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浮士德》影片观后感》,欢迎阅读!
《浮士德》影片观后感
10汉语言文学2班 姓名:张 学号:1005019119
电影《浮士德》是根据歌德的巨著《浮士德》的第一部分改编。以前耐着性子把钱春绮翻译的那版原著看了一遍,虽然没有怎么看懂,但对里面的故事情节还是有了大致的了解,影片中省去了原著中上帝与魔鬼的打赌的那一段故事情节,个人觉得这也使主线剧情更为连贯紧凑。 洋洋洒洒的《浮士德》,其文学和艺术成就毋庸置疑,而对其思想精髓,我却始终不能领悟。有人说这是部资产阶级奋斗史,还有人说这是在歌颂不断追求永不满足的精神,总之对浮士德的评价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俄罗斯当代影坛的精神领袖亚历山大•索库洛夫导演并参与剧本写作的《浮士德》,对19世纪歌德同名诗剧第一部分的进行了通常意义上的改编。为了把这样一部巨作改编成两个小时多的电影,导演仅保留了原著故事的主线,并保持了原著中对白的简洁的特点。尽可能的保留原著的面貌,即是对原著的尊重,更是对原著作者的尊重。整部影片给我影响最深的还是浮士德博士的崇高的形象。
都说浮士德地一生经历了五大悲剧他一生所经历的五大悲剧:追求知识,他满腹经纶,却于事无补;追求爱情,爱情被保守思想和封建礼法扼杀;政治追求是为封建王朝服务,却因爱上海伦而葬送自己的前程;追求艺术,追求古典美,也以幻灭告终;社会理想追求,围海造地,建造人间乐园,却在呐喊中倒地而死。从浮士德的追求过程,也就勾勒出了欧洲三百年波澜壮阔的历史民俗画卷。浮士德在他追求的过程,显示出了他在爱与恶的灵魂冲突中矛盾的心理,从而也反映了他多方面的性格特征,这也使得浮士德这个人物的形象更加高大丰满。
浮士德的崇高形象之处在于,浮士德首先是以中世纪“饱学多闻”的博士和导师的面目出现在我们面前的。从人物的出场、知识悲剧,到人物的下场、事业的悲剧,都抓住了主人公对人生的深刻思考。随着浮士德对人生社会真谛的追求与探索的不断开拓与发展,主人公的哲学意识表现得越来越充分,越深入具体、越深刻。这也都充分具体地表达在对浮士德博士形象的刻画中间。
如爱情悲剧中,浮士德的情欲与理性未能统一的社会原因,即黑暗的封建的德国社会使浮士德无法体现出理性与情欲的一致与和谐,这使追求人生社会真理的浮士德的崇高目标与深受封建专制和宗法制压迫的少女玛甘泪的缺乏叛逆精神的现实发生矛盾。其结果,玛甘泪在这种社会环境的逼迫下,误毒了自己的母亲、溺杀了自己的婴儿,结果她纯真的爱情竟成了德国封建宗法制的无为的牺牲品。如此,歌德则把爱情的得与失, 提高到社会制度合理与否的认识高度, 表达了他深刻的人道主义和强烈的反封建精神。
浮士德又是一个矛盾的思想者。浮士德历尽人生社会的探索与追求,在这期间鼓舞与贯穿着这一系列活动的是浮士德人生中的矛盾追求。从他追求知识、爱情到为政治服务,然后追求艺术和社会理想。但是在这过程中浮士德能不断地对周围的一切特别是对自己进行彻底地否定,他最后之所以投身于改变自然的伟大事业中,是经历了尝试、碰撞、失败的由量到质的变化过程。浮士德在探索中虽然有时妥协,甚至感到绝望,但是他却总是积极进取的。他的一生不断追求真理,不断抛弃幻想,可以说是一个不断抛弃旧的自我,走向新的自我的过程。歌德在第一部第一场中,就寓意深长地安排了浮士德自杀这一细节。固然,浮士德的自杀在逃避现实这一点上与维特是相同的,但维特终究完全绝望、自毁自弃,以此了结了痛苦的生存。浮士德选择自杀, 并非要由此结束对理想的追求,而是以自杀为转机,不惜一切重新追求。
浮士德在其各个生活阶段的转折关头,都经历了与自杀相类似的死而复苏,即由否定而至否定之否定这样的过程,以此实现弃旧图新。这种否定而至否定之否定的方式是标志人物实现生活转折的一个特征,它揭示了人物的性格矛盾得以发展的秘密:这就是不断地抛弃旧的自我,而又不懈地转向新的自我。这是最难能可贵的,也是最让人感动的地方。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38cf7b5069eae009581becd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