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唐诗中思乡念亲的意象——“月亮”》,欢迎阅读!
唐诗中思乡念亲的意象——“月亮”
摘要:月亮是中国古典诗歌中最为常见的意象之一。在唐诗宋词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人特别是诗人对月亮有一种独特的情感,他们对月的惊叹和对月的深情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形成了中国人一种独特的月亮情结。看到月亮就会触发他们的心弦,牵动他们的思乡念亲的情思,勾起他们无限的遐想。 关键词:唐诗 意象 月亮 思乡念亲 情感表达 一、诗歌意象群中的一道绚丽的光芒——“月亮”
诗歌讲究含蓄凝练,把解读意象作为鉴赏诗歌的突破口就能迅速和诗歌融为一体,与诗者心神交流,进而体味诗人内心的情感。那么何为意象?西方现代美学家克罗齐从美学的角度阐释:“意象是在瞬间表现智慧和情感的复合体。”通俗地说,意象就是诗人主观情态中的客观物象融合转化生成的具有特定情感内涵的诗歌形象。诗人所吟咏的物象往往都饱含着深沉的情感,而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由此可见,诗人将深深的情感蕴含于意象之中,借助带有主观情感色彩的意象来达到情与景的交融。
月亮作为意象里常用的一种,在一定程度上孕育和生成了唐诗。月亮这个意象反映着古代文人寻找母亲世界、寻找精神家园、恢复世界和谐统一的心理,反映在古典诗词里常常表现出望月思乡的主题和旧梦重温的情思。月亮是昭然于天际凝然不动的乡愁,诗人怀念家园、父母的情思常常寄托于明月传递。月亮给了诗人以美妙的灵感和丰富的意蕴,创造了唐诗的艺术题材和艺术生命,给唐诗提供了博大深远的艺术空间和宇宙意识。 二、唐诗中饱含思乡念亲深情的“月亮”
月亮在古典诗词中作为思乡的代名词,往往寄寓着人们团聚的心愿与期待,这当中就包含了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以及怀念友人。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月夜忆舍弟》中写道:“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上下两句同是写景,却又略有差别,“月是故乡明”中明显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感。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本无差别,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故乡的月亮之所以最明亮,是因为作者对故乡深深的感怀和对杜颍、杜观、杜丰、杜占这四位家弟的思念。月圆本应家人团圆,却因战事无法团圆,所以思乡怀人之情油然而生。
唐代诗人张九龄在《望月怀远》中写道:“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辽阔无边的大海上升起一轮明月,使人想起了远在天涯海角的亲友,此时此刻也该是望着同一轮明月。上句写景,下句由景入情,诗人描绘出了一幅壮阔动人的图景,明月深奥莫窥,遥远难测,自然而然地勾起了诗中人的不尽思念。他设想,遥隔天涯的远人,此时可能也在对月相思吧。诗中人不写自己望月思念对方,而是设想对方在望月思念自己。构思奇巧,含蕴有致,生动地反衬出诗中寄托的深远含义。诗人背井离乡,遥望这一轮明的同时是在怀念远方的故乡和亲人,而这一怀远的情感全都浸润在了天地间的这一轮明月中。
唐代诗人王建在《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中写道:“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今天晚上人们都在仰望皎洁明亮的月亮,却不知道秋天的思念之情落在了谁家?普天之下又有多少人都在望月思亲:在家乡的人思念远离的亲人;离乡之人遥望家乡亲人。同是望月,但感秋之意、怀人之情却是人各不同的。诗人怅然于家人离散,因而由月宫的凄清引出了入骨的相思。他的“秋思”必然是最浓挚的。然而,在表现的时候,诗人却并不采用正面抒情的方式直接倾诉自己的思
念之切,而是用了一种委婉的疑问语气:不知那茫茫的秋思会落在谁的一边?明明是自己在怀人,偏偏说“秋思在谁家”,这就将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
除此以外,唐代诗歌中还有大量的作品都沐浴在明亮的月光之下,如《静夜思》、《月下独酌》、《八月十五夜月》、《嫦娥》、《中秋待月》、《月夜》、《霜月》、《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难以数尽。可以说,是月亮赋予了唐诗以丰富的意蕴和生命。若无月亮的存在,就没有上述诗题,也使诗人们失去了艺术灵感和艺术创造的审美空间,会使诗坛上失去最美的鲜葩,丧失一大批不朽的诗作。
以月寄托相思之情,抒发思乡怀人之感,在远离家乡、远离亲人者的眼里,月亮这一意象或是寄托恋人间的苦苦相思,或是蕴含着对故乡和亲人朋友的无限思念。在众多的咏月古诗词中,这一类是最多的。从月相的形态及其变化来看,圆月如盘,团团圆圆;残月如勾,残缺不全。月亮圆了又缺,缺了又圆,自然勾起人们的想象和联想。宁静的月夜里,沐浴着清幽柔和的月光,人们很容易陷入沉思,展开遐想,产生缠绵而渺远的情思。离家在外的人,仰望明月,思绪常常飞越空间,想起同在这一轮明月照耀下的故乡、亲人、朋友。
月亮,是古诗词中的一颗明星,不仅悬挂在我们的头顶之上,更悬挂在中国古典诗坛的上空。月亮作为美丽的象征,在中国的诗歌中创造了很多优美的意境;同时作为人们相思情感的载体,它又寄托了人们对故乡、亲人和友人的深深怀念。月亮本身的安静与宁谧,更是引发了人们对其哲理的思考,使其成了永恒的象征。 参考文献
[1]朱光潜 诗论[M].北京:北京三联出版社,1998。 [2]袁虹 象、境、意境逐层深入[J].安徽文学,2007。
[3]傅道彬 晚唐钟声——中国文化的精神原型[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4]刘洁 唐诗审美十论[M].北京: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38bde72049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