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教案

2022-03-19 10:42:27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背影》教案》,欢迎阅读!
教案,背影
《背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掌握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味洋溢在字里行间的人间至情。 2.学习文章抓住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3.珍爱亲情,增进与父母的沟通与交流,培养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教学重点

1.品味语言,深入体会情感,感受父子之间的浓浓亲情。 2.触动学生心灵,感悟身边的爱。 教学难点

学习在叙述和描写中抒发感情的方法,理解深沉的父子之情。 教学方法

点拨法、勾画圈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走近作者,导入新课

1.不知大家是否记得,在七年级的时候我们学习过一篇非常精美的写景散文《春》,并由此结识了一位著名的散文家——朱自清。关于朱自清,大家还记得多少呢?(PPT展示作者资料

那么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他的另一篇记实散文——《背影》。

2.下面请大家看大屏幕,预习时,你注重到这个组字词了吗?大家一起把每个词读两遍,并说说朗读后的感受。

祸不单行 满院狼藉 惨淡 赋闲 踌躇 蹒跚 颓唐 情不能自已 琐屑 情郁于中 大去之期

教师总结读了这组词语感觉有一种说不出的沧桑感,也许我们还真没学过一篇课文的重要字词集中在一起会给人这样的感受。那么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样一篇文章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是怎么说的。

朱自清: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的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泪如泉涌。 (板书:别后思念)

二.品读父亲背影

1.是父亲的一封来信引发作者写这篇文章的,那么作者所引的信中的那句话,在文中的哪里?请在文中画出来。读一读,这段文字里,包含了父亲怎样的心愿? 教师总结作者读到这里以后,也是泪如泉涌。一起读:“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2.父亲“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那“最不能忘记的背影”作者是在哪里看到的呢?文中是怎样具体描写的?请大家画出来读一读。 PPT展示第六段)“望父买橘” 动作描写:蹒跚,探身,攀,缩,倾


外貌描写: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等

教师总结从作者的描写中,我们不难看出父亲爬月台的艰难,甚至说是狼狈,但是父亲不顾这些,去为儿子买橘子,一门心思都在儿子身上。这些都是深沉的父爱的体现。

3.作者见到此时父亲的背影,有怎样的反应?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4.作者以前没见过父亲的背影吗?为什么这时流泪呢?先看看,在父亲为送儿子踌躇犹豫的时候,在父亲一路上再三嘱咐的时候,在父亲忙这忙那的时候,作者心里是怎么想的?画出相关语句。

5.从这些句子中我们不难看出,父爱的沉重与“我”的不谙世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大家再想一想,这时的父亲处在一种什么样的境地中?文中有交代吗? 第二段。

教师明确:那年冬天是寒冷的,一如父亲当时的处境,就是在这样祖母去世、父亲失业的日子里,在父子俩即将分手各奔东西的时刻,“我”终于注意到了父亲。与其说是眼睛看到,不如说是心看到了。心灵的骤然注视,让“我”的眼泪很快流下来了。

6.我们接着往下看,在将橘子给我之后,父亲走了,又回头,为什么?我们先一起将这个部分读一遍。

依依不舍,还有不放心和牵挂。

三.追问父爱

1.教师总结人走茶凉,“背影”作为最后的记忆留给了人们,也让我们读出了“背影”一词的另一个隐喻——别离。背影的“背”字,其本义就有离别之意。前文中说,“我”想起祖母“簌簌地流下眼泪”,那是一种“死别”,这里呢?这里是一种“生离”,连古人都说,人生自古伤离别。

2.父亲在信中说他“大去之期不远矣”对作者来说不是一种将要到来的诀别吗?文章开头作者淡淡地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不相见”是不能见,还是不愿见?我们来看一组资料。(PPT展示父子二人的纠葛)

3.教师点拨:原来父亲来信的背后,遮遮掩掩之间,隐藏着父子之间的一场“情感战争”,上课一开始大家说父亲写这封信是希望儿子回去看看,现在想想呢,是在求和,是父亲在向儿子求和。这里是儿子胜利了吗?不是!父子之间哪有什么胜败可言。儿子读到信时泪如泉涌,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教师总结:父亲能主动求和,做儿子的却并没有先迈出这个步,真的要到“子欲养而亲不待”吗? (板书:父子分手)

4.八年之后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作者也已为人父了。重新再看父亲的时候,就更多了一份理解。请一位同学读一下第七自然段的前半部分。


教师点拨:两个“自然”,写出了作者对父亲以前所作所为的理解;与父亲的恩怨,仅仅淡淡地一笔“他待我逐步不同往日”,表达的更多的还是对年迈的父亲的那种隐隐的痛和爱。

5.“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两个感叹号,饱含作者想见父亲的热望;“唉”里有对父亲自体的担忧,“唉”里有说不尽的愧疚。

6.那么大家一定很想知道,后来他们怎么样了呢?我们一起来看屏幕。

1928年朱自清的父亲读到了这篇文章。据朱自清的弟弟朱国华回忆说,当父亲一字一句读完《背影》时,他的手不住地颤抖,昏黄的眼珠好像猛然放射出光彩。父子和解了。

(板书:真情再现)

四.课堂小结

父亲是一部大书,年轻的儿女们常常读不懂,直到他们真正长大,站在理想与现实、过去与今天的交汇点上重新打开它时,往往才能读懂父亲那颗真诚的心。师和你们一样,现在还不能很好地读懂父亲,学了这篇文章,但愿我们都能早一点读懂这本厚重的书。最后,我们一起在一首写父亲的歌中结束这堂课的学习(播放高见的《爸爸》。

五.作业设计 1.抄写课后生字词

2.《名师名题》同步完成

.板书设计

背影

朱自清



别后思念 望父买橘 父子分手



真情再现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3a8311eddc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92.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