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致大海》《自己之歌》学历案》,欢迎阅读!
《致大海》《自己之歌》学历案
【课题与课时】
课题:《致大海》《自己之歌》(高中选择性必修中册) 课时:一课时 【课标要求】
1.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 2.对鉴赏诗歌有浓厚的兴趣,乐于拓宽文学欣赏的眼界,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
3.学习鉴赏诗歌 的方法,初步把握不同是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多角度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学习目标】
1.通过品读,把握诗歌体式特点,鉴赏不同风格。 2.把握诗歌蕴含的形象特点,体会不同的情感、民族心理。 3.比较民族文化异同,学写推荐词。 【评价任务】
1.通过前备知识提示,了解作品背景,熟悉诗歌中的人物事迹。
2.通过课前预习和环节一自学反馈,夯实基础,明白诗歌体式特点,达成目标1,初步指向学习目标2。 3.通过学习活动二、三、四,对文本进行深入文本探究,巩固学习目标1,达成学习目标2和3。 4.通过学习活动四,学写推荐词,巩固学习目标2,达成目标3。
《致大海》写于1824年。1820年,普希金因创作了大量的政治诗而引起沙皇的惊恐,被沙皇政府放逐到南高加索。由于他热爱自由,不愿阿谀逢迎敖德萨总督,于1824年又革职遣送回乡(第二次流放)。临别前夕,诗人登上高加索海边的岩石,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想起与大海有关的英雄,不禁思绪起伏,写下了这首诗篇。
惠特曼(1819—1892),美国诗人。他出身农家,曾做过教师、编辑。1838年至1839年期间,惠特曼主编报纸《长岛人》。1855年《草叶集》第1版问世,共收诗12首,最后出第9版时共收诗383首。《草叶集》以“草叶”命名,体现了诗人的民主思想。惠特曼著有:《给一个遇到挫败的欧洲革命者》《我听见美国在歌唱》等。
19世纪上半叶,美国在经济上虽然发展很快,但仍基本上处于欧洲殖民地的地位。文学方面,主要从属于英国,还没有建立起本民族的民主主义文学。以爱默生为首的美国超经验主义者提倡个性解放,鼓吹打破神学和外国教条主义的束缚,在美国来一次文艺复兴,解放个性,就是要发现自己, 确立本民族自己的独立人格。在这样的历史要求下,惠特曼树立自己的雄心,要通过他自己来表现他的“特殊时代、环境和美国”,于是他的“我自己”便与他们民族的“我自己”合而为一了。惠特曼自幼家贫,兄弟姐妹众多,但底层劳动人民的生活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其民主主义思想基础。直至1855年《草叶集》的第一版问世以来,诗人终于找到自己创作的突破口和定位。在《草叶集》中,作者的政治理念鲜明,那就是不满当时盛行的不公平的奴隶制度,追求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的政治意识,对美国这块“民主的大地”进行讴歌,一心希望通过诗歌创作唤醒劳苦大众对于自身境遇的认识并采取一系列方式加以变革。《自己之歌》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2.了解拜伦和拿破仑的相关事迹。
1821年5月5日拿破仑去世,普希金于6月18日创作了著名的抒情诗《拿破仑》,诗人站在历史的制高点上肯定了拿破仑曾把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引入俄国,激发起俄国一代青年知识分子反抗沙俄专制统治的革命热情,推进了俄国和整个欧洲反对封建统治的民主主义运动的发展。他五破反法联盟的入侵,沉重反击了欧洲各国的封建制度,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拿破仑于1814年和1815年两度战败并被流放.遭遇过滑铁卢战役,改变了他及帝国的命运,1821年,拿破仑病逝于圣赫勒拿岛.
