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解一元一次方程(二)》教案》,欢迎阅读!

《求解一元一次方程(二)》教案
教学目标
1、能熟练利用去括号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并能判别解的合理性. 2、解方程时灵活运用去括号法则.
教学重点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步骤
教学难点
去括号法则.
教法与学法指导
这节课学生主要能做到提前预习,做到“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灵活应用”,在教法上采取讲练结合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尝试解答问题,发现问题,进而总结经验,再正确解答问题.
课前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教师活动: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及时收集学生的各种信息. 师提问: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步骤分几步? 生:三步,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1. 师:很好,板书3x+6=5x-8的解法: (解:移项得3x-5x=-6+8, 合并同类项-2x=2, 系数化为1x=-1.)
学生活动:对比自己的解答,热烈讨论. 师:这位同学的解答对吗? 生:齐声回答不对. 师:为什么?谁能解释.
生:老师,方程中的等号右边的-8不应该变成+8.
学生活动:解答此题的学生主动举手,想要回答,积极性很高.
生:老师,我知道自己错在什么地方,移动的项要变号,但不移动的项不变号. 应该这样解:移项得3x-5x=-6-8,
合并同类项-2x=-14, 系数化1x=7.
教师活动:给予这个学生鼓励和肯定,希望其他同学,学习他的学习态度,并强调,解方程的注意事项:
1、移动的项要变号;
2、含未知数的项前移,其他项后移;
3、系数化1是指方程两边同时除以未知数的系数.
设计意图: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一是看全体同学的学习是否有主动性,起到老师的督导作用;二是查漏补缺,及时对上节课的顽固问题进行纠正;三是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能够在本节课的合作探究中,积极交流,敢于发言.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带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引入. 解答课本137页的问题.
家里来客人了,妈妈让小颖带了10元钱到超市去买1听果奶和4听可乐,找回了3元,已知1听可乐比1听果奶多0.5元,你知道1听果奶多少钱吗?
教师活动:通过自己的提问,引导学生逻辑思维,逐步进入新课题. 师:你是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实际问题的,直接计算方便吗? 生:用列方程的方法解答实际生活问题比直接计算更简便.
师:很好,通过预习我们知道,用设未知数列方程的方法解答实际生活问题,更容易转化题目中的数量关系,但前提是我们要能够熟练正确解答方程.
生:老师,如果设1听果奶x元,那么可列出方程,4(x+0.5)+x=10-3. 生:开始这个方程怎么移项?
师:观察的很仔细,这个方程和上节课的方程有什么不同? 生:多了括号.
师:所以,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 教师活动:板书课题5.2求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 设计意图:
(1)感受利用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方程的优越性,提高学生主动使用方程的意识;
(2)引导同学们顺利地进入本节课的学习,激起学习的欲望. 2、解带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
师:要想去括号,那就需要应用我们前面学习的去括号法则,哪个同学能帮助同学们回忆一下?
生:括号前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不变符号;括号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390f9a4075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1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