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多维度再现原作氛围》,欢迎阅读!
多维度再现原作氛围
摘要: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和再现一篇科普作品的翻译过程,说明一种对奈达的“意义为主,形式为次”理念的错误理解。即有人认为只要把内容翻出来了,形式就可以不管了。笔者认为,在翻译内容或意义为先的前提下,尽量照顾形式,才能更好地,多维度地再现原作的氛围,即“神似”又“形似”地再现原文意和形。 关键词:科普、翻译过程、多维度理解
科普作品是指那些将深奥科学知识、原理或概念用深入浅出的语言解释出来的一种文学作品。这种作品的翻译往往使很多翻译工作者望而却步,其原因:这些科学知识的原理或概念都很复杂,翻译起来颇费周折,且读者聊聊无几。即使是原文,其读者也很少。本文尝试通过一个翻译实例,来说明科普文章的翻译过程。
K.C.Cole是美国一位著名的科普作家,擅长写物理学方面的科普作品。她毕业于美国BarnardCollege,是美国《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和《新闻日》等大报和杂志的自由撰稿人等。另外,她还是世界知名科普杂志《发现》的特约撰稿人。下面这篇文章先刊登在《纽约时报》的“女作家”专栏。后来收入作者的作品集《同情的震颤———对物理这一生活方式之思考》。后来又被很多美国写作教材引为范文。
对外行人来说,科学概念常常让人云里雾里。比如,我们谁能说清楚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然而,宇宙中起作用的自然规律并不仅仅只属于像爱因斯坦这样的天才或是他们的独立王国。相反,这些规律就像一根根无形的绳索,控制着我们地球上的一切生命包括我们自己。在原文中,作者选择了一个听起来怪诞的,专业化很强的物理概念———“熵”来解释,并且用活生生的例子以及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说明“熵”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无处不在的因素。 “熵”是一个物理学术语,《现代汉语词典》1998年版的定义第一条不适合这篇文章,而第二条也没有将“熵”的“不可逆转性”点透:“科学技术上泛指某些物质系统状态的一种量度或者某些物质系统状态可能出现的程度。”相对地讲,《朗文当代英语辞典》的解释比较清楚地说明了熵的实质就是“越来越乱”。请看其定
义:“ameasureofthelackoforderinasystem,thatincludestheideathatthelackoforderincreasesoveraperiodoftime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的秩序的缺乏”。
原文作者的读者意识senseofaudience/readers极强。这是因为她知道自己是在解释一个很多人几乎闻所未闻的物理学概念,而她心目中的读者是一些对科学可能一窍不通的人。后者往往对高深的科学概念敬而远之,甚至有抵触情绪。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作者采用了很多写作手法。现结合解释她的写作手法,同时说明在翻译过程中对原作的一些细节的处理和相应的想法。 1内容为先,形式对等
在这篇科普文章的翻译过程中,我们首先考虑的是内容为先,形式对等。Nida在1964年提出了翻译的内容对等和形式对等两个概念。所谓“形式对等”即是“原文的形式特征被一成不变地复制到目的语文本”NidaandTaber,1969:201。他指出,翻译首先要译意:“用接受语复制出原语最切近的自然对等,首先是意义对等,其次是文体对等。”然而很多人理解只要把内容翻出来了,形式就可以不管了。
按我们理解突出“意义为主,形式为次”的思想,并不是只要翻译内容,就不必顾及形式了。Nida还提出:“不但是信息内容的对等,而且,尽可能地要求形式对等”。他认为形式也表达意义,改变形式也就改变了意义。黄国文也指出“形式是意义的体现”黄国文,1999。翻译自然应当先忠实原文,内容为先。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在这一基础上照顾形式上的对等,以再现原作的气氛并以达到Nida所说的“翻译对等”包括内容对等和形式对等。我们在翻译原文的过程中就始终贯穿了“内容对等为主,形式对等为次,多维度再现原作氛围”的思想,即先忠实意义,然后照顾形式,借以模仿原作的氛围和语气。下面是一些翻译中的实例及相关的说明。 2实例说明
2.1用原文的修辞手法,再现原文的氛围
这里原文第一段中的排比就可以说明这个观点的重要性。第一段中出现了近10个“主+谓+宾的简单句。而且每个句子都是第一人称或是与“我”有关的人或事myson,myhair,myrightreartooth。