拜伦是英国一位具有叛逆性格的浪漫主义诗人,其思想核心是自由和正义。他不被当局容纳,与压迫和奴役人民的社会势不两立,他曾不顾个人安危支持欧洲弱小民族的民主主义运动,1823年秋,他曾自己率领自己招募的一支队伍,乘自己出资武装的一艘战舰,远征巴尔干,声援希腊人民法反对土耳
【学习过程】
◆ 前备知识提示(指向目标1、2) 1.了解作者普希金、惠特曼及诗歌写作背景。 俄罗斯文学之父——普希金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1837),俄国著名文学家、诗人、小说家,现代俄国文学的奠基人,19世纪俄国浪漫主义文学主要代表,同时也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被誉为“俄罗斯文学之父”“俄罗斯诗歌的太阳”“青铜骑士”,代表作有《自由颂》《致恰达耶夫》《致大海》等。
1
其统治的民族解放斗争,并亲自统率,最后病死在战争前线上。
3.熟读舒婷的《致大海》,初步了解“大海”的意象特点,并明了诗人的情感。
致大海
大海的日出/引起多少英雄由衷的赞叹/大海的夕阳/招惹多少诗人温柔的怀想/ 多少支在峭壁上唱出的歌曲/还由海风日夜/日夜地呢喃/多少行在沙滩上留下的足迹/
多少次向天边扬起的风帆/都被海涛秘密/秘密地埋葬/有过咒骂,有过悲伤/有过赞美,有过荣光/ 大海——变幻的生活/生活——汹涌的海洋/哪儿是儿时挖掘的穴/哪里有初恋并肩的踪影/
呵,大海/就算你的波涛/能把记忆涤平/还有些贝壳/撒在山坡上/ 如夏夜的星/也许漩涡眨着危险的眼/也许暴风张开贪婪的口/
呵,生活/固然你已断送/无数纯洁的梦/也还有些勇敢的人/如暴风雨中/疾飞的海燕 傍晚的海岸夜一样冷静/冷夜的山岩死一般严峻/从海岸的山岩/ 多么寂寞我的影/从黄昏到夜阑/多么骄傲我的心/“自由的元素”呵/ 任你是佯装的咆哮/任你是虚伪的平静/任你掠走过去的一切/一切的过去——/ 这个世界/有沉沦的痛苦/也有苏醒的欢欣
——舒婷(1973年作)
◆ 课前预习
1.阅读普希金、惠特曼的相关资料。 2.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读出感情。
3.反复朗读两首诗歌,初步体会诗歌的特点和作者的情感。 ◆ 课中学习 自学反馈 1.明确字音。
挣.脱( ) 喑.哑( ) 桂冠.( ) 倔.强( ) 鹪鹩..( ) 藤蔓.( ) 罅.隙( ) 蝮.蛇( ) 偃.卧( ) 2.快速浏览诗歌,理清情感脉络。(指向学习目标1) 3.体会诗歌的体式特点。(指向学习目标1)
4.有感情的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情感,体会不同民族文学之间的共同话题及文化差异,学写推荐词。
(指向学习目标3)
学习活动一:歌以咏式、顿挫抑扬(读其言,识其式)(检测学习目标1)
我校“名诗品鉴”公众号针对《致大海》和《自己之歌》特向各班级征集音频。同学们,如果你参加的话,你会选取这其中的哪篇去读?
要求:选取一两个诗节,读准节奏,体会不同诗歌体式带来的感受。
诗歌 体式特点
致大海
自己之歌
学习活动二:歌以咏志,微言大义(知其人,感其情)(检测学习目标2)
小组合作,探讨诗歌中“我”的形象,说明理由并体会诗人情感。
诗歌 “我”
情感
致大海
自己之歌
学习活动三:歌以咏异,追根溯源(较其文,缘其根)(检测学习目标3)
结合舒婷的《致大海》,在品读中外诗歌的基础上,探讨不同民族文学之间的共同话题和文化差异。
共同话题
2
不同之处 原因
她飘荡着的轻纱的时光? 在风暴的烟雾中的大海,
在闪光中失掉蔚蓝的天空,都是美丽的; 但是相信我吧:就是那个站在峭岩上的少女, 她比波浪、天空和风暴,还更漂亮。
相关链接: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1837),在年轻时结交了一些后来成为“十二月学习活动四:读写结合,双翼齐飞(读诗试笔)(检测学习目标3)
从《致大海》《自己之歌》任选一首,写一篇150字左右的推荐词。
(要求:结构完整、层次清晰、观点鲜明、语言流畅,以文艺理论为指导,以作品材料为依据。)
素材补充:
没有信仰,则没有名副其实的品行和生命;没有信仰,则没有名副其实的国土。——惠特曼 人生,始终充满战斗激情。——惠特曼
当失败不可避免时,失败也是伟大的。——惠特曼 勇敢是人类美德的高峰。——普希金
失败之前无所谓高手,在失败的面前,谁都是凡人。——普希金 【检测与作业】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以下小题。
风暴(普希金)
你看见那个站在峭岩上的少女吗? 穿着白色的衣裳,高临在波涛之上, 就是当大海在风暴的烟雾中喧腾, 和海岸在嬉戏, 就是当雷电的金光
时时刻刻用赤红的光芒照亮了她, 而风在打击和吹拂
党人”的朋友。虽然“十二月革命”最终遭到反动政府的残酷镇压,但他们的进步思想深深地震撼了普希金。这一时期他的作品歌颂自由、进步,反对封建农奴制,抨击暴君专制,对当时的革命者产生过巨大影响。
1.“风暴”和“少女”这两个形象有什么寓意?
2. 普希金为什么说“那个站在峭岩上的少女”“比波浪、天空和风暴,还更漂亮”?
【学后反思】
1.本节课我有哪些收获?
2.本节课我最想和同学们分享的是什么?我还有哪些疑问和思考? 3.学习诗歌的鉴赏方法和推荐词的写法,尝试在练习和写作中应用。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36448e1985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6e.html