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苏轼《前赤壁赋》练习题及答案》,欢迎阅读!
苏轼《前赤壁赋》练习题及答案
一、基础知识检测
1.下列加点字在文中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B )
A.窈窕(yǎo tiǎo) 冯(píng)虚御风 桂棹(zhào) B.嫠(lí)妇 愀(qiū)然 酾(shī)酒
C.横槊(shuò) 江渚(zhǔ) 蜉蝣(fú yóu) D.无尽藏(zàng) 枕藉(jiè) 壬(rén)戌
2.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B(属zhǔ 酾shī 枕藉jiè ) ) A.壬戌(xū) 属(shǔ)客 冯(píng)虚御风 B.泝(sù)流水 嫠(lì)妇 相缪(liáo) C.酾(lì)酒 横槊(shuò) 扁(piān)舟 D.狼籍(jí) 枕藉(jí) 无尽藏(zàng) 3.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C ) A.举酒属客。(属,通“嘱”,劝人饮酒)
B.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音hè,同声相应,唱和) C.方其破荆州,下江陵。(下,往下游走) D.山川相缪,郁乎苍苍。(缪,缭,盘绕)
4.对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 倚:循、依。 ) A.举酒属客 属:寄,劝 B.冯虚御风 冯:乘 御:驾 C.倚歌而和之 倚:靠,依 D.盈虚青如彼 盈:满
5.对下列各句加点词活用情况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B(①和②均为名词 ③是名词意动用法,④是名词作状语) )
①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②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③侣鱼虾而友麋鹿 ④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A.①和②不同 ③和④相同 B.①和②相同 ③和④不同 C.①和③相同 ②和④相同 D.①和④不同 ②和③相同
6.与原文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D。A.少焉。B.所如。C. 知不可乎骤得) A.少顷,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B.浩浩乎如冯虚御风,不知其所止 C.知不可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D.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7.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
既望(农历每月十六) 属(通“嘱”,指劝人饮酒) 横(弥漫,充溢) 纵(任)如(往) 浩浩(广阔,辽远)冯虚(凌空) 渺渺(悠远的样子)
倚(循,依)和(唱和) 袅袅(形容声音婉转悠长)缕(细丝) 危(端正) 固(本来) 须臾(片刻) 骤得(多得) 曾(竟)一瞬(一眨眼) 适(指享有) 枕藉(互相枕着垫着) 缪(通“缭”,缭绕,盘绕)
七月既望 举酒属客 ... 白露横江 纵一苇之所如 ...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渺渺兮予怀 ...... 倚歌而和之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 正襟危坐 固一世之雄也 .. 哀吾生之须臾 知不可乎骤得 ....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 相与枕藉乎舟中 山川相缪 ... 8.解释下列红色词的意义
⑴
纵一苇之所如(助词,无实义) 凌万顷之茫然(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词) 扣舷而歌之(音节助词) 倚歌而和之(代词,代“歌”) 哀吾生之须臾(助词,取独) 苟非吾之所有(助词,的) ⑵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词,在) . 月出于东山之上(介词,从) .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介词,被) .
托遗响于悲风(介词,给) . ⑶
而不知其所止(代词,它,指"一苇") 其声呜呜然(代词,那) .. 何为其然也(代词,指箫声) 其破荆州(代词,他,指曹孟德) ..
⑷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连词,表转折) 侣鱼虾而友糜鹿(连词,表并列) .. 耳得之而为声(连词,表顺承) 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连词,表修饰) ..
9.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加以解释
⑴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舞,泣:使动用法 ⑵西望夏口,东望武昌西,东:名作状 ⑶下江陵,顺流而东也东:名作动 ⑷侣鱼虾而友糜鹿侣,友:意动用法 10.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⑴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状语后置句 ⑵ 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句 ⑶ 渺渺兮予怀主谓倒装句
第 1 页 共 3 页
⑷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动句 ⑸ 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句 ⑹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判断句
11.对这篇赋所表达的感情,说得不正确的一项是( B 借古人已逝,表示人世的无常和悲哀。 )
A.第一段写在夜游赤壁,月夜泛舟,把酒诵诗,油然而生"遗世""羽化",飘飘欲仙的快乐情感。
B.作者写曹操横槊赋诗,慨叹自己谪贬黄州,抒发了对历史人物的无限同情。 C.主客对话,先悲后乐,既有哀怨消极,也有豁达乐观。
D.联想古人古事,借题发挥,抒发了内心的愤懑,表现了超然独立,不计得失的情怀。 12.翻译下列句子
⑴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翻译:像蜉蝣一样寄生在天地之间,渺小得像大海中的一颗谷粒 ⑵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翻译:同仙人一起遨游,与明月一起长存 ⑶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翻译:如果从那变动的一面看,那么天地间万事万物(时刻在变动),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停止
⑷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翻译:这是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 二、课文阅读训练
(一)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1.把文段中所缺的句子填在横线上。 2.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C )
A.这段文字已经由轻松过渡到了沉重,由愉快到了抑郁,快乐的扣舷而歌引出了缠绵悲凉的洞箫声,刹那间情绪就转向了莫名的惆怅。
B.写客的回答,表现了一种消极的人生观和虚无主义思想。客的回答,其实正是苏轼自己贬谪黄州后思想感情的一个方面。
C.一曲洞箫,高亢激越,竟然引得潜藏在洞壑里的蛟龙都难以宁静而舞动起来,使人如闻其声,几乎也要落泪了。
D.箫声当然与"饮酒乐甚"的气氛很不协调,而且当然要引起苏轼的惊讶,所以苏轼郑重其事地向客询问,引出下面的一段文字来。
3.说说此段文字是怎样将情、景、理结合在一起的。 第三段通过"客曰",由眼前的"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瑜两个英雄人物,是写景;同时由他们的"而今安在哉",揭示人生短促之"悲",是议论;引出曹操、周瑜,更见己身之渺小,自然生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慨,是抒情。
(二) 二、阅读下面课文节选,完成文后的题目。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①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②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③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④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⑤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⑥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⑦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⑧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 ; ,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 , , , ,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4.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语句。
5.二段有八句话,请在其句序之间用“//”标注出第一层。 ①②③ // ④⑤⑥⑦⑧
6.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苏子愀然( 容色改变 )(2)西望夏口( 向西 ) (3)方其破荆州( 当 ) (4)横槊赋诗( 长矛 ) 7.翻译下列句子
(1)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 (2)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 (3)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
8.文中引叙孟德事迹的作用是借古人已逝,表示人世的无常和悲哀。
9.对选段有关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C )
A. 作者运用对话,打破了赋的传统语言表现形式,新颖独特。
B. 通过阐述“变”与“不变”的哲理,表达了作者企盼纵情山水,做赤壁隐士的愿望。
C. 主客问答,实际表明了作者内心深处激烈的矛盾冲突,冲突的结果是旷达的一面战胜了消极悲哀的一面。
D.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一句,用侧面暗示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厌恶从前官场腐败,希望清明政治出现的思想。
第 2 页 共 3 页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379e1c9b53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b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