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部编优质课一等奖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河中石兽》说课稿》,欢迎阅读!
《河中石兽》说课稿
《河中石兽》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最后一篇文章,它是清代才子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中的一篇志怪小说。本文语言简炼,层次清晰,故事性、趣味性比较强,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学生通过前面几篇文言文的学习,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文言词汇,初步掌握了阅读浅显文言文的方法。这对我们理解课文有很大的帮助。当然,本文对初一的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教师要在方法技巧上点拨指导,帮助学生积累文言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新课标要求7-9年级学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浅显的文言文。本单元的学习目标是要掌握边默读、边摘录的阅读方法,还要注意把握文章内在的条理,理清作者思路。依据以上两点及本文的特点,我将《河中石兽》一文确定如下三个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1)、借助工具书以及注释理解文言文的实词与虚词,文本的基本内容。(2)、积累文言词汇,朗读文章并背诵文章。(3)、理解“实践出真知”的生活道理。2、过程与方法:学习诵读文章,体会文言文朗读的情感与语调,在反复诵读、合作交流的基础上掌握文言词汇,理解文章内容,体味文章严密的逻辑性。
3、情感与价值感:学习从实际出发,观察事物,对待生活,得出正确的结论。教学重点:通过反复诵读,使学生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品味文中的哲理。
教学难点:初步掌握文言文阅读方法和部分词汇的含义,理解记叙与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基于七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及知识结构,我把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准确翻译课文、理解文章内容作为本课的重点。本文有较多的疑难字词、倒装句和文言长句,因此我把准确翻译课文作为本文需要突破的第一个难点;另外,本文作者善于在叙事中制造波澜,文章风格简淡、立意高远,七年级学生较难体会,因此品味本文的写作特色是第二个难点。
为了更好的把握重点、突破难点,我将采用朗读法与小组讨论法相结合的教法。
本文我打算用一个教学课时完成,教学过程如下: 第一环节:预习检测 疑读 正其音
我设计了多个层次的读,力争每次朗读侧重于某一方面的训练与提高:一是自由朗读,提出疑问,划出读音不准的字词;二是指名朗读,读准字音和句读,侧重于教给学生划分句子节奏的一般方法。三是齐读,注意揣摩人物的语气语调,
为后面的人物分析做好铺垫。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完成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教学目标。
第二环节:自主学习 译读 明其意 我设置了两个步骤。
第一步读懂词语——译一译:学生根据文章内容将重要词语圈画出来并翻译,并将个人以及小组不能翻译的句子在班内质疑,师生共同完成解疑。再以游戏的方式,要求每位同学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积累的词语,尽量在三分钟内完成对所有词语的记忆交流,每完成一个词语的积累和交流击掌通过,让学生在学中体会游戏的快乐。
第二步重点突破文章中最有难度的五个句子:让学生根据注释及查阅工具书来完成对句子的解读,这样以点带面,帮助同学清楚地懂得文章的意思。
第三环节:创读 悟其理
消除了语言障碍是读懂文言文的基础,但是如果将富有丰富内涵的文言词语仅仅停留在释义的层面显然是不够的。如何在教学中玩味文言文的语言呢?除了诵读外,“再现法”“想象法”是一种有效而且实在的方法。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精心挑选适合自己难度的活动,并且运用再现法引导学生琢磨字词,就必能使得学生登上语言之堂,入运用之室。于是我设计了三个分层活动,进一步感悟文章内涵。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三选一的活动:自选(可从作者、寺僧、讲学家、老河兵)角度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用一组图画反映石兽沉落水中的变化过程,并适当配上简洁的说明文字;分角色朗读或表演寻找石兽的故事。基础稍弱的一般选择分角色朗读课文,基础稍好的同学选择不同的角度复述故事,完全理解了文章内容的同学就选择跨组合作表演课本剧,加入了自己的想象联想,尤其对人物角色的把握就胜券在握了,通过再现文章的故事情节以及人物形象,想象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力争演出人物的神韵,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并且又能走出文本,深刻感悟文章揭示的道理。并且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实现背诵的目的。
表演完后,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所有体现作者对讲学家嘲讽的句子,抓住文中的细节描写,如讲学家和老河兵的“笑”,让学生“比一比”并“想一想”,在补白的练习中学生体会到作者凭借这简洁的文字记叙的故事情节,刻画了人物形象,揭示了深刻的道理。引发我们的联想,引发我们的思考,真所谓是一个字写活一个人,一个字激活了一群人。在短短的字里行间,我们读出的是人物的心情,是人物的语言,是人物的形象。所以说纪昀的文字虽然简短但是意无穷。于是让学生带着情感,朗读课文,读出语气语调,实现了读的又一层次的提高。
在前面朗读、理解、赏析、比较的基础上,学生了解了文章主要内容,教师引导学生质疑:文中主要说出了几位主要人物,概括他们各自寻找河中石兽的四种方法及结果;为什么前三种方法是错的,只有老河兵的方法是对的;本文的中心句是哪句?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通过比较发现老河兵寻找石兽的方法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准确把握了流水、石兽、沙子三者的性质及相互关系,所以才能成功,进而让学生清楚本文的中心就是——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学生即可展开来谈自己从中收获做事做人的道理——做事要全面地看待各个要素,要理论联系实际,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做人不能骄傲自满,自以为是……
第四环节:背读 得其法 我采用减字法帮助学生背诵,降低了难度,交给了方法。
最后是课堂小结:让学生感悟,说出自己所得。 作业布置:1.熟读并背诵全文 2.积累有关实践出真知的名言或诗句。
说板书:
河中石兽 纪昀
寺僧——求之下流----无迹
讲学家——求之地中----失败 理论+实践=成功 老河兵——求之上游----成功
以上就是我的全部说课内容,让学生学会阅读、学会表达、学会感悟、学会积累,是我这堂课的追求,也是我平时的教学理想。尽管在备课的过程中得到了我校语文组姐妹的帮助,但是我们深深的感到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水平实在有限,而教师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直接决定和影响着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38daa579bb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d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