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在快乐中成长》,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在快乐中成长
作者:林洁
来源:《山东青年》2014年第10期
摘要:由于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目前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存在诸多漏洞。自塞利格曼在1998年提出积极心理学的概念以来,更多的研究者开始着力于挖掘人性中积极美好的一面,其理论不断完善也为学校的心理教育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当下学校应当致力于将积极心理学的精髓与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结合,使中国的儿童能够真正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快乐成长;心理健康教育 一、积极心理学概述
著名的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曾说道,如果用三个字来概括当今心理学的现状,他认为是“不够好”。的确,心理学自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将研究重心放在人的消极面,如关注强迫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众多心理疾病的形成与治疗,却忽略了其他积极的因素。为挖掘出人性中美好的一面,塞里格曼在1998年心理学大会上首次提出了“积极心理学”的概念,在心理学界引起了巨大反响。近二十年来,关于积极心理的研究取得了不少令人瞩目的成果,其影响力也渗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一崭新的领域。积极心理学的关注对象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积极的情绪体验即主观幸福感,以弗雷德里克森提出的扩展—建构理论为代表,认为积极情绪如兴趣,满足感等能够扩展人们的瞬间知行能力,建构和增强人们个人资源的功能;二是积极的人格特质,塞利格曼把人格分成“悲观型解释风格”和“乐观型解释风格”,另有学者提出了包括乐观,宽恕在内的24种人格品质;三是积极的组织系统,积极的社会,学校和家庭系统是使人得到充分幸福感,使人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的重要保证。[1] 二、现实状况分析
随着心理学的发展,中国中小学校基本上都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立了学校心理咨询室,但总体上都是以解决心理问题为目的。[2]所谓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多是教育学生如何减轻压力,避免焦虑,控制犯罪。这类课程年年讲月月讲,学生左耳进右耳出。所谓学校心理咨询室,大多形同虚设,无人问津。因为在中国,人们对心理咨询的理解大多存在偏见,认为一旦进了咨询室就代表这个人心理有问题或是精神病,因此就算有的学生意识到了自己可能存在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心理障碍,但碍于面子,怕被同学嘲笑,坚决不去咨询,导致问题渐渐扩大,引起更严重的心理问题。现在的90后从小在父母的庇护下长大,往往心理年龄要小于生理年龄,无法自立自强,再加上现实严峻的就业竞争环境,很多孩子的心理韧性不足,抗打击能力比较弱,由此滋生出悲观情绪甚至自杀行为;再者,由于父母一代离婚率的上升,以及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人际关系问题等,影响到他们的生活学习;此外,还有更多处于逆反期的孩子因得不到家长和老师的正确引导而走上犯罪道路。以上几类孩子在学校经常被挂上“问题学生”的标签,被周围人持续消极对待。[2]积极心理学不主张一味地对一个人的负面品质进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3b46b4af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