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危机的定义、分类特点和危机管理的定义》,欢迎阅读!
危机定义1(刘彦军、朱红 整理日期:2003-7-19 SARS社会学研究网)
一般意义上讲,危机是指严重的危害到成败生死的关头。在具体的领域,危机有其具体特定和明确的含义。如在社会领域,经济危机、旱情、水灾、疫情等都属于危机的范畴。
危机有三个基本要素,也即其三个主要特点:一是严重性—可能造成重大的直接或间接后果。二是时限性—在特定的时空迅速达成重大的后果。三是突发性—来势凶猛,出乎意料。
危机管理,对危机的预警、防范、化解和善后的全过程。其核心是在某种程度上控制危机的进程,把危机的危害降到最低限度。
危机定义2(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杨明杰凤凰卫视大讲堂)
第一危机首先是一个重大事态。第二方面,这个危机应该说对整个社会系统的稳定,或者它的基本价值观念构成一定冲击的。第三个,我觉得危机一般来讲它有一个决策的压力,对决策者来讲,危机看决策,决策者也是想,这个危机有一个时间的压力,在极短的时间内必须作出决定。第四个,我觉得危机它有一个升级的危险。
国际危机应该是这样几类,它首先发生在国外,我是把它理解为国外,不包括我们国内的危机。我们研究国外危机是为国内的危机管理提供一个借鉴,同时它要有一定的国际性,就是说有可能产生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变化,有可能产生某一国国力的变化,甚至对整个世界格局产生变化,这才叫国际危机。这就是概念的层次。 美国人对危机的定义3
欧文·杨认为:"国际政治中的危机是一个被看作发生高度紧张事件的互动过程,其特征为:正常的政治流程被突然打断、持续时间短、发生暴力的可能性上升,以及对国际政治中的某些系统(或关系样式)的稳定产生重大影响。"
另一位美国学者提出:"国际危机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之间的一场对抗,通常持续时间较短。其间,参与国之间爆发战争的可能性被认为大大增加。"
关于"危机管理"的解释,一种观点将危机管理等同于和平地解决冲突,认为它的成功完全取决于能否避免战争。这一学派主要代表人是考拉·贝尔。认为危机本身是真正的敌人,并主张由于核武器具有的大规模毁灭能力,因此在核大国之间,必须避免高度的冒险;任何一方在采取新的行动前须权衡是否由此可能导致战争,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就应该选择较少危险的行动;各参与方在消除战争危险和使事态恢复正常的任务方面有共同利益,实际上是伙伴。
第二种观点学派将危机管理看作是争取赢的过程,其目标是迫使对手让步,并在国际上进一步推进己方的利益。这一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欧文·杨,其代表作是《实力政治:超级大国危机期间的讨价还价》。他认为,危机是增进己方利益的机遇,敌对国家而不是危机本身是敌人。他主张,一方在采取新的行动前必须先以能否迫使对手屈服的标准来衡量,如果为了达到预期的结果而需要采取更大的冒险行动,就应该这样做;危机管理的作用是怎样迫使对手做出最大的让步,而己方只做出最小的让步。
第三观点取中间路线,把危机管理定义为"赢得一场危机,同时将危险和冒险限制在双方所能忍受的范围内。"并提出,危机管理是"达成一个能为双方所接受的解决方案,而不诉诸武力。"这一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威廉·金特纳、大卫·斯瓦兹和莱斯利·利普森等,代表作是威廉·金特纳和大卫·斯瓦兹1965年发表的著作《危机管理研究》他们强调,在一场危机中,双方既想达到各自的目的,又将减少危险和避免灾难作为优先考虑,因而危机管理的实质是平衡和调和上述多种因素。其原因是,核大国避免使它们之间发生的危机升级为核冲突是其共同利益所在,而且即使它们因某个问题而发生危机,但在其他领域也有许多利益交汇点。
关于危机的定义,美国学者罗森豪尔特认为,危机是指“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作出关键决策的事件。”按照国际上的通常看法,构成危机状态有几个很显著的特点:这种危机显然威胁到了现存的秩序,包括政治秩序、社会秩序、经济秩序;这种危机要求做出迅速的反应和应对,危机具有突发性,给决策者留出选择的时间很少,要求你在很短的时间里做出判断,做出选择,做出应对的策略;危机具有不确定性,怎么来的、将会怎么发展,走势如何,这些情况都很难判断。危机事件具有四个方面的特点:一是高度不确定性;二是事件演变迅速;三是事件的独特性使得无法照章办事;四是信息不全,小道消息流行。
危机的分期:一般来说,危机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潜伏期、爆发期、恢复重建期。在危机潜伏期中,主要是事前的预防。很多危机的发生,事前都是有征兆的。危机是一个非常态的过程。在危机管理的早期,对环境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很重要,要尽可能地寻找可能出现的危机。事前的预防胜于事后的救济。最成功的危机解决办法应该是在潜伏期就解决危机。
