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如何构建高效的财务管理运行机制》,欢迎阅读!
浅谈如何构建高效的财务管理运行机制
作者:王繁荣
来源:《财会学习》 2017年第10期
摘要:财务管理运行机制是企业进行财务管理的重要方面,主要包括财务预算、内控调节、经济责任制及财务绩效评价四个方面的内容。本研究首先对财务管理机制运行的原则进行了系统概括,接着深入讨论了当前企业在财务管理运行机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针对性提出了构建高效的财务管理运行机制的措施及建议。
关键词:财务管理;预算;绩效评价;运行机制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企业的运行及发展角色发生很大的改变,主要体现在由传统的商品生产者变为经营者,由计划调配转化为市场调节及由生产职能部门变为自负盈亏的综合体。企业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对内部的财务管理运营机制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在财务预算上更加注重实际性、内部调控上更加注重协调性、经济责任上更加注重落实性及财务绩效评价上更加注重全面性。当然,企业财务管理运行机制的突出表现为资金流的配置及使用,本研究通过探讨有效的财务管理运行机制的构建,可以为企业实现财务行为的优化提供借鉴,也能够为政府等单位制定有效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提供参考。
一、财务管理机制运行的有效原则
( 一) 管理机制上集权与分权相结合
管理机制上集权与分权相结合是我国企业等财务管理机制运营中的基本原则。当前,大企业大都实行集团化管理,即大的母公司和小的子公司并行存在,但子公司从属于母公司,并执行母公司的相关决策。为实现有效的财务管理机制运行,一方面母公司要将投资权、融资权及收益权等权限集中在总部,分公司部分享有资金管理权等限定性权力;另一方面,母公司要建立与子公司的有效协调机制,总部形式的集权不能妨碍分部各职能得发挥,分部形式的分权也不能忽略总部集权形成的系统合力。
( 二) 资金运营上内部和外部相协调
资金运营上内部和外部相协调是我国企业等财务管理机制运营中的重要原则。内部和外部相协调是对资金的取得和使用而言的,具体而言,企业要将存在于各分部的资金集中起来,存入内部银行,这构成了企业运营的内部资金来源。将各分部的资金集中起来使用,一方面可以提升总部的资金使用调度权,形成整体合力,又能保证各分部对资金的有效使用权,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外部融资构成了企业的外部资金来源,但外部筹资与内部筹资相比,相对成本较比,不具备比较优势。因此,企业等要将内外部资金运营方式有效结合,使留存资金的使用效率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二、当前企业财务管理运行机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财务预算机制不健全,无法实现对财务预算行为的有效监督
当前,企业在财务管理运行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财务管理机制不健全,无法实现对财务预算行为的有效监督。财务预算机制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财务预算的编制上,没能结合企业的实际运营状况和前期经验作出科学评估,也没有充分论证预算实施的可行性;二是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不能对财务预算行为进行有效监督,也不能根据预算计划和项目进
度及时调整预算资金,往往造成预算过程中的低效率;三是由于财务预算行为缺乏可控性,给预算的实施后果评价造成困扰。
( 二) 财务内控制度不完善,在内控机制的实施与运行中存在不足
财务内控制度遵循合法性、经济性及发展性等原则,基本地包含了现金管理制度的钱账分离等,突出表现为企业内部的经济控制和财务管理。财务内控制度并不完善,体现在随着企业经济活动的扩展,企业面临的财务处理业务更加复杂,单纯依据利润最大化的指标,往往会出现社会效益不足风险,造成投资收益缺乏持续性,甚至难以收回。当然,在内控机制的实施与运行中,也会出现违约或者人为操控风险,具体表现为在一些项目投资中,存在收受贿赂及操纵项目运行的违法违规行为,造成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上的混乱。
