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课外阅读儿童与文本的心灵对话》,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课外阅读:儿童与文本的心灵对话
作者:张洪涛
来源:《新课程·小学》2010年第09期
无论是课余谈论,还是在班级读书会上的交流,班级里津津乐道的就是众多“淘气包”、“捣蛋头”、“搞笑鬼”、“臭小子”,像《木偶奇遇记》里的皮诺曹,《小水怪》里的淘气机灵,捉弄钓鱼人的小水怪,《小淘气尼古拉及他的死党们》里的小淘气们以及《淘气包艾米尔》中艾米尔等等。可以说,正是这些人物形象让学生们爱上了阅读,学生在阅读时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价值取向?在与他们闲聊的过程中,我听到了一些颇有代表性的话,有的说:“读得很轻松。”有的说:“读得很好玩。”还有的说:“书里写出了我们的心里话。”更有甚者,说:“淘气包身上有我们的影子,我们也向往这样的生活。”孩子们的发言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
1.同构——文本里的“淘气包”和当下的儿童拥有“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从学生们阅读心理看,同龄人的故事一定给他们带来了一种“亲切感”。“淘气包”的生活经历、性格心理、习惯爱好甚至弱点缺陷都令他们那样熟悉。同学们在阅读时不仅身临其境,还运用了自己的生活经验,从文本中找到了自己,找到了朋友,找到了精神家园,从而产生了强烈的认同感、参与感,并且随着阅读,对故事、对人物加以联想和想象,和“汤姆”、“艾丽丝”、“小彼得”、“长袜子皮皮”们融为一体。于是,当下的儿童仿佛和“淘气包”们拥有了“同一个世界”,所有的在现实生活中暂时不能实现的梦想,在“淘气包”身上有了寄托,获得了补偿。于是,这种阅读就使得他们的情感愿望得以实现,从而获得超越于阅读本身的满足和享受。 2.契合——游戏精神让“儿童”真正成为“儿童”。
儿童精神的实质就是游戏精神。在“淘气包”的生活中,游戏行为表现得最为明显,他们活泼好动,不受羁绊,常常惹“祸”,却又自鸣得意。游戏是“淘气包”们理解、体验、超越生活的方式。又何尝不是当下儿童或许拥有或许向往的生活方式呢?与其说学生们在阅读“淘气包”,不如说在阅读自己。阅读成了他们与“淘气包”一种平等对话。这种对话本质也是游戏的,“淘气包”与当下儿童都是主体。他们有了精神的相遇、理性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实现了视界的融合和“彼此接纳”。“游戏精神”让当下儿童产生共鸣,阅读影响着儿童的精神成长,尽显着儿童游戏的天性。 基于这样的思考,我决定以“解读淘气包的心灵密码”为主题开展一次班级读书会,让学生们踏上精神之旅。
活动一开始,我就带同学们玩了个“头脑风暴”的游戏——请你猜猜他(她)是谁?
(1)他有着一头卷曲的浅蓝色的头发,蓝色的眼睛,乍一看觉得很听话,可他的确是个淘气包,他把头伸进汤罐子里,把妹妹当国旗升到旗杆顶,把猪血扣在自己爸爸的头上,把青蛙放进装咖啡的篮子里。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3bbf6f44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