.诗的一、二句写孤鸿经历过大海的惊涛骇浪,连护城河水也不敢看,突出了它的孤单寥落, 也表明诗人经历打击之后格外胆怯。

C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点出了全诗的主题思想,在艺术技巧上继承了屈原《离骚》的写法,以美草香花比喻品质高洁。

D.这首诗在结构上首尾照应,布局缜密,首句写鸿雁,中间三至六句侧见领起,写的招摇,最后又以鸿雁结束。

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

1D

2.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诗人以孤鸿自喻,以孤鸿的失群寂寞,象征自己被排挤出朝堂、无人支持的孤独和失落;以孤鸿的翱翔苍穹与双翠鸟的占据宝树高位作对比,表达了自己对身居高位的李林甫之流的讽刺和警告,同时也进一步衬托出了翠鸟所代表的小人们狭隘、浅薄的品行;借助孤鸿之口,流露出自己不慕权贵、看淡名利、有意退隐的情感。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解读诗歌的能力,涉及炼词炼句,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把握,手法的判断等多个层面。解答该种题型时,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中写了什么景、什么人、什么事,抒发了哪些情感,用了哪些手法。然后结合选项涉及的具体诗句逐一进行分析判断。本题要求选出正确的一项。

A项,后六句为第二层,主要写孤鸿的经历错误。本诗中,孤鸿是高傲不群的鸟,


象征诗人自己,所以后六句指的是孤鸿的感受,也可指诗人自己的感受,而非孤鸿的经历。A错误。

B项,诗的一、二句…… 也表明诗人经历打击之后格外胆怯错误。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一方面说明官场险恶,另一方面也说明诗人经历风浪太多,而格外有所警惕。B错误。

C项,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以美草香花比喻品质高洁错误。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是继承了《离骚》香草美人的写法,以外表的华美象征品质的高洁。C错误。

D正确。 故选D

2.本题考查赏析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诗歌中的各种表现手法,再结合具体诗歌内容分析。广义的表现手法分为表达方式和艺术手法。其中表达方式包括描写、议论、记叙、抒情和说明;艺术手法包括景情关系、抑扬关系、渲染烘托、象征与托物言志、讽喻和赋比兴手法。具体到本题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我们要从诗歌整体内容来分析。这是一首寓言诗,诗歌中的孤鸿”“翠鸟”“珍木等都有寓意;孤鸿是高三珠树比喻朝廷高位,翠鸟指占据朝廷高位的李林甫等人;傲不群的鸟,象征诗人自己,结合注释可知,诗人被贬为荆州刺史,李林甫接替宰相之位,因而此处的诗人无疑是被排挤离开朝堂,但回看占据高位的李林甫等人,发出因自身遭遇而得到的教训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讽刺他们的洋洋自得而不知祸患将至,可见小人们的狭隘浅薄;而诗人虽然遭贬,却能游冥冥而不惧怕弋者,展现出不留恋高官厚位,宁愿过自由生活的退隐心意。 【点睛】

诗歌鉴赏考查范围很广,既有形象的鉴赏,如人物、景物、事物,也有语言的赏析,如炼字、炼句、诗眼、语言风格,还有表达技巧的鉴赏,如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也有诗歌内容的理解,如背景、题材、作者等。常见的设题误区主要有一下几个:意象意境分析不当,基础知识运用错误,词句解说曲解原意,主题情感分析不当,手法分析张冠李戴等等。解答此类题目,读懂诗歌是关键,要关注标题、作者、注释以及关键词等;审清题目要求,细读选项划出要点,即切分关键信息,最后正选排除巧妙用。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3bde6567b7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1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