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白桦林的低语》,欢迎阅读!
《白桦林的低语》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白桦林的低语》是以“高尚”为主题的一篇课文,本课运用拟人化的手法,以第二人称的口吻叙述,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抒情散文。文章热情讴歌了守林人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表达了作者对无名看林工人无限的思念和赞美、敬佩之情。这篇文章构思精巧,脉络清晰,语言优美,作者感情的抒发饱含无限的深情,令人感动,是一篇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的教育素材。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基本掌握阅读的方法,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由于学生在理解本文含义深刻的句子时有一定难度,因此宜采用自主质疑,合作交流的方式探讨疑难问题,鼓励学生感悟语言文字,体会思想感情,促进学生情感的自我发展,从而发表个性化见解。 教学设想:
教学中通过质疑、读文、感悟、运用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借助读读、画画、自学、分组讨论、探究交流、教师点拨等方法,抓住重点词句来体会看林人的崇高品质。在理解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抓住几处关键的细节和重点的词句细细体会,引导学生注意内容上的相互联系,加以比较,通过比较深入体会看林人的伟大,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看林人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 2、品味文章饱含深情的语言,体会作者对看林人的无限崇敬与热爱。 3、采用自主质疑,合作交流的方式探讨疑难问题。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点:通过反复朗读,理解重点词句,细细品味文章饱含深情的语言。 教学难点:理解本文含义深刻的句子,品味语言并体会看林人默默奉献的精神。 教学准备:课前预习时布置学生查找资料,了解大兴安岭的概况和白桦林的特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有谁到过大兴安岭吗?或在电视上欣赏过大兴安岭的美丽景色?今天,老师就和大家随着本文作者一起到大兴安岭,领略大兴安岭的美景,认识这里的看林人。(齐读课题)
2、释题,设疑:看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呢?(学生讨论,教师随机板书)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学课文,投影出示自学要求。 2、检查自学效果:
(1)词语检查,读读并理解下列词语:
蜿蜒曲折 倚窗外望 山峦起伏 浮躁狂妄 低吟浅唱 絮絮低语 倾诉衷肠
(2)朗读检查: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整体感悟: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3、划出本文含义深刻的句子,写写自己的体会。 三、学习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过渡:同学们,这会儿我们已经在大兴安岭了,你们看这儿茫茫林海,山峦起伏,
真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可是除了感受到美丽,你还感受到了什么呢? 1、分析:你眼中的大兴安岭是怎样的?课文是怎么描写大兴安岭的白桦林的?划出有关语句。
(1)学生自读,边读边划出有关描写白桦林的语句。 (2)结合文中语句讨论白桦林特点。
“一片白桦林”,“银白的树干,灰绿的树冠,随着阵阵山风。摇曳着身躯和手臂,仿佛在向我们低吟浅唱……”
(3)结合文中语句理解词语:“低吟浅唱”。(轻声地吟唱。这是亲昵打招呼的意思。)
(4)思考想象:作者走进白桦林,有什么样的感觉?这种感觉是怎样产生的? 2、指导朗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感受大兴安岭中白桦林的美。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小结:课文的题目是《白桦林的低语》,仅仅是写白桦林吗?如果不是,还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我们下节课再一起讨论,一起交流学习。 六、布置作业:
1、积累文中好词好句。 2、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明确目标。 上节课我们初学了课文,了解到课文讲的是作者来到大兴安岭,认识了淳朴而可爱的看林人,并被他的事迹所感动。那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看林人的高尚品质?作者为什么渴望再一次到大兴安岭的森林中去呢?这是本节课我们学习的重点。 二、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 1、齐读第一自然段。
2、思考:“从大兴安岭回来以后,我一直怀念着你。”这里的“你”指的是谁?我为什么深深怀念着你?
三、学习课文第四——六自然段,自主合作探究,引导感悟、体会。
1、问题导入: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看林人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你是通过那些词句体会到的?
2、自读课文第四——六自然段,划出含义深刻的语句,并在旁边写出自己的体会。 3、学习小组进行合作学习,讨论探究,理解课文。 4、汇报交流学习收获:
(1)理解“你有烟瘾,但在岗位上,你的口袋里绝没有一撮烟草、一根火柴棒。” 通过这句话,你体会到了看林人怎样的品质?“绝没有”写出了什么?看林人是在怎样的情况下绝没有烟草和火柴棒?由此你想到了什么?(说明了守林人为了保护森林,强忍烟瘾。)
文章中还有类似的语句吗?读一读,并说出自己的体会。
(2)理解“不错,你怀里揣着一小瓶酒,但你给自己规定:每两小时喝一口,绝不违章。”
指导学生体会词语“绝不违章”,让学生说从这一句话体会到什么? (说明了守林人为了森林,严控酒量,苛求自己。) (3)理解“你不带书报,不是你不爱看,而是你的双眼必须随时注意四周的情况——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3838b70707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