如:mycarbrokedown,myrefrigeratorconkedout,myhairwasturninggray,mytypewriterwaswearingout等等。这一系列的排比充分再现了作者对“不可逆转”的无可奈何情绪和气氛,为了在译入语中再现这情绪和气氛,我们也可以尽量按照这种排比形式翻译。因为译文接受者对译文的反应应与原文接受者对原文的反应基本相同。Nida&Taber,1969:12:200。 2.2用第一人称,拉近作者与读者的距离
第一人称往往对读者或听众具有相当的亲和力,而且富于真实感。由于多数自然语言的人称是一致的,其修辞功能和心理影响力也是一样的。那么,作为译者,我们就应该在译入语中体现这一人称,不得任意改动,否则这种亲和力就会受到损害,拉开译者和其译作与读者之间的距离,达不到作者所想要达到的目的。有时候,译入语中第一人称的出现频率还可以比原语高,这样还可以弥补在翻译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损失的东西。根据粗略统计,原文中出现my共21次,出现I共16次。译文中出现“我”的频率高达44次。 2.3用自嘲手法,使读者能设身处地去体会“熵”的存在和影响
自嘲是幽默中很常用的一种手法,所以,作者就在各段中用了很多自己的切身经历,在幽默之中,让读者自己去体会和寻找自己身边是否也感到了“熵”的存在和力量。那么,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就应当领会作者的用心良苦,竭力再现这种自嘲的口吻。第一段的10多个以“我”为嘲弄对象的排比就是例子。
2.4用俚语和俗语,突出原文的亲和力
在原文中,作者使用了很多俚语和俗语,如
lukewarmmess,togetourselvestogether,thecatchis等。其作用是显示出一种套近乎的,随便的口吻。那么,我们的译作也要尽量地表现出这种口吻来。第二段中
Afterall,whatwasthepointofspendinghalfofSaturdayattheLaundromatiftheclothesweredirtyalloveragainthefollowingFriday?每周六我都要在自动洗衣店洗上整整半天的衣服。如果那些衣服到下周五又脏了,那我这又是何苦呢?。这句话给人一个感觉:简直就是懒人无奈的话。其亲和感、自嘲的幽默跃然纸上。所以,我们在翻译处理时就用了“我这又是何苦呢?”试比较“那我为什么还要每周六到自动洗衣店洗上整整半天的衣服呢?”显而易见,后面一种译法较生硬,且难体现作者的幽默和自嘲口吻。 2.5译入语同样用含“消极”语素的词语
作者还使用了很多像:futility没用,uselessness无用,loss失败,depressing压抑的,忧郁的这类率直的、不中听的,但却带有强烈的震撼感的情感词。通过这些词,作者力图使读者从多维度亲身体会和意识到“熵”的存在。尽管熵是一个科学术语,但作者想使我们理解熵关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并且具有使我们能在情感上进行反应的影响。原文中还有很多类似的词语和表达方式。我们应使用这些词的汉语对应词,如:unnerving使人身心交瘁的,lostandbuffeted被冲来撞去的,stressed很紧张的,lost迷失方向等等,将其所含的那种消极的语素再现出来。
2.6用同一汉字的重复再现原作的氛围
原文始终围绕着entropy这个话题展开,所以不可避免地就要使用重复类的修辞手法。作者也是通过这种同义词的重复烘托出这种气氛。那么,在翻译过程中,无论在传达原文的内容、意图或形式上,我们都应尽量达到“对等”。采用的方法是某些词的高频率重复。如“了”字和“乱”字的重复。
1)“了”在汉语句法上的功能是时态助词,用它可以表示完成时和过去时。在这里,用一个“了”字可以再现“熵”的“不可逆转性”及其带来的“心烦意乱”。同时也照顾了形式上的对等,因为原文中的诸多过去时就通过这个“了”字得到了对等。我们在翻译第一段时,一共使用了5个“了”字,形成了一个排比,这样就烘托出原文想要表述的熵带来的“覆水难收”的“混乱”。整个译文中,符合这个定义的“了”字出现频率约21次。 2)高频率地使用“乱”字,突出熵的实质。
简略地统计一下,关于“乱”这个词出现了约40余次。disorder和order出现了约15次,mess4次,random4次,chaos/chaotic,irreversibility2次。所以,在整篇译文中光是“乱”字就一共出现了18次,其余近义词、同义词也有10余次。这样就有效地再现了原文的“乱”的气氛。 3小结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3abe71fa5d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c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