( 三) 财务内部管理机制缺乏约束性,经济责任制存于形式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大部分企业建立了相对完整的财务内部管理机制,但这些机制往往流于形式,即“制度先行,行为落后”,造成了财务内部管理机制的约束性较差和无法有效发挥作用。这突出体现在,早在2000 年,财政部就下发了《关于建立经济责任制和加强财务管理的几点意见》,要求企业建立完整科学的财务内部管理机制,但多数企业只对该文件有所了解,而未采取有效举措加以贯彻与实施。此外,该意见还要求明确企业等单位管理者的经济责任,从而建立良好的经济秩序,但在财务内部实际管理中,经济责任制往往存在于形式,不能在相关管理层得以实现。
( 四) 财务管理者缺乏统筹管理意识,且未形成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
市场经济的突出体现是信息的流动性和资源的匹配性,与计划经济不同,市场经济背景要求企业等财务管理者具备统筹管理意识和协调管理能力,能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识别机会,实现利责平衡。但企业等财务管理者大都缺乏统筹管理意识,将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看成独立的事项,不能充分考虑与其他外部主体之间的联系,造成财务管理者制定的相关决策缺乏全面性和有效性。此外,企业等对财务管理运行机制缺乏管控,及对财务管理运行结果缺乏有效的监督评价,也造成了财务内部管理机制的不完善。
三、构建高效的财务管理运行机制的措施及建议
( 一) 建立健全财务预算机制,对企业的财务预算行为进行科学、合理管控
实现高效的财务管理运行机制,关键在于对预算的管理和控制。针对企业等不同阶段的财务预算行为,应该分别制定其应对政策,以提升财务预算的科学性、合理性及有效性。具体来说,在财务预算的制定阶段,要充分考虑项目运营的实际发展需要,并结合以前年度的财务预算报告,制定符合未来发展资金需求的预算机制;在财务预算的的执行阶段,要严格按照计划执行相关的预算,不能随意变更预算方案,但是当预算方案不能适应现实运营时,要对财务预算行为进行及时调整;在财务预算的评估阶段,要综合考虑项目整个过程的财务预算行为,对财务预算的实施结果进行有效评价。
( 二) 注重完善企业内控机制,并在财务管理活动中应用与实施
针对企业等财务管理中存在的内控问题,要注重完善企业的内控机制,并在财务管理活动中应用与实施。其中,内控机制的健全和完善可在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考虑:一是制度层面,在把握及时性、经济性及发展性等原则的基础上,根据内控所需,分别对现金管理、银行存款管理等制定相应内控准则,实现有效管控;二是人员层面,可以设置专业的内控人员,对企业等内部存在的内控问题进行调整,并在实际中注重提升内控人员综合素质,减少人为内控漏洞。
此外,内控制度的建立还必须依靠有效的实施与应用才能最终实现内部财务管理活动的协调,因此通过建立奖惩机制、考核机制等来保证内控制度的有效实施。
( 三) 建立有效的财务管理系统,并明确管理者财务管理中的经济责任
有效的财务管理系统是实现企业等内部财务高效运营的重要基础。为建立有效的财务管理系统,企业等财务管理者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将互联网和大数据的思维导入到财务管理活动中,还要建立相关的制度,对财务管理人员及其行为作出系统约束。此外,企业等还要明确管理者在财务工作中的经济责任,无论是行政事业单位还是企业,管理层负责制应该成为运营发展中的常态,就财务管理工作来说,要实现财务经理或者总会计师负责人,以明确的形式对管理者在财务管理中的经济责任。
( 四) 财务管理者要注重提升统筹管理的观念,并建立有效的财务绩效评价机制
统筹管理,就是对财务管理活动的整体流程进行管控,以协调的方式进行资源或者信息的重新组合,从而实现运行发展的高效率。财务管理者作为企业等财务管理活动的核心,必须面向整个企业等流程制定符合发展的有效策略,并充分考虑内、外部关系与利益联结,实现业务统筹发展与财务一体化管理。另外,还要建立科学的财务绩效评价机制,从绩效评价指标、绩效评价原则及绩效评价的计算等方面对财务绩效评价体系进行补充和完善,以实现对企业等财务管理运行状况的合理评估。
四、结束语
市场经济的复杂化和企业等发展形式的多元化对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运行机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积极探索企业等在财务预算、内控调节、经济责任制及财务绩效评价方面构建高效的财务管理运行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也在一定程度会推动企业等运营水平的发展提升。财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3ac386fc9d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e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