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中语文第4单元第10课《别了不列颠尼亚》导学案1解析》,欢迎阅读!
《别了,“不列颠尼亚”》
学习目标:
1.了解特写消息的特点。
2.理解课文标题的深刻内涵,品味课文庄重、含蓄的语言。 3.了解本文涉及的历史背景和现实状况,增强民族责任感。
学习重点:了解特写消息与一般消息的区别,学习特写的表达技巧;品味课文庄重、含蓄的语言。
学习难点:了解特写消息的特点,学习特写的表达技巧。 学习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知识链接
香港回归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举国欢腾。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吸引了世界各大媒体的目光。为了记下这一大盛事,四位新华社记者通力合作,真实、准确地描绘了这难忘的时刻。
据了解,在有关香港回归的新闻报道中,本文是最出色的一篇新闻作品,曾经在第八届中国新闻奖评选活动中获得了一等奖。 二、组员合作回顾旧知
1. 什么是新闻(消息)?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群众关心的重要事实的报道。 2. 构成新闻的要素是什么? 五个“W”和一个“H”。
3. 消息的特点: 真实性、时效性、针对性 4. 消息的结构:
① 标题(正标、副标题)。
② 导语: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开头的一两句话,一般称为导语。 ③ 主体:主体是导语之后,构成消息内容的主要部分。
④ 背景:一般说,背景材料是消息的从属部分。它无固定的位置,但通常安排在主体之中,有时也可成为消息的主要材料。(课文中就有不少背景材料。)
⑤ 结尾:消息要把事实写得完整,逻辑严密,结尾需得向亮、有力,发人深思,给人启迪。
三、小组合作,研读课文。
研究课文结构,找出本篇报道的标题、导语、主体、结尾进行分析: 1.如何理解本文的标题含义?
① 交接仪式结束后,英王子和末任港督乘坐 “不列颠尼亚”号返回英国,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这个“别了”是对现实事件的真实描述;
② “不列颠尼亚”号是英国皇家油轮,停泊在香港港口象征着英国在香港一百多年的殖民统治,如今终于远去了,也就象征着这统治终告结束,香港正式回到祖国怀抱; ③ “别了”两字,给人委婉中带有自豪的口气,反映了当今中国国力不断增强,昔日的屈辱将不再复返。
2.导语是哪些段落?交代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1
(第1段)交代“不列颠尼亚”号将最后完成接载查尔斯和彭定康撤离香港的使命,香港即将回归中国。(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 作用:点题、揭示文章主旨。
3.主体是哪些段落?主体以什么为线索?讲述了什么内容? (第2~10段)以时间为线索,记叙了英国告别仪式的全过程。 理清脉络,列出时间发展的时间表。 4:30 末任港督的降旗仪 4:40 彭定康离开港督府
6:15 添马舰东面的广场举行“告别仪式”,查尔斯宣读女王赠言 7:45 港岛的第二次降旗仪式 0:00 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现场,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
0:00 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现场,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与此同时,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营区升起
0:40 查尔斯和彭定康乘坐“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
4.结尾讲述了什么?
(第11段)为英国在香港统治的历史做了小结。
“156年5个月零四天”——一段曾经耻辱的历史
“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呼应题目,暗含讽刺 (反映殖民主义的必然结局——失败)
第二课时
一、走近新闻:认识特写手法,体味场景描写
1.了解特写手法:类似于电影“特写镜头”的手法,侧重于“再现”新闻事件、人物、场景,强调视觉印象,以描绘为主,往往截取事件发展中的某个片段、画面、场景进行描画,给人绘声绘色、生动形象、特写镜头般感觉的写作手法。
举例:4时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
请探讨找出其它特写。
4时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降下旗杆。 4时40分:彭定康登上带有皇家标记的黑色“劳斯莱斯”。
(提示学生注意如何体现从多个角度──视觉角度、听觉角度、感觉角度等去进行描写。)
2.了解场景描写的特点:形象真实的“再现”,让人仿佛站在摄像机镜头前观看现场一般的感觉。
如:场景一:6月30日下午4:30,末代港督告别港督府,降港督旗帜。 请交流其它场景。
场景二:下午6:15,添马舰东面广场英国“告别仪式”。 场景三:晚上7:45,“,举行第二次降旗仪式。
场景四:7 月 1 日子夜,中英交接仪式,最后一次降下米字旗,五星红旗冉冉上升。 场景五:0:40,查尔斯王子和彭定康离开。 探讨本文场景描写的象征意义。
英国殖民主义者结束在香港的统治权,中国恢复香港主权! 二、探究本文的写作特色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384f9a3c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