危机的分类:按照一般分类,危机事件可分为自然灾害(如地震、干旱、水灾等)和社会危机事件(如社会动乱、战争、恐怖活动等)。现代社会控制理论认为,按照危机的起源,可分为系统内部危机和系统外部危机;按照危机发生地域,可分为区域危机和国家危机。按照危机性质,可把危机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针对社会制度基本结构的危机,如美国“九一一事件”、阿根廷经济政治危机;一类是针对具体行为规范或价值观的危机,如广西南丹矿难等。虽然二者各有所侧重,但在实际情况中,二者的界限有时并不明显,特别是当自然灾害、具体事件危机处理不当时,很有可能会引发针对整个社会制度的全面危机。“九一一”事件中,美国政府和媒体几乎一致地认为,恐怖活动是对美国文化、对美国人生活方式的挑战,而不愿认为是针对美国政府或外交政策的攻击。[ii]这样,就更容易把美国公众引导到对恐怖分子的仇恨上来,形成几乎一致的舆论。
危机及危机管理的定义4(清华国际传播研究中心) 所谓危机,是指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做出关键决策的事件。危机是突然发生的,无章可循,具有模糊性、重要性,演变迅速。危机发生时,往往需要急需快速做出决策,并且严重缺乏必要的训练有素的人员、物质资源和时间来完成。
从基本动因的角度,危机可以分为两大类,
其一是主要针对由自然灾害和人为因素引起的突发性事件,前者如火灾、地震、台风、干旱,后者如核泄漏、火灾、质量事故。政府作为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必然要承担控制由突发事件引起的连锁反应的责任。
其二是由社会中对抗的统一体引发社会冲突行为而导致的社会失衡和混乱,该类危机由一定的社会问题诱发,诸如战争、暴力对抗、恐怖主义事件。虽然这两者有所侧重,但在实际研究中交叉甚多,而且现实情形中,在一定的外界条件下,突发事件就会进一步发展成为危机。因此,这里我们主张用危机来进行统一的描述,通常所说的突发事件可以看成是危机的前期。
危机管理的定义:
何谓危机管理呢?它本来是商业活动中的一个专业术语,现在这一管理机制已被各行各业所广为引进。对于政府而言,是指针对可能发生的危机和正在发生的危机,进行事先预测防范、事后妥善解决的一种战略管理手段。危机管理奉行“危机不仅意味着威胁、危险,更意味着机遇”的积极的行为准则。一旦发生危机,时间因素非常关键,减少损失将是主要的任务。危机管理的任务是尽可能控制事态,在危机事件中把损失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在事态失控后要争取重新控制住。一般而言,“危机管理”会遵循以下几个步骤:危机的避免——危机管理的准备——危机的确认——危机的控制——危机的解决——从危机中获利。
台湾对危机管理的看法:(国家安全与危机管理机制●苏进强) 危机管理是一综合性的国家工程,除了具备一套运作顺畅的功能性机制外,各级政府须针对危机状况的想定与演练,预拟可能危机处理的计划,做好平日的危机管理工作,方能因应重大危机发生的处理。
从国家安全的角度言,危机管理为其达成目的之重要手段,换言之,危机管理的目的,即在预防危机及遏止危机的发生,一旦危机发生,则立即启动危机处理的机制,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以降低危机所造成的损害,控制危机情势,并迅速将损害复原。因此,如何建构妥善的危机管理机制,做好危机处理,乃为国家安全体系重要的任务,亦为现代化国家政府所追求的重要目标。
国际战略学界对「危机」的定义,也因为不同的学派,不同的学者而发展出不同的理论。但危机的定义如果界定太精准和专门化,将无法广泛的运用于每一种状况;反之,如果范围太宽广,也会模糊危机的界限。综合而言,以性质来区分,危机可以分为实质危机与程序危机;「实质危机」系指一个特别的政策、问题或情势;「程序危机」则强调危机的一般性特征。
国际关系学者布理哲(Michael Brecher)以一个国家决策的过程来界定危机,他认为危机就是「一种情势,由一个国家外在与内在环境变化所引起,并含有三项充分必要条件。这三项条件是由最高决策阶层的认知来决定;第一是同时或随后具有对基本价值的威胁,其二为军事敌对行为的高度可能性,第三是对外在价值威胁,所能反应的时间有限」;4基本价值有两种,一种是核心价值,指涉及国家与人民的生存,并避免战争所带来的危害;另一种是高优先性的价值,系指在某特定危机中,决策者所认定在意识形态上或物质上的利益。若将危机作最简要的定义则指「事出突然,并对国家重大利益产生威胁,而且决策反应时间有限的一种情势」,如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生存繁荣及社会上多数人的生命财产等;其次是危机处理有其时间上的限制,也会产生处理的压力;另外,危机的产生虽然会有征兆出现,但却可能因危机管理机制的功能不彰,而使预警迟缓,危机因素在隐而不显或政治轻忽下,逐次累积,应防未防,而产生蚕食性的崩坏,以致一发不可收拾,乃使危机骤然而至,形成「实质性」危机,此种危机亦可能会伴随战争的发生。5故危机意味着军事行动及战争有明显增加的可能性,而决策者反应的时间非常有限。6现代国家的政府在危机管理上会着重于有形的危机上,例如天然灾害、意外事件、如恐怖主义等的人为危机等等,因为明显而且最能直接表现政府运作的良窳,也最能贴近人民的感受,所以就政府的角度言,危机处理的目的除了藉危机的复原弭平事件的伤害外,更重要的是要维持社会安定,并且维系执政的正当性。7危机的形成除了突发事件之外,也有可能是潜在冲突逐渐恶化所导致,而对生存的价值造成威胁,或只要对决策者所认定的重要国家目标形成威胁,就可以达到认定的标准,此种标准的认定也因为不同决策者的认知而有所差异。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380f1bec102de2bd9605883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