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秋瞑》教案

2023-01-13 23:09:10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山居秋瞑》教案》,欢迎阅读!
山居,教案
《山居秋瞑》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近体诗的有关知识。

2、体会景物描写的特点,领会其“诗中有画”的艺术特点。 3、感受、品味诗歌意境,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





领会“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品味本文的诗歌意境 感受、品味诗歌意境 一、导语设计

自东晋陶渊明、南朝谢灵运开创山水田园诗派以来,深受一些优秀诗人的称赞。到了唐代,它开始受到人们的推崇,王维、孟浩然就是这一时期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王维的一首诗《山居秋暝》 二、近体诗简介:



唐代称律诗为近体诗,绝句中也有近体诗,律诗分五言和七言,每首四联,依次称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每联两句,每句的平仄都有严格的规定;凡双数句都要押韵,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中间两联须对仗。近体诗的绝句,也称律绝,每首两联,平仄和押韵同律诗一样,只是不一定对仗。我们今天所学的《山居秋暝》就是一首五言律诗。 三、作者简介:



王维(701761,字摩诘,世称王右丞,山水田园派代表诗人。开元九年进士。累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他的诗歌创作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在前期他希望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因此创作了不少思想积极、情调激昂的政治诗、边塞诗;到后期他过着隐居的生活,写了大量的山水田园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苏轼曾赞:“味摩诘诗,诗中有画;观摩诘画,画中有诗。”著有《王右丞集》。诗及孟浩然齐名,称为“王孟”

山水田园诗,源于老庄哲学,成于渊明手笔,继于大谢(谢灵运)小谢(谢眺),盛于唐代王(王维)孟(孟浩然)。山水田园诗以描绘秀丽的山光水色,和谐的田园生活为主要内容,寄托了作者因怀才不遇,或愤世嫉俗,或厌恶官场,或清贫自守而宁愿隐身山林,啸傲烟霞,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愿望。 四、诵读感知



1、教师范读

2)学生朗读(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明确:浣(huàn),洗 歇(xië),衰败 3)结合注释疏通诗意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译:空旷的山野刚刚下过一场雨,傍晚的天气显得格外凉爽。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译:明亮的月光把松林照亮,清清的泉水在石上流淌。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译:姑娘们洗罢衣服,笑语喧哗地从竹林里回家去,渔船顺流而下,水上莲叶便摇动起来。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译:春草就随它的意枯谢吧,我要留下享受这无比风光。 五、品味鉴赏



1

1、欣赏画中之美,领会其“诗中有画”的艺术特点。


1、析题

明确: 暝:日暮,傍晚。 居:停留,住宿。

诗题中四个词,分别点出了地点、事件、季节、时间,可以理解为:秋天的傍晚,留宿于山中。 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首联写出了什么样的意境?

明确: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清新,景色美妙。给全诗创造了一个寂静,清新幽雅的环境。 首联及诗题有什么联系?

明确:首联紧扣诗题,点出了时间、地点、季节。

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颔联写景如画,一静一动,是否都从视觉的角度来写的?为什么? 明确:不是。前者呈现于视觉,后者诉之于听觉。表现出山村的自然美。 颔联及首联有何联系?

空气清新方可见月光之皎洁;新雨之后才能显清泉之声响。 4、颈联的词序还可作怎样的调整?

明确:“竹喧浣女归,莲动下渔舟。 “浣女归竹喧,渔舟下莲动。 作者为什么要做如此安排?

明确:一是为了押韵的需要;二是这样才符合生活实际:因为浣女是隐在竹林之中,渔舟遮于莲叶以内,初时未见,后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纷披,才发现浣女、渔舟;三是可产生“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艺术效果,增添情趣。表现出了山村的生活美。(重在引导学生体味诗句的藏和露,诗句中的诗趣及诗情) 5“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结合本诗,你认为哪些诗句可以入画,为什么?

明确:全诗构成一幅雨后山村的晚景图,清新、宁静而又洋溢着和平安定的气氛。颔联可入画:雨后青山,山上的松林一尘不染,显得格外苍翠,皎洁的月光穿过树叶的缝隙在林间留下斑驳的影子,给人以明净、清幽的感觉,好像连自己的心也被洗净了一样;而此刻山泉因水量充足,流势增大,那白练似的泉水从石上流过也淙淙有声,像优美的奏鸣曲一样在身边响起,更反衬出山中的宁静,使人感到仿佛是大自然的脉搏在轻轻地跳动着。颈联也可入画:忽听竹林里笑语一片,呵,原来是那洗衣的少女踏着金色,沐着清辉归来了,只见河塘里莲叶纷动,清莹晶亮的水珠滚下来,晚归的渔舟荡出来,好一幅情趣盎然、魅力无穷的山村生活画面。

2、教师引导,咀嚼画外之意,品味本文的诗歌意境 何谓“意境”?

这里的“意”,是作者的主观感受(情)“境”是指客观世界(景),两者融为一体便成为意境。因此,意境是诗人借助于多种艺术手法而创造出来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物我同感的一种美好的艺术境界,是诗情和画意的完美统一。 1)教师略说王维的思想

2)学生再次咀嚼诗歌中的重点词、句,体味其深层意蕴。 思考、品味:

①诗中明明有浣女渔舟,诗人怎下笔说是“空山”?(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回答,言知有理时,教师要善于点拨,引导)

②颔联和颈联写得十分热闹,这及作者要创造一个寂静,清新,幽雅的环境是否和谐?并说说原因。 明确:是。颔联侧重于写物,以物芳而明志洁;颈联侧重于写人,以人和而望政通。看起来,此地洋溢着一片热闹,然而,这些明月、清泉、浣女、渔舟的热闹,正是为了烘托出山村环境的寂静、清幽。如同“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一样。人们从这些热闹的景物中,很自然地体味出一种和平恬静,体味出恬静中的一遍勃勃生机。

③、尾联中的“王孙”是指谁?其中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诗人曾属“王孙”,来自官场、来自社会,而今别居辋川。

尾联表达了作者欲远离尘世归隐山林,不再回到纷纷扰扰的官场中去的强烈愿望。体现了作者高洁的情怀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3aecbdb397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31.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