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新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不简单的杠杆》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课型
学情分析
第3课时 不简单的杠杆
实验探究课
课时
1
六年级学生对“杠杆”这一简单机械在生活中的使用已经有相当的经验积累了,但大多 数学生没有具体研究和探索过杠杆在不同情况、不同组合工具中的作用。
学生在《斜面》 一课中已经做过了关于简单机械的研究,《不简单的杠杆》 一课安排了一 个最原始也最贴近“杠杆”发明和产生的活动,这样的活动学生大多看到过,但是不一定亲自 动手操作过。这样的安排既减小了难度,也增加了学生在研究杠杆过程中的趣味性。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利用杠杆可以帮助我们撬起一些重物。
*改变支点的位置、支点的高度会影响杠杆的作用效果。 科学探究目标
火能利用杠杆完成撬动大石块的任务。 能用画图的方式记录杠杆装置的使用情况。 科学态度目标
*能对杠杆产生探究的兴趣,乐于和同学合作完成模拟测试。 *尊重事实,如实记录大石块的移动距离,准确地画出杠杆装置。 *愿意倾听其他同学的表达,乐于分享自己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认识到杠杆也是一种简单机械,在生活中应用广泛,给我们带来了便利。
重点 难点
教学重难点
能够利用杠杆完成撬动大石块的任务,并用图示记录撬动大石块时杠杆的
装 置 。
改变支点位置,影响杠杆作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
教学过程
木棍、 一大一小两块石块、有格子且标明起点A终点B的宽纸带、直尺、作为杠
杆支点的方木块。
师生活动指导
1.用课件展示主题图,提问:图中的工人是如何利用撬棍撬动水
泥板的?他为什么不直接搬,而要用撬棍呢?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初步了解学生对“杠杆”的认识。 2.教师引导总结:像撬棍这样的工具就是一种“杠杆”,生活中还
一、聚焦
有哪些地方应用了“杠杆”的原理呢?
设计意图
六年级的学生对于“杠 杆”的使用并不陌生,通
过这样的一个简单引入,
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用课件展示生活中各种利用“杠杆”的场景,如:撑竿跳、投石机等。
也可以及时地掌握学生
对“杠杆”的认知程度。
3.教师总结:杠杆和斜面一样,都是一种简单的机械,在我们生活
中有广泛的应用。(板书课题)
教学过程
二、探索
活动一:认识杠杆
师生活动指导
1.出示教材第47页小石头撬大石头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杠杆
装置的特点,画出杠杆的简单示意图,并思考:这个杠杆装置与
前面举例的杠杆有什么共同点?
2.小组讨论、交流使撬棍发挥作用的三个重要位置,试着圈一圈。
3.请一名学生上台在示意图中圈出,其他同学评判。
4.讲解:介绍杠杆的三个重要位置。
小石头
用力点 大石头
支点
阻力点
(1)支点:支撑着杠杆、杠杆围绕其转动的位置。 (2)用力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 (3)阻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 活动二:探究用力点对杠杆作用的影响。
1.提问:使用撬棍能够撬起很重的石头,让我们感觉很省力,那是 不是所有情况下撬棍都可以撬动重物,都可以省力呢?(学生 回答)你们认为什么会影响杠杆的作用?(用力点、支点等)它 会有怎样的影响呢?让我们用实验验证一下。
2.教师和学生一起,利用木板和方木块制作一个简单的杠杆,引 导学生自主尝试,用小石块撬动大石块。(支点和大石块位置 不变,只改变小石块的位置)
3.学生在尝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以生活中的跷跷板为引导,轻
的如何跷起重的,从而让学生搭出省力杠杆,最终达到小石块 撬动大石块的目的。
4.指导学生画出杠杆的简单示意图,强调杠杆的画法,为后面的探索做准备。
5.小结:用力点离支点越远,杠杆越省力。 活动三:探究支点对杠杆作用的影响。
1.谈话:前面我们探究了杠杆作用与用力点的关系,接下来我们 继续探究与杠杆作用与支点的关系。
2.引导学生研讨、设计实验方案,分组进行实验。
3.每组自主尝试,探索如何改变支点的位置可以把大石块从A 移动到B。记录在逐步达到目标的过程中每一次杠杆装置的 情况以及石块移动的距离。(每组实验重复3~4次) 4.引导学生尝试,改变方木块的方向,实验看是否会改变大石块移动的距离。
5.小结:阻力点离支点越近,杠杆越省力。
设计意图
以实际生活经验为引导, 指导学生搭出省力杠杆, 让学生深切感受到杠杆 省力,也为后面的探索过 程作铺垫。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3772be4a67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0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