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心理健康论文:谈谈心理辅导活动课》,欢迎阅读!
谈谈心理辅导活动课
——心育的独特载体
心理辅导活动课,是目前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主要途径和重要而独特的载体。她是一种活动课程,是以团体为辅导单位针对学生年龄特点和成长发展实际需要而开展的一种团体辅导课程形式。心理辅导活动课,她不同与其他学科知识课程,她是主体性的、经验性的、活动性的、深成性的、开放性的课程。
一、心理辅导活动课要体现主体性。
心理辅导活动课最鲜明的特征是体现了罗杰斯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思想,她不是指导性的教学,而是应该高度关注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学习是否有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是否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课程要体现以生为本的教育思想,课堂的目标、内容的设计形式要体现“了解、认识、体验、养成”等词汇,而不要体现“教育、教会、指导”等词汇,心理辅导课的课堂,都是通过师生互动、同伴互动、学生的情感心理体验,在融洽、和谐的心理氛围中自由表现自我、认识自我,最后达到改变自我和实现自我的目标来展开辅导课的,都体现了心理辅导课的主体性。心理辅导活动课应该是依赖与学生主体的成长,强调学生心理情感的感知和体验。课堂的内容要是能直接走进学生的内心情感世界,不应该是借助理性的方法干预学生的情感体验的,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设立心灵体验环节设计,充分体现了课程内容走进了学生的内心情感世界,触碰到了学生真实的心灵,引发了学生的心理体验。这种情感的体验,不是借助教师的心理干预,而是一个真情的流露,我想这位同学也正是体验到了亲请的可贵,达到了教育的效果。
心理辅导活动课应强调教师不是课堂中的指导者,教师是辅导者,帮助者,辅导者与学生建立一种真诚、信任的相互关系,为学生创设一种安全、轻松的心理氛围,这样的课堂要求,教师的角色定位,这样的课堂氛围都是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体现了心理辅导活动课的主体性。
二、心理辅导活动课要体现活动性。
心理辅导活动课既然是活动课,就应着眼于活动性,通过活动来促进学生 的感悟和发展、通过活动来促进学生个性的自主和谐发展。这是一种以活动为中介的课程,心理辅导的课堂都要体现活动性。教师通过设计活动引导学生通过活动与别人更广的交际、与伙伴亲密、与教师融洽、与他人合作,使学生受多方面的影响,学生感觉到心情舒畅、容易形成活泼开朗、积极主动的心理品质,通过活动学生在团体中面临任务、担当角色,促使他们思考、扮演、模仿,学会积极的行为方式,形成改变自己的某些个性特征,完善自我人格。这也是心理活动课的最终目标。活动要生活化、社会化,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这样的活动才会激发学生的生活体验,使课程充满动感,具有实效性。
三、心理辅导活动课要体现生成性和开放性。
杜威曾说过:“教育即生长。”他认为教育是儿童经验的不断改造,是儿童的生活和生长。心理辅导活动课是应该是一个师生共同创造、成长的过程,是一 个不断生成新体验的过程。既然是生长的过程就应该有不可预期性、必然有生成性。学生都有新的体验、新的心智潜能爆发,课堂环节也会有新的变化,教师在辅导的过程中就应该避免课堂中的那种预先设计的僵硬、呆板的程序和权威答案,四位老师的课堂中都减少乐预设的程序,突出学生对课堂的生成性。
心理辅导活动课,不像那些知识性强的课程,她应该具有开放性,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给学生表现自己的机会,积极参与课程活动,注重学生个性的张扬,但又要做到开放和包容,不追求结果和结论的一致,“标准答案不符合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规律。
心理辅导活动课应该是创设一种安全、和谐、民主的心理氛围,师生之
间、生生之间保持人格的平等,对学生的人格、心理品质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是一个真正的情感交融的“心理磁场”。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377a822659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d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