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中历史热门阅读古代的潜水运动与潜水员素材》,欢迎阅读!
古代的潜水运动与潜水员
在很早的时候,古人就已经会潜水了,只不过因为没有任何保护工具,潜水时间都特别短。当时的潜水也只是为了捕虾捉鱼和寻找宝物等。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五代时期还出现了专门的潜水爱好者。到了明代,甚至有了简单的潜水工具。在不断的改进中,潜水也成为战争中的一种"出其不意"的战术。
古代的潜水与游泳分不开。"游泳"二字最早出现在《诗经·谷风》中:"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浅矣,泳之游之。"诗中的方,是指木筏;舟就是船。古代的潜水叫潜游,称为泳;而浮水则叫游。这句古诗也表明潜水在西周已为民间常见。
那时候,潜水员无非是在捕鱼捉虾和寻找失落水中的财物时,潜入水中完成。当时没有任何保护工具,这种潜水,只能撑很短的时间。
到了春秋时期,出现了一位潜泳技巧很高的人,他就是齐国的古冶子。据《晏子春秋·内篇》载:"古冶子,春秋人,以勇力事齐景公。公尝济于河,鼋衔左骖没,冶逆流百步,顺流九里,卒杀鼋,左操骖尾,右挈鼋头,鹤跃而出,津人皆以为河伯。"大意是说,当时齐国的大将古冶子不仅打仗勇猛,而且善于潜水,且能潜水很长时间,他曾经在水中逆流潜行百步斩杀大龟。
春秋时期,潜水还被称为"没水"。这种活动,在吴越地区最为常见。《列子·说符》中记载:"白公问曰:'若以石投水何如'?孔子曰:'吴之善没者能取之'。"这段话反映了当时吴越地区确有善于潜水、能在水下取物的人。所以,吴人的潜泳技能在历史上蜚声卓著。以致后世都在传颂。杜甫有诗说:"刺船思郢客,解水乞吴儿。"《全唐诗话》卷一也载:"吴越之士,号为水仙。"宋代苏轼在南方多个地方从政,他深有体会:"南方多没人,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岁而能没矣。"直到清代,"没"仍然是潜泳的代名词。清代王应奎《柳南随笔》载:"世有善泅者,往往能伏水底,谓之打没头。"
秦代,潜水已经相当普及了,据《史记》记载,秦始皇曾派数千名善游泳者到泗水中去寻找周代沉没的宝鼎,一次能派出数千名潜水者,可见潜水在那时应用已经很广泛。
而唐代更有技术了不得的潜水能手。据《通幽记》载:唐德宗贞元年间,一个名叫周邯的文人,从彝人手里买了个小奴约十四五岁,这个小奴善于潜水,"入水如履平地。令其沉潜,虽经日移时,终无所苦。"也就是说,小奴在水里能待上一天,也不会叫苦。因此,周邯称这个小孩子为"水精",并带着他从四川沿着长江而下,"经瞿塘、艳滪,遂令水精沉而视其邃远。水精入,移时而出,多采金银器物。"小奴能潜入水深流急的长江三峡,说明其潜水技术是非常高超的。因为三峡险峻,过往沉船很多,自然江底沉落金银财宝无算,就被小奴所得,给主人带来很多财富。
五代时,人们已经开始在宅院里开挖深水池,以用于练习潜水。据《五代史·雷满传》载:"满尝凿深池于府中,客有过者,召宴池上,指其水曰:蛟龙水怪皆窟于此,盖水府也。酒酣,取座上器掷池中,因而入取器。久之,乃出。"表明五代时豪贵之家已经有了私人游
1
泳池,而雷满可算一位铁杆潜水爱好者。无独有偶,宋徽宗时宦官杨戬非常喜欢游泳和潜水,他也在自己家里建了游泳池。陆游《老学庵笔记》载:杨戬"每浴时……跃入池中游泳,率移时而出,人莫得窥,然但谓其性喜浴于池耳。"
到了明代,潜水技术有了较大的改进,出现了简单的潜水工具。明崇祯十年(1637年)刊行的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中,记载了当时潜水的技术要领,那时潜水是要用长绳系在潜水员的腰上,再用锡做的环形空管罩在鼻子上,潜水员通过这个管子呼吸,当他在水下感觉憋气时,就拉动绳子,水面上的伙伴马上把他提出水面,休息后再潜入继续作业。可见当时的潜水员下水作业,已经安排水面留守人员予以协助保护。在当时,安全第一是潜水的前提。
《续资治通鉴》记载了潜水被用于了元末明初的军事行动:"有杨茂者,无锡莫天佑部将也,善没水。天佑潜令入苏州与张士诚相闻,逻卒获之阊门水栅旁,送达军,达释而用之。"这里是说,莫天佑的部将杨茂有很强的潜水能力,他从水下潜入苏州送信时被徐达的部下捉住,后来为徐达所用,"纵茂出入往来,因得其彼此所遗蜡丸书,悉知士诚,天佑虚实,而攻围之益备。"徐达来了个反间计,也利用杨茂的潜水技术,打赢了战争。
清代时,民间潜水员更是直接为抵御外侮服务。清末顾翰曾写下《俞家庄歌》一诗,该诗正记述了浙江嵊县俞家庄渔民道光年间与侵略者进行斗争的故事。渔民们凭着高超的潜水功夫,携带草绳等物潜水到侵略者的轮船底部,用草绳缠绕机具,使敌舰丧失战斗力,从而战胜敌人。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38b1d39a50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b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