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5课《谈读书》说课稿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2022-04-16 13:33:09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5课《谈读书》说课稿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欢迎阅读!
上册,人教,年级,语文教案,单元
word

《谈读书》

一、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人教版语文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自读课——15课《短文两篇》的第一篇《谈读书》。

《谈读书》一文就一个大段落,且没有明确的中心论点。如何寻找到合适的突破口,如何帮助学生读懂这篇文章,是该课教学的难点。

《谈读书》没有中心论点。为什么没有中心论点呢?教师可以让学生联系名著导读“培随笔:透彻的说理,隽永的警句”这个题目,暗示培根随笔的重要特点:“几乎一句话一个观点”。但文章并非没有章法可循。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文章中的精辟论述一一找出,并交流赏析。在逐句赏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精彩语句归类,这样学生就轻而易举地把全文一大段文字分为三层:第一层,读书的目的;第二层,读书的方法;第三层,读书的作用。

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对于课文的阅读,应该以此原则为指导,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允许他们对作者的主X进行质疑,鼓励他们去补充创新,使学生主动热情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自己即是阅读的主人。

二、说学习目标

1.理清文章说理的脉络,积累哲理警句。

2.借鉴文章说理技巧,了解作者思想的阶级局限性。 3.利用阅读期待,积极读出自己对阅读的理解来。 三、说教法、学法

1.利用朗读、品味,感受语言的精美及其哲理,并运用摘记批注的形式积累语言。运用归类组合的方式,由点到面,梳理文脉。

2.利用阅读反思和批判,借鉴文章的说理技巧,理解作者思想的阶级局限性。 3.积极利用阅读期待,让学生看到文题后,去猜想文章可能出现的内容,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四、说教学设想 (一)文本

1.由格言警句切入。

你喜欢本文中的哪些格言警句?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归类。梳理出文脉:读书目的→读书方法→读书作用。

2.语言积累赏析。

结合名著导读《培根随笔:透彻的说理,隽永的警句》,把握培根随笔散文中心隐晦,句句隽永的特点,并理解文中警句哲理,摘记并批注一些警句(摘记批注也可以留待课后去)

1 / 2


word

(二)作者

1.高妙的技巧。师投影显示文本中几处比喻说理警句,让学生找其说理的共性。最好能创设改写后的非比喻说理的语句与之进行对比,让学生感受比喻说理的妙处。当然,文中运用排比说理、对比说理等写作手法,教师亦可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体会其作用。

2.阶级的局限。教师引导学生先阅读名著导读后面文章《谈美》“点评”中的一句话:“本文列举的美、德兼备者都是男性帝王。想一想其原因何在?”以及“导读”中的一段话——“不过,培根的局限性也是很明显的。读他的散文,我们几乎一眼就可以看出他毫不掩饰的贵族立场、男权视角和某些近乎市侩哲学的功利主义思想。再引导学生研读《谈读书》看看有无类似的局限性。例如“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一句,是站在贵族立场说的,从普通百姓角度看,读书还可以改变命运,事实上很多人首先是从改变命运的角度来看待读书的。这样的讨论,已使一篇孤立的文本植根在《培根随笔这本名著的文化氛围里,挖掘的是思想和文化内涵,提升的是学生的鉴赏能力。

(三)学生

1.猜读。请学生思考,你在读文章之前,看到标题后,可能猜想作者会谈些什么内容呢?

2.期待。关于“谈读书”这个话题,你希望读到怎样的内容,得到怎样的指导呢? 文本、作者、学生,甚至编者,“四方会谈(对话)”。让学生先“读进去”,与文本、作者进行由浅入深的对话;“读出来”探究作家创作心理,站在自己的时代反思并批判,读出自己的感悟来。读进文本,读出自己,这是科学的、尊重文本、尊重学生的方法。科学表现在让学生用自己的生命体验去感悟作品,这符合文学批评一般原理;尊重文本,表现在把作品看作是作者生命历程的结晶,据此去探寻作者创作的阶级局限性;尊重学生,表现在引领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和生命体验个性化地解读作品。这种解读是人文科学的。

2 /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3ae0b273f7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